1.沼气如何使用
(1)如果采用单纯粪便做原料进行沼气发酵,沼气池的启动就比较简单,只要有足够量的接种物就可以了,接种物的量一般占发酵料液的15%~30%。可直接取正在运行的发酵池出料间料液即可。也可取来自池塘底部的污泥、粪坑底部的沉渣、城市下水污泥等做接种物进行富集培养,逐步扩大直到产生大量的接种微生物。投入的发酵原料总固体含量在6%左右,一般简单计算为投入1份粪便、3份水量,投料的总量达到沼气池容积的85%,就可以将沼气池的活动盖密封好,当沼气压力表的水柱压力差达到40厘米以上时,将气体全部放掉。此时的沼气不能点燃,是因为沼气池气室内的空气没被排放掉。当沼气压力再升高时随着气体中甲烷含量的增加,沼气即可点燃使用,正常情况下2~4天即可。
(2)以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启动时,先将风干铡短或粉碎的作物秸秆铺于沼气池旁空地上,其厚度约30厘米左右,泼上拌和均匀的粪类原料、接种物和适量的水(其用水量以淋湿不流为宜,一般不得超过总加水量的1/3,在此用量范围内,冬季宜少)。拌料时要求边泼洒边拌匀,操作要迅速,以免造成粪液和水分流失。没有条件拌料入池的地方可用分层加料、分层接种的办法进行,先加一层秸秆再加一层粪类和接种物,每层不宜太厚并要层层踩压紧实。堆好后用塑料膜覆盖,进行堆沤处理,一般夏季2~3天、冬季5~8天。经过堆沤的秸秆体积减小便于入池发酵,在堆沤过程中发酵细菌大量繁殖,温度上升最高可达60℃。堆沤也可以在沼气池内进行,温度上升到40~60℃后,即可加水调整pH,如pH低于6,可适量加入草木灰、石灰水调整pH至7,即可将活动盖盖上封池,封池2~3天后就可在沼气灶上放气点火。
2.家用沼气怎么用
①新灯使用前应不安纱罩进行试烧,如火苗呈淡蓝色短而有力并均匀地从泥头孔中喷出呼呼发响,火焰不离泥头燃烧无脱火、回火等现象,表明灯的性能好。
即可关闭沼气阀,待泥头冷却后安上纱罩。②新纱罩初次点燃时,要求有较高的沼气压力,以便有足够的气量将纱罩烧成球形。
烧好纱罩后点灯时,启动压力应徐徐上升以免冲破纱罩。③点灯时应先点火后开气,待压力升至一定高度燃烧稳定亮度正常后,为节约沼气可调节开关稍降压力其亮度仍可不变,灯若久燃还不亮可反复调整一次空气,用嘴吹纱罩可使燃烧正常灯光发白。
3.怎么使用沼气池
一、沼气池的日常维护 1、要认真坚持和充分理解“三分建池、七分管理”的原则,只有管理得好,才能使沼气发挥出很好的效益。
2、要坚持“三改”、“四结合”。即坚持做到改厕、改厨、改圈;沼气建设要与种植业相结合,要与养殖业相结合,要与环境卫生建设相结合,要与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
3、坚持“四勤”。即勤进料、勤出料、勤搅拌和勤检查。
池内一般要装满池容的三分之二料液,才能保证产气相对稳定。经常取出旧料,一般5—7天小出料一次,进出料量应基本相等;每隔2—3天要搅拌发酵料液;要勤检查,即检查管道、开关、接头、灶炉具以及沼气池是否漏气漏水等。
4、坚持合理配料。入池原料要合理搭配,综合进料,注意发酵液的碳氮比,一般以25—30:1为宜。
新的沼气池启动和大换料时,一定要添加10—30%的接种物,使用最方便的接种物是老沼气池的沼渣和沼液。也可以加入草木灰或石灰澄清液调节,使PH值调节到6.5以上,达到正常产气。
沼气池进料时要做到三不准:一不准进油枯(油菜籽饼或茶枯等);二不准进洗衣粉水、肥皂水等;三不准进农药或其它有毒物质。 5、做好沼气池的越冬保温工作。
一是要多进料、勤进料、适当提高料液浓度;二是多进热性发酵原料,如牛马粪等,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些酒糟水等;三是猪圈上扣棚增加池温。 二、沼气池的安全管理 1、沼气池建成后试火应在灯或炉具上进行,严禁在导气管上试火。
2、沼气池的进、出料口要加盖,防止人畜掉进池内造成伤亡。 3、要经常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当池子产气旺盛,池内压力过大时,要立即用气或放气。
有条件的地方,应安装安全阀,以避免冲开池盖。如池盖一旦被冲开,要立即熄灭沼气池附近的烟火,以免引起火灾。
4、沼气池一旦进料后,不要轻易下池出料或检修,如要下池,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是打开活动盖,在池外出料,使进料口、出料口、活动盖三口通风或用鼓风的办法更新池内空气;二是小动物(鸡、鸭等)放入池内,观察15—30分钟,如动物活动正常,方可下池,否则严禁下池,以免发生窒息中毒事故;三是在做好以下两项准备工作后,下池人员要系好安全带,池外要有专人看护,下池人员稍感不适,看护人员应立即将其拉出池外置通风阴凉处休息。
5、揭开沼气池的池盖时,不得在池口周围点火照明或吸烟,进池人员只能用手电或镜子反光照明,严禁使用明火。 6、禁止向池内丢明火烧余气,防止失火、烧伤或引起池子爆炸。
三、沼气池的安全使用 1、使用前先接通气源、紧固好各接头,用肥皂水检查各接头是否有漏气现象。 2、沼气灯、炉具和输气管,不能靠近柴草等易燃物品,以防失火,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气源,管路埋入地下。
3、禁止在沼气池导气管口和出料口点火试气,以免引起回火,发生爆炸事故;同时不准用明火检查各处接头、开关等漏气情况。 4、如在室内闻到臭鸡蛋昧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或鼓风,将沼气排出室外,这时千万不能使用火柴、打火机等明火,以防引起火灾。
5、发现燃烧不正常时,需调节风门来控制。空气适量时,火焰呈蓝色、稳定、透明、清晰。
6、使用过程中火焰被风吹灭或被水淋熄,应立即关闭气阀,打开窗户通风,此时严禁使用一切火种及电源开关,以免引起火灾。 7、新建沼气池或新投料的沼气池刚产生一些气后不能使用电子打火,因新池在产生沼气的过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空气等杂气,故可燃成份比较低。
应先用明火点燃使用一段时间,待风门调节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时也能正常燃烧不脱火后,才能使用电子点火。 请问你还有疑问吗?有疑问请追问,别什么都不说,望采纳,谢谢(*^__^*) ``。
4.沼气如何使用
(1)如果采用单纯粪便做原料进行沼气发酵,沼气池的启动就比较简单,只要有足够量的接种物就可以了,接种物的量一般占发酵料液的15%~30%。
可直接取正在运行的发酵池出料间料液即可。也可取来自池塘底部的污泥、粪坑底部的沉渣、城市下水污泥等做接种物进行富集培养,逐步扩大直到产生大量的接种微生物。
投入的发酵原料总固体含量在6%左右,一般简单计算为投入1份粪便、3份水量,投料的总量达到沼气池容积的85%,就可以将沼气池的活动盖密封好,当沼气压力表的水柱压力差达到40厘米以上时,将气体全部放掉。此时的沼气不能点燃,是因为沼气池气室内的空气没被排放掉。
当沼气压力再升高时随着气体中甲烷含量的增加,沼气即可点燃使用,正常情况下2~4天即可。(2)以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启动时,先将风干铡短或粉碎的作物秸秆铺于沼气池旁空地上,其厚度约30厘米左右,泼上拌和均匀的粪类原料、接种物和适量的水(其用水量以淋湿不流为宜,一般不得超过总加水量的1/3,在此用量范围内,冬季宜少)。
拌料时要求边泼洒边拌匀,操作要迅速,以免造成粪液和水分流失。没有条件拌料入池的地方可用分层加料、分层接种的办法进行,先加一层秸秆再加一层粪类和接种物,每层不宜太厚并要层层踩压紧实。
堆好后用塑料膜覆盖,进行堆沤处理,一般夏季2~3天、冬季5~8天。经过堆沤的秸秆体积减小便于入池发酵,在堆沤过程中发酵细菌大量繁殖,温度上升最高可达60℃。
堆沤也可以在沼气池内进行,温度上升到40~60℃后,即可加水调整pH,如pH低于6,可适量加入草木灰、石灰水调整pH至7,即可将活动盖盖上封池,封池2~3天后就可在沼气灶上放气点火。
5.沼气池是干什么用的,,起什么作用呢
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 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由于这种气体最初是在沼泽、湖泊、池塘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叫 它沼气。沼气含有多种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沼气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的 过程,叫沼气发酵。根据沼气发酵过程中各类细菌的作用,沼气细菌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细菌叫做分解菌,它的作用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CO2)等 。它们当中有专门分解纤维素的,叫纤维分解菌;有专门分解蛋白质的,叫蛋白分解菌;有 专门分解脂肪的,叫脂肪分解菌;第二类细菌叫含甲烷细菌,通常叫甲烷菌,它的作用是把 简单的有机物及二氧化碳氧化或还原成甲烷。
因此,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就好比工厂 里生产一种产品的两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杂草等复杂的有机物加工成半 成品——结构简单的化合物;再就是在甲烷细菌的作用下,将简单的化合物加工成产品—— 即生成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