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怎么写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在四线格里的写法如下:
拼音字母,有的占一格,有的占两格,有的占三格,注意各个字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
例如a、o、e、u、ao、ou、er、an、en、un、m、n、x、r、z、c、s、w都是占一格的拼音;
i、ü、ai、ei、iu、ie、üe、iu、ün、ang、eng、ing、ong、b、p、f、d、t、l、g、k、h、q、zh、ch、sh、y、zhi、chi、ri、zi、ci、si、yi、yu、ye、yue、yuan、yin、yun、ying是占两格的拼音;
j是占三格的拼音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这个草案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5个新字母(无点的i;长脚的n;带尾的z,c,s),以便实现“一字一音”,不用变读和双字母。草案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音
2."碍"字的拼音是怎样写的
碍
碍[ài] [ㄞˋ] (碍) 郑码:GKAD,U:788D,GBK:B0AD 笔画数:13画, 部首:石, 除部首:8画。 参考词汇: hinder obstruct <;动>; (形声。从石,疑声。本义:妨碍,阻挡) 田字格中的碍 同本义。 碍,止也。――《说文》 繁体写法
限至曰碍。――《通俗文》 孰能碍之。――《列子·力命》。注:“止也。” 碍诸以礼乐。――《法言·问道》。注:“限也。” 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红楼梦》。 又如:碍手碍脚 繁体的碍 妨碍别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障碍(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也指阻挡物);碍着脸(难为情,怕伤情面) 遮蔽;掩盖 云雾不碍其视。――《列子·黄帝》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组词:妨害,阻挡:碍事、阻碍、碍难、碍眼、干碍、障碍、碍口、违碍、碍事。
3.省还有什么读音
”省“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shěng ] 、[ xǐng ]
1. 省[ shěng ]
2. 释义
①地方行政区域:~份。~会。
②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
③简易,减免:~略。~称。~写。
④中国古官署名:中书~。尚书~。门下~。秘书~。
⑤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3. 相关词语
省会、省略、省钱、省事
2. 省[ xǐng ]
4. 释义
①检查:反~(检查自己)。~察(考察)。吾日三~吾身。
②知觉,觉悟:~悟。发人深~。
③看望父母、尊亲:~亲。~视。
5. 相关词语
反省、省悟、省亲、发人深省
4.拼音声调怎么写
一:拼音声调包含四个:
一声平(—)
二声扬(/)
三声拐弯(∨)
四声降(\)
二、标省调规则:
1、按a、o、e、i、u、ü出现的先后顺序,声调标在先出现的声母上,如:ao,声调标在a上;ei 声调标在e上,ie声调也标在e上.
2、声调标在i上时,应将i的点去掉在标声调.
3、ü字母在见到j q x y时应去掉两点再标声调.
4、在i u放一起时,如ui、iu声调永远标在后,如liu(刘)声调标在u上,kui (魁)声调标在i上.
扩展资料
拼音声调,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
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有些学者认为“第五声”的说法并不确切。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因为声调是正常重音音节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轻音只有音区特征,声调还有曲拱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