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的鱼字怎么写
一、古代“鱼”字的写法
鱼,甲骨文、金文都为象形字,像头、鳍、尾俱全的水中脊椎动物。甲骨文字形中(现汉中没有对应字形)像张着凶猛虎口的大鱼;有的甲骨文字形(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的字形)表示将鱼吊挂起来风干。
金文中的简体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鱼头简化成“人”形,将鱼尾简化成“人”形。篆文则将鱼尾形状简化成“火”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火”简写成“四点底”。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四点底”简化成一横。
二、造字本义
名词,有鳍、鳃和流线体型的冷血水生脊椎动物。
文言版《说文解字》: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凡鱼之属皆从鱼。
白话版《说文解字》:鱼,水中生物。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所有与鱼相关的字,都采用“鱼”作边旁。
扩展资料
“鱼”的组词
一、金鱼 [ jīn yú ]
鱼类。由鲫演化而成。一般体短而肥,尾鳍四叶。可供观赏。由于长期人工培育,现已有形形色色的美丽品种。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从中国引种的。
二、钓鱼 [ diào yú ]
用钓具捕鱼。
三、鱼翅 [ yú chì ]
鲨鱼的鳍经过加工之后,其软骨条叫做鱼翅,是珍贵的食品。也叫翅或翅子。
四、鱼翔浅底 [ yú xiáng qiǎn dǐ ]
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
五、城门鱼殃 [ chéng mén yú yāng ]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2.鱼的古体字
演变过程
鱼字成语 白龙鱼服白鱼赤乌白鱼登舟白鱼入舟鲍鱼之次 鲍鱼之肆察见渊鱼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鱼殃丛雀渊鱼 池鱼林木池鱼笼鸟沉鱼落雁池鱼幕燕池鱼堂燕 池鱼之祸池鱼之虑虫鱼之学缘木求鱼等等。
3.“鱼”的繁体字怎么写
鱼的繁体字为:鱼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4.鱼的繁体写法
1. 鱼的繁体字写作:鱼
2.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3. 鱼类属於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虫类(12%)、哺乳类(9%)、两生类(8%)五大类。根据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应在26000种以上。
5.鱼字的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怎么写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