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公安情报信息
不知道你是指的哪种情报信息。就我的理解而言,公安情报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时的案事件线索情报信息,还一类是分析研判类的情报信息。
如果是案事件的情报信息,这个就没有什么范文,针对性很强,例如一个在逃人员,其活动轨迹、性格爱好之类的都属于情报信息。
如果是分析研判类的情报信息,又分为几种。1,、四类线索信息。四类线索信息就是政治性事件线索、暴力恐怖事件线索、群体性事件线索、综合性事件线索四类,这个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简单的范文,一会附在下面。2、警情研判类的情报信息。这一类情报信息一般都是110指挥中心或者情报信息中心专职情报员分析研判某一类警情得来的。例如盗窃案件,本周内盗窃案件有多少起,入室盗窃多少起,占多少比例,入室盗窃发案时间都是什么,频发时间是什么,多发地域是城区还是农村,作案手段等等,然后做出相应的预警信息,打防建议。3、还有一种公安信息,如果您不是在指挥中心或者情报信息中心工作的话,写的公安情报信息应该是公安信息,不带有情报二字的普通信息,一般也就是工作动态,经典案例什么的,我认为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四类线索信息(范文)
xxxx退休公安干部带人闯入学校殴打学生 5人被拘网曝XX县XX局退休领导X某,带头进入校园殴打学生。
校园监控视频一经发布,三天点击量超过14000次。XX县XX局回应称,X某等5名涉案人员已经被拘留。
网友
XX局退休人员殴打学生
三天前,网友“难以容忍的社会”在一家视频网站发布一段校园群殴视频,三天来,这段视频被广泛关注,点击量超过了14000次。
视频显示,X日下午X时X分,在X县民族学校X年级教室门口的走廊内,一对中年男女、一蓝衣学生和几名年轻男子动手殴打一名白衣学生,随后几名学生和他们打了起来。
该网友称,X县XX局正科级退休领导X某,带领X多名社会人员,进入X县XX学校,殴打学生,破坏正常教学秩序。他呼吁“还校园一个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孩子一个安心读书的地方”。
对于事发缘由,有媒体援引一被打学生家长的话称,“X月X日下午,我儿子在厕所与该校一名七年级男生发生了冲突,事后这名七年级的男生叫上了他的双胞胎哥哥,到我儿子的教室打了我儿子。随后,该男生又给自己的姥爷X某打了电话,半小时后,X某带领10多名社会人员闯进了我儿子的教室。”
警方
5名涉案人员被拘留
网友“难以容忍的社会”称,领头的是X某,是XX局退休领导,知法犯法。
对此,昨日下午,X县XX局XX科X承认,X某在XX局干过。但时隔久远,他也不清楚X某是什么职务。目前,X某等5名涉案人员,已经被拘留。
学生之间发生怎样的矛盾,引起了这起群殴事件呢?冯科长称,他只知道,群殴是学生之间发生争吵引起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需了解情况后给记者答复。
但截至昨晚8时,记者多次拨打X科长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分析:密切关注,防止舆论影响,杜绝少数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浑水摸鱼,煽动社会舆论,为其违法犯罪打造环境。建议网监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提高预警防范。
2.怎样搜集情报
原发布者:ywjiaoxue
一、人工情报(传统情报搜集方式)1.特情。特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卧底”、“隐蔽力量”、“秘密情报”。通常针对重大的,无被害人的案件,或者类似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而且难以侦察和突破的案件,使用特情。对于“特情”人员——无论是卧底的秘密警察,还是广义上所称的“耳目”、“线人”——进行制约和保护的行为规范,主要是依据1984年公安部制定的《刑事特情侦查工作细则》。所谓“无被害人案件”,指没有直接受害者,但会造成重大社会和国家安全受损的恶性犯罪。比如贩毒、军火、伪钞和黑社会组织犯罪。此类恶性犯罪的一个特点是不同于普通的刑事犯罪,没有直接的受害人和利益受损方,而损害的是国家、社会的安全。另外,此类犯罪往往组织严密,侦破难度非常大,所以需要特情进行卧底打探消息,提供破案的线索和取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取犯罪集团的信任,装扮成社会上的各种角色,甚至装扮成黑社会小混混、贩毒集团的毒贩、抢劫团伙的成员等等,侦查、收集、刺探有关专项案件的情报,然后秘密向情报部门汇报。卧底时间根据案件需要,分长期和短期。特情人员被允许参加部分违法、轻度犯罪行为。这是为以后破获更大的重案和维护更大的社会利益所必须的。特情的使用,和其他阻止犯罪事由一样,目的是制止犯罪,而不是制造更大、更多犯罪。由于这个原因,特情的使用必须非常谨慎和规范。一旦对特情人员的行为失察、失控,甚至成为犯罪的制造者,对社会
3.如何 收集 情报
收集竞争对手情报信息主要方法有:
1、文献调查法
通过对搜集公开出版物、灰色文献信息以及保密文献信息,获取竞争对手情报。其方法有:
(1)从公共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信息中心等公共信息服务机构查询与借阅相关书籍、期刊、杂志、报纸、政府出版物、行业出版物、行业年鉴、研究报告等文献信息,摘取、复制有关竞争对手信息;
(2)通过采购、索取本行业相关的正式出版物与非正式出版物,订阅与浏览相关的报刊、杂志、行业协会出版物获取竞争对手信息;
(3)通过到相关部门查阅对外公开档案、工商企业的注册资料、上市公司的业绩报表、竞争对手的产品介绍、企业招聘广告;
(4)通过购买第三方机构生产的资信调查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竞争情报研究报告等获取竞争对手信息;
(5)通过参加展览会、招聘会、研讨会等方式获取有关竞争对手的宣传资料、产品介绍、广告资料等各类文献信息;
(6)通过查询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如市场监管局)、金融证券市场统计资料、法定信息披露资料获取竞争对手情报;
(7)通过专利文献检索获取竞争对手技术研发信息。这些是竞争对手情报搜集常用的方法。
2、搜索引擎和网络数据库
互联网情报搜集是竞争对手信息获取的最为方便有效的途径之一,互联网信息搜集一般首选搜索引擎,运用科学的搜索策略、方法与技术,借助于网络提供的各种搜索服务,从信息海洋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方便快捷,且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网络情报搜集的另一种重要方法是网络数据库的使用。
3、竞争对手公司网站跟踪监测法
竞争对手网站是竞争对手信息最最重要的来源,可通过经常浏览竞争对手网站信息获取竞争对手情报信息,此外,还可以运用各种网站信息跟踪与监测软件,自动对网站进行监测。
4、实地调查与现场采集法 实地调查与现场采集是竞争情报最主要的搜集方法,很多情报信息通过公开的信息源无法获得,需要针对具体的情报需求进行专项调查。调查方法主要有:现场调查、访问、发放调查表、样品搜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