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肥怎么使用
一、碳铵:弱碱性、可做基肥和追肥、不能作种肥、施用时应深施或覆土10厘米左右,不可与硝酸铵、过磷酸钙混合。
二、尿素:中性、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宜作基肥、追肥、不能种肥。
三、过磷酸钙:弱酸性、可做基肥、种肥和追肥、它适用于中性或酸性土壤,一般应配合有机肥料或灰施用,追肥以其滤出液根外喷施。
四、硝酸铵:弱酸性,可作追肥,不能作基肥、种肥。早春作物不宜施用,不可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制;施于水田因反硝化作用而效果差,常用于旱地作物。
五、氯化铵:生理酸性肥料,可用作基肥、追肥,不能作种肥。适用于石灰性土壤或部分酸性土,但不宜施在盐碱土壤和烟草、葡萄、马铃薯等忌氯作物上。
六、氮磷钾复合肥:宜作基肥和早期追肥。
七、钙镁磷肥:弱碱性,可做基肥,一般不宜作追肥施用,适用于酸性土壤。
八、硫酸钾:生理酸性肥料,作基肥、追肥均可,硫酸钾适用于各类作物,尤其是忌氯喜钾作物,施用时应适当集中施用。
九、磷酸二氢钾:目前多用于浸种和根外追肥,效果都很好。
十、氮钾复合肥:宜作喜钾忌氯作物的追肥。若是硝酸钾,水田不宜施用。
十一、氯化钾:生理酸性肥料,宜作基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最好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或石灰,盐碱地不宜施用,忌氯作物也不宜施用。
十二、氮磷复合肥:如磷酸铵,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宜作基肥,若作追肥宜早施,作种肥时,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
2.如何使用化肥
不知道你说的化肥是,单纯的氮肥:碳铵,尿素
还是钾肥,或者磷肥。
这需要依据你的种植作物,以及你的作物长势
如果是果树,建议多用有机粪,不是有机肥,现在有机肥就是鸡鸭粪烘干,所以还不如自己购买发酵呢。然后依据长势选择,高氮高钾肥料,或者自己买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自己掺混。果蔬蔬菜建议用硫酸钾,不要用氯化钾,因为使用氯化钾影响果菜的品质。
蔬菜,特别是大棚蔬菜,建议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虽然现在水溶肥价格高,但是效果很好。
庄家作物,小麦,玉米,还是以高氮高钾复合肥为主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
3.各种化肥的用途
一、氮肥
氮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缺少氮肥的植物表现为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20世纪四五十年代,硫酸铵是最主要的氮肥品种;60年代,增加了硝酸铵;70年代以来,尿素成为主导的氮肥品种。
二、磷肥
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缺少磷肥的作物叶片呈深绿色或蓝绿色,成熟延迟,叶柄尤其在叶脉两旁可能产生花青素而呈红色或紫色之条纹,同时叶柄、叶片上会发生坏疽斑点。
三、钾肥
钾肥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植物体内含钾一般占干物质重的0.2%~4.1%,仅次于氮。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
缺少钾肥的作物表现为在老叶出现杂色或黄色斑点的病征,接着在叶缘出现坏死。
四、生物肥
生物肥料能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它的主要作用,如各种固氮菌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解磷解钾菌肥料可以将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溶解出来,增加土壤中磷(P)、钾(K)元素的来源。
另外,生物肥料还能促进作物的生长,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各种生物肥施入土壤中,都能产生不同的生长激素,刺激作物的生长。
扩展资料
使用化肥的弊端
一、水的富营养化
施洒在土壤上的肥料,会随雨水或灌溉,而渗漏到地下水或流至河流或湖泊。这表示在河流或湖泊累积的肥料,可能导致水的优养化现象,而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因而破坏了水中的自然生态的平衡。
二、土壤酸化
石灰、草木灰、氰氮化钙和熔磷肥等,与含氮无机肥料,如混合或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土壤酸化,导致养分供应失衡。
三、大气污染
过度施肥导致农田排放一氧化二氮增加。
四、其他危害
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的累积,还有出现害虫增加等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化学肥料
4.化肥怎样施用合理
(1)根据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
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土壤有效磷(P2O5)小于5毫克/千克时,为严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应为1∶1左右;有效磷(P2O5)含量在5~10毫克/千克时,为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在1∶0.5左右;有效磷(P2O5)含量在10~15毫克/千克时,为轻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当有效磷(P2O5)含量大于15毫克/千克时,视为暂不缺磷,可以暂不施用磷肥。
(2)掌握磷肥在作物轮作中的合理分配。
在水田轮作时,如稻稻连作,在较缺磷的水田,早、晚稻磷肥的分配比例以2∶1为宜;在不太缺磷的水田,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在水、旱轮作时,磷肥应首先施于旱作。在旱地轮作时,由于冬、秋季温度低,土壤磷素释放少,而夏季温度高,土壤磷素释放多,故磷肥应重点用于秋播作物上。如小麦、玉米轮作时,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麦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后效。豆科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进其固氮作用,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3)注意施用方法。
旱地可用开沟条施、穴施;水田可用蘸秧根、塞秧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时注意在作基肥时上下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苗期和中后期对磷的需求。
(4)配合施用有机肥、氮肥、钾肥等。
与有机肥堆沤后再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但与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时,应掌握合理的配比,具体比例要根据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化验结果及作物的种类确定。
(5)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的施用,由于游离酸含量较多,作种肥时应先与草木灰中和酸性后再施用,否则会发生烂种,影响全苗: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以免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6)沉淀磷酸钙的施用,由于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施用时尽量接近作物根系,便于作物吸收。
(7)磷矿粉与有机肥料共同堆腐沤制后施用,可提高磷矿粉的肥效;磷矿粉与生理酸性肥料配合施用,能提高磷矿粉的溶解度,增进肥效。
(8)钙镁磷肥在土中的移动性小,应施用到根系分布最广的土层,以利于作物吸收。
(9)钢渣磷肥含有10%的游离氧化钙,在储存和施用时不能与铵态氮、硝石、氯化镁混合。
5.复合肥的正确用法
复合肥肥效长,宜做基肥。大量试验表明,不论是二元还是三元复合均以基施为好。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作物前期尤其对磷、钾极为敏感,要求磷、钾肥要作基肥早施。
控释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包衣、造粒等工艺,肥效缓慢平稳,比单质化肥分解慢,养分淋失少,利用率高,适合于作基肥。一般亩用量为30至40千克。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防贪青徒长。
复合肥分解较慢,对播种时用复合肥做底肥的作物,应根据不同作物地需肥规律在追肥时及时补充速效氮肥,以满足作物营养需要。
复合肥浓度差异较大,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多数复合肥是按照某一区域土壤类型平均养分善和大宗农作物需肥比例配置而成。市场上有高、中、低浓度系列复合肥,一般低浓度总养分在25%至30%之间,中浓度在30%至40%之间,高浓度在40%以上。
要因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选择使用经济、高效的复合肥。一般高浓度复合肥用在经济作物上,品质优、残渣少、利用率高。
复合肥浓度较高,要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播种时,种子要与穴施、条施复合肥相距5到10厘米左右,切忌直接与种子同穴施,造成肥害。
扩展资料:
优点
1、营养元素
复合肥的养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
2、结构均匀
例如磷酸铵不含任何无用的副成分,其阴、阳离子均为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这种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均一,在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由于副成分少,对土壤不利影响小。
3、物理性状好
复合肥一般多制成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便于贮存和施用,特别便于机械化施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复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