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居易 【观游鱼】 解析
观游鱼
白居易——《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
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
我来施食尔垂钩。
赏析:
《观游鱼》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这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
【诗文解释】
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
【词语解释】
闲步:散步。
【诗文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生活场景,表现了同时喜欢鱼却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八四二),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如果楼主对白居易的诗文很感兴趣的话,可以去/qts/qts_0451.htm
有很多他写的诗句
2.白居易 【观游鱼】 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平淡普通的生活场景,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表现了同时喜欢鱼却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观游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
后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
说明诗人很伤感。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扩展资料:白居易这首《观游鱼》,文字非常简易,正符合他「老妪能解」的一贯作风。首句的闲,写出诗人自适的心境,接下来的弄,却造成对比的效果、前者是在恬静中观赏池中的游鱼,后者却在忙乱中,想有所获。
人们对动物的爱,有层次之别,诗人保持距离欣赏,是一种宽厚的爱,而孩子们一心只想占有,属于自私的爱,在两种极端的对照之下,产生谐趣,令人莞尔,也显示出不同年龄的人,其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