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的繁体字怎么写
答案:繁体字为:春
春,汉语汉字,音chun,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艹(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
春,是一年四季之首,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万物生长的季节。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夫下地播种。古代把“历史”叫做“春秋”,那是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来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时间的循环就是历史。春季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3月和4月被定为春季,在南半球,一般9月、10月和11月被定为春季。另有朱自清的散文《春》和巴金的小说《春》以及其他一些文学艺术作品。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1]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2.人民币五万元繁体字怎么写
人民币“五万元”的繁体字写法如下:
与人民币有关的数字繁体字写法
3.图的繁体怎么写
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输入nv 即见简体【图】字;输入nv 再按一下翻页(PgDn)键,在简体“图”字的原来位置即见繁体【图】字;或输入nk 即见繁体【图】字。这两个都是GBK字符集汉字,电脑都能显示出来的。但是网页的UTF-8字符集不能显示繁体字。且自动将繁体字篡改成简体字,导致《百度知道》上显示的都是简体字,使人莫名其妙。为便于网民理解,只得费时间另制成图片显示于下:
4.中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中字的繁体与简体写法相同,繁简对照图片如下:
中
拼 音 zhōng zhòng
部 首 丨 笔 画 4 五 行 火 五 笔 KHK
[ zhōng ]
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央。华~。居~。
2.指中国:~文。古今~外。
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水~。山~。心~。队伍~。
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指。~锋。~年。~秋。~途。
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农。~学。~型。~等。
6.不偏不倚:~庸。适~。
7.中人:作~。
8.适于;合于:~用。~看。~听。
9.成;行;好:~不~?。这办法~。饭这就~了。
10.姓。
[ zhòng ]
1.正对上;恰好合上:~选。猜~了。三枪都打~了目标。
2.受到;遭受:~毒。~暑。胳膊上~了一枪。
扩展资料
组词
一、中用 [ zhōng yòng ]
1、合用;有用。
《诗·小雅·白华》“白华菅兮” 汉 郑玄 笺:“白华於野已沤,名之为菅,菅柔忍中用矣。”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衣服不中制,器械不中用,不粥于市。”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二折:“这一座 荆州 ,直恁的中用。”《红楼梦》第六九回:“ 贾赦 十分欢喜,说他中用。” 萧红 《生死场》八:“ 王婆 思想着女孩怎么会这样烈性呢?或者是个中用的孩子?”
2、中间人的佣金。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他内里又扣了他那边中用二十三两四钱银子。”
二、中午 [ zhōng wǔ ]
白天十二点左右的时间。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农民协会要早晨捉土豪劣绅,知事不敢捱到中午,要中午捉,不敢捱到下午。”
三、中原 [ zhōng yuán ]
1、原野之中。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郑玄 笺:“中原,原中也。”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三国志·魏志·郭嘉传》:“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 鲁迅 《无题》诗:“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2、地区名。广义指整个 黄河 流域,狭义指今 河南 一带。
《国语·晋语三》:“耻大国之士於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虽微 秦国 ,天下孰弗患?”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文选·谢灵运》诗:“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 李善 注:“中原,谓 洛阳 也。” 宋 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反正我是南国的女人,不懂中原的礼节的。”
3、泛称 中国 。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况今中原大局,列国通商,势难拒绝,则不得不律之以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