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文中然字有哪些用法
然 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
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样子”。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康肃忿然曰。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
④夫子喟然叹曰。⑤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⑵然而,但是。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④然君之职分难明。
⑤然群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⑥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⑦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⑧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⑨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 ⑶是的,对的。
例:①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
(然之:以之为然)②植然其言及圣门,门吏阻住。③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④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⑤然,诚有百姓者。
⑷如此,这样。例:①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
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③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⑤惟博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⑥后这为人君者不然。
⑦ 使之然也。⑧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法互瘁就诓脚搭协但茅然。
⑨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⑩此亦不然矣。
⑸用在句末,“像。
一样”。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⑶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
⑷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⑸然后得一夕安寝。
⑹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然后以六合为家。
⑻然后渡扬子江。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⑽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⑶然则成于下之得。
⑷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⑸然则废衅钟与?⑹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
⑺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⑻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
表示转折。
例: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⑵然而隐忍以行。
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20925884.html。
2.然字甲骨文怎么写
"然"没有甲骨,供参考
“然”是“燃”的本字。然,金文
=
(月,兽肉)
(犬,代表狩猎) +
(火,烧烤),表示烧烤猎物。造字本义:将猎获的动物烤熟了吃。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在远古时代,烤食是生存能力突破性的一大进步,所以“然”也表示“合理、正确”。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火”
写成“四点底”
当“然”的“烧烤兽肉”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火”另造“燃”代替,强调“烧火”含义。
3.文言文中
从造字方法来讲,“然”是一个形声字。字的上面部分是声旁,读作“yàn”;形旁是“灬”(即“火”)。它的本义是“引火点着”,所以《说文解字》将“然”字解释为“烧也”。如:以须炉火然之也。(《墨子·备穴》)
后来“然”引申出其他意义了,人们就造了“燃”字来表示它的本义,以示区别。在文言文中,“然”字常常有如下意义:
①用于形容词词尾,可以译作“……的样子”,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②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那样”,如: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黄生借书说》)
③表示“是的,对的”之意,可用作形容词: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如果是动词,则翻译为“认为……是对的”,如:
沛公然其计,从之。(《高祖世家》)
有时候也可以用“然”来表示肯定的回答:
然,有是言也。《论语·阳货》
④“然”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然而”,如: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两个含有“然”字的短语:“然则”和“然后”。“然则”的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然后”意思是“这样以后”,与现在的副词“然后”不同,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则”和“然后”的相同之处是:在肯定上文的同时,引出下文。
在现代汉语中,“然”字继承了上述大多数用法,如:
①不以为然(然,对)
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
③飘飘然(然,……的样子)
④事情虽小,然不可轻视(然,然而)
4.“然”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然
然[rán]:(1)(形)对;不错。
(2)(代)如此;这样;那样。
(3)(连)〈书〉然而。
(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古〉又同“燃”。
安然无恙[ān rán wú yàng]: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 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不以为然[bù yǐ wéi rán]: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理所当然[lǐ suǒ dāng rán]: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
造句:
1、父爱是一堵厚墙,让你的人生之旅即使风雨兼程也能安然无恙。
2、他们看到你安然无恙,一定喜出望外。
3、他对我的观点不以为然,还是坚持己见。
4、一些人的确关注这个问题,但另外一些人却不以为然。
5、我们是班级干部,理所当然应该以身作则。
5.古文中 然 的翻译
翻译:
1、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唐· 柳宗元《三戒》:庞然大物也。
2、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礼记》: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3、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礼记》: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4、俗字作“燃”。《孟子》:若火之始然。
5、明白。《淮南子·览冥》: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
6、以为…对;同意。《史记·陈涉世家》:广以为然。
7、宜;合适。《淮南子》: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8、但是,然而。《史记·项羽本纪》: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扩展资料
古文引用:
1、《醉翁操·琅然》宋代:苏轼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
翻译:飞瀑似珠玉叠串琅琅鸣泉,高山推出明月,清朗团圆。我问:是谁?琴弦轻响,优美的旋律,回荡空山。
2、《封燕然山铭》两汉:班固
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翻译:然后四方将校横行,流星闪电,万里寂静,野无遗寇。
3、《洗然弟竹亭》唐代:孟浩然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翻译:共享饮酒的陶然乐趣,偶奏超俗拔群的雅音。
4、《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6.写出古文中带“然”的的词语
默然
俨然
嫣然
凄然
飘然
庞然
翩然
既然
寂然
竟然
居然
决然
截然
井然
遽然
炯然
皎然
嘎然
皆然
皎然
忽然
赫然
恍然
轰然
浩然
骇然
浑然
昏然
焕然
哄然
惑然
惠然
果然
固然
公然
故然
愤然
忿然
奋然
斐然
怫然
虽然
倏然
释然
潸然
索然
悚然
飒然
洒然
肃然
索然
骚然
使然
实然
喟然
廓然
喟然
岿然
猛然
猛然
懵然
茫然
默然
蓦然
贸然
冒然
漠然
渺然
木然
穆然
当然
淡然
陡然
荡然
断然
端然
定然
洞然
顿然
凝然
赧然
不然
必然
勃然
本然
诚然
坦然
超然
猝然
诧然
纯然
恻然
蔼然
怅然
突然
天然
颓然
恬然
泰然
倘然
徒然
陶然
自然
显然
欣然
轩然
悻然
信然
纵然
骤然
乍然
了然
孜然
卓然
灼然
重然
昭然
张然
懔然
朗然
慨然
喟然
廓然
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