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良品处理流程
原发布者:rinimaxh
一、目的:规范不良品的处理程序,明确权限职责,防止来料不良进入生产线,防止生产线产生大量不良品,促进生产顺利进行和保证产品质量。二、职责:1.IQC负责来料的检验和判定。2.QC负责对线上半成品的检验和判定。三、程序:1.原材料检验及不良品控制1.1IQC依相关原材料检验标准实施检验,并记录《进料检验报告》及给出检验结论。合格原材料方可入库,不合格品做相应标识。1.2不合格处理方式:退货、让步接收、挑选使用。品质主管应会同相关部门协商后作出处理方案,必要时召开MRB会议。2.制程检验及不良品控制2.1QA负责首检,填写《制程首件检验报告》,确认首检合格方可进入量产。作业员对本工序产品自检合格后再流入下一工序。2.2凡经检验不合格的半成品,应进行正确的标识与隔离。车间及时进行返工处理,做好记录。3.QC巡拉时如发现有员工因操作错误而造成不良品时,必须立即停止该操作员一切动作,并指导该操作员正确的操作。4.员工在自检或QC巡拉时中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时都必须及时报告拉长或主管人员,由上级判定不良状态或制订可接受标准。5.管理人员在接到员工的质量异议时,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并作好质量记录。6.管理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因来料不良或工艺缺陷导致产生不良品时,应立即停工并及时报告生产主管,由主管人员牵头查找问题根源,并制订相关解决方案后再进行生产。7.QC负责每日对不良品放置场内的不良品进行判定和常规处理,并作相关记录。不良品数量较大或
2.不良品的对策怎么写
原发布者:zhanghuajun55
质量培训教材不良品防止对策品质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A、概论部分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1、基本概念1)产品质量不良分为两种,规格内不良和规格外不良。规格外不良就是我们常讲的产品不良,即不符合产品固有特性的要求;规格内不良是指规格本身不标准,比如下导管的公差要求不得超过2mm。2)质量不良和操作错误(检测中发现的不良与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错误)3)不良率定义4)抽检样品5)抽检总量6)生产批量7)不良的再发性和延伸性8)全面管理到重点突破的思考方式转变(防止不良品发生)2、不良品控制的目的与方法不良品控制的目的?答:防止不良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不良品控制的方法是?答:先识别后控制,最后预防。3、监控范围进货生产过程最终检验交付后不良品的控制区4、不良品的控制流程1)识别2)标识3)隔离4)记录5)评审:当量较大时,或对公司信誉与资金影响大时须评审。6)处置:包括以下几种:降级、报废、返修、让步、纠正预防措施。5、识别不良品识别不合格: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或标准1、产品标准2、客户要求3、工艺文件4、检验文件5、样板或有效的封样6、上级的交代与叮嘱6、标识不良品(1)台山富诚铝业有限公司6、标识不良品(2)检验状态的标识标识“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生产班组:不合格的半成品与原材料要标明“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检验员在随机卡、流程卡或“
3.不合格处理流程
***标题: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0 目的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控制。 3.0 职责 3.1 品质部: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
3.2 生产部及供应商: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MRB 小组:不合格来料的初步处置评估。
3.4 工程部: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0 定义(无) 5.0 程序 5.1 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5.1.1 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 品质部IQC员对来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将其用红色箭头标示纸作好标记并与合格品隔 离,存放于相应标识的箱子或区域内; 5.1.2 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批次来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AQL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由品质部主管或者助理将其交由 MRB小组处理,SPX部门外协加工厂的IQC在检验来料的过程中发现来料不良品超出AQL值时,要 保存好不良品并将《IQC检验记录表》传真至深圳公司,再由公司相关采购协同品质人员到外协 厂对不良品进行确认并作出初步处理意见; 5.1.3 MRB小组由PMC部、生产部、品质部及工程部组成。
MRB小组对不合格来料的处理流程如下: 不合格品经品质主管复核后,由品质主管或助理将《IQC来料检验记录表》与实物样品送PMC部、生产部、工程部签署意见,最后由项目负责人综合各部门意见作出如下处置方式:特采、选别或 退货; 5.1.4 如其它部门对项目负责人所作出的不合格来料处置方式有不同意见时,可将其交由厂长或经理作 最终裁决; 5.1.5 来料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后,由IQC员在该批来料的外包装上贴上相应标识,并知会仓管放入相 应的区域。 5.1.6 来料不合格品的跟进 如供应商的来料出现安全性能及可能导致客户严重不接受或同一物料同样问题连续二批来料不 合格,IQC应依照《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5.2 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 5.2 .1 首件检查不合格品的控制 5.2.1.1 生产部成品首件制作完毕后,应由生产管理人员填写《首件检查报告》,送品质部QA确认,品 质主管或主管助理审批(如客户首次下单生产的产品还需由工程部主管确认)。如发现不合格 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重大问题应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由QA负责不合格项的跟进改进 效果; 5.2.1. 2 注塑部首件制作完毕,应由生产管理人员填写《首件检查报告》,送品质部IPQC确认,品质主 管或主管助理审批。如发现不合格涉及技术方面原因则由工程部主管确认后,将此确认单发送 生产车间要求其改善(重大问题应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由IPQC负责不合格项的跟进 改进效果; 5.2.1.3 如第一次首件检验不合格则重新制作样板进行第二次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5.2.2 定点检查(LQC)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5.2.2.1 LQC检查员如在产品检查过程发现不合格品应进行相应(如贴红色箭头标等)标识,将数量登记 于《LQC质量日报表》后将其存放于工位不合格品区域; 5.2.2.2 如LQC所检查出的不合格项较严重时,LQC应通知生产部组长及IPQC。经IPQC复核后交品质 主管确认。
品质主管视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5.2.3 巡检(IPQC)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5.2.3.1 IPQC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作相应的标识(如贴上红色箭头标等)并隔离存放于不合格 品区域内; 5.2.3.2 IPQC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后,应将其登记于巡检表中。
总装部IPQC如发现不合格品应及 时通知相关人员分析改善(来料问题通知IQC,属装配问题通知生产车间改善);注塑部IPQC 巡检过程中抽检发现不合格品超AQL时应及时通知车间改善。对于不合格品处置由品质主管决 定其方式分为:特采、报废(特采、报废必要时经工程部主管批准)、返工、返修。
纠正预防 措施的发出时依《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 5.2.3.3 生产车间自检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生产车间生产员工于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物料或上一工序流入的不良品应将其标识和隔离, 经IPQC复查无误后交由生产车间做出相应的处理。
5.3 最终检验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5.3.1 QA检验员于最终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登记数量并贴上红色箭头标识,存放于不合格品区,退生 产返修或其它处理; 5.3.2 总装部QA检验人员验货不合格,由QA召集生产管理人员及IPQC对不合格样机进行确认,品质主 管助理作出处理决定,品质主管批准。当生产部门有异议时,由工程部主管作出处理决定。
处置 决定为:特采裁决(必要时由厂长经理或客户同意)、返工;当判定为返工时由QA发出《返工 通知单》(如重大问题需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生产线管理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返 工,IPQC跟进; 5.3.3 若在QA验货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经分析后可能会影响到前几批产品质量,但前几批产品已到客 户手中时,由市场部负责与客户沟通处理。
5.3.4 所有过程返工、返修后均应重检并记录直至合格为止。
4.检验出来的不良件如何处理其流程步骤有哪些
首先发现不良品应该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异常处理、检验与标识、持续改进等流程进行处理。具体大致要点如下:
1、通过抽样检验时,先根据检验与标识作业流程对不良的产品的不良现场根据分类进行标识并隔离保存
2、在根据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中的定义:根据不良品的数量进行是否停线、加强抽样频率、继续生产等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3、再根据异常处理作业流程对达到对应比例的需开异常单的,就开立异常单通知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分析处理并主持相关的品质会议,做好会议记录
4、如果分析改善的效果比较明显有效就根据持续改进作业流程进行标准化雨水平展开
5.施耐德不良品的处理流程5步骤
1.不合格品的标识料、辅料、成品仓库保管员或车间工序检验员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并填写有关记录,在记录中注明不合格品情况已经存放区域。
2.不合格原辅料的处置方式由质检部确定处置措施(挑选、让步接收、退货等),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3.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处理:处理方式有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
经质检部检验为不合格的半成品,未入库的由生产科做好标识、隔离,入库的由包装车间负责标识和隔离或报废处理,由车间人员进行返工返修。
经检验员检验为不合格的成品,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中做好记录注明不合格情况,并通知封装车间将其做好不合格品标识,单独存放。报质检部确定处置方式(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经总经理审批,进行相应的处理。
4.其他不合格品的处理包装车间发现的不合格品、搬运过程中造成的不合格品等,报质检部重新检验,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品质主管在《不合格品报告单》上做出(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处理意见,报总经理审批,发至相关部门执行。
5.出厂不合格品的处理以顾客利益为重,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给予处理。
6.检验出来的不良件如何处理其流程步骤有哪些
首先发现不良品应该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异常处理、检验与标识、持续改进等流程进行处理。
具体大致要点如下:1、通过抽样检验时,先根据检验与标识作业流程对不良的产品的不良现场根据分类进行标识并隔离保存2、在根据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中的定义:根据不良品的数量进行是否停线、加强抽样频率、继续生产等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处理3、再根据异常处理作业流程对达到对应比例的需开异常单的,就开立异常单通知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分析处理并主持相关的品质会议,做好会议记录4、如果分析改善的效果比较明显有效就根据持续改进作业流程进行标准化雨水平展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不良品的表现及处理步骤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