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镜的文章怎么写
用心若镜
灯下翻看《庄子》,那些文字竟然如白色的蝴蝶般翩翩飞出。“用心若镜”四个字,幻化成巨大的玉色蝴蝶,冲出灵窍。心生双翼,身体便轻飘飘的飞了起来。恍惚间,一个念头逐渐清晰,原来《般若心经》全篇的精髓竟在一个“照”字。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读般若,不想竟在《庄子》中得以开解。
《庄子》曰:“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佛曰:“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何等的锲合。只不过一个是主动,一个是非主动亦非被动罢了。
心若明镜,自然照见五蕴具空。事来则应,事过则不留痕迹。
十八九岁的年纪,一次去文殊院,看到大殿的楹联,犹如一道光照进心中,半天不得动弹。“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了有何不了”,从此便成了座右之铭。凡是便尽量不将不应,应而不藏。却从未细想。
心若明镜,明镜若心,何其深奥?
镜是本心,本性。好比动物或婴孩,他看到镜子里的只有一个物象,而我们。看到镜子的或者美丑,或者衰老,便是起了分别心。一起分别心,镜就黑漆一片,再照,就看不见影像了。镜子是用来照的,这是镜子的本性。它非玻璃容器,盛不了物。当物象移开,镜子也就空了。如若心中停留了物象,且执着了物象,便如明镜蒙尘,凡事皆看不清晰了。
明镜不能磨,未磨,便透彻明亮。磨了,就只是黑漆漆一片。
生于世间,何能无欲?生老病死,爱恨仇怨,贪欲如滚滚洪流,佛说,这是苦海。谁又可以逃离的开?红尘有俗务,佛门亦有清规,非一个出家二字可以了断。真正的解脱,唯有“用心若镜”。
心若镜,当爱便爱,当恨即恨,以本性应之。如同镜子不会抗拒,不会躲闪。爱过了,恨过了,就放下了。如同镜子不能盛物。
爱情到来的时候,如同眼前耸立起一棵参天大树,你攀援,你歇息,你在它的浓荫下等待果实的成熟。不料有一天,它倏然到下,你叹息,你痛苦,可是放眼望去,才知道原来大树后面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于是,你寻找,又一棵大树占据了你的全部视线。虽然倒下的大树或许还有一些印记,那只是在心灵的某一处角落永远的潜伏了起来。如此周而复始,直至你也倒下了,或者你再也不愿意睁开眼。
朋友走了又来,儿时玩伴几多又见?一段段走来,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段,除了心底里或留下丝丝感动,一生一世执着守望的友情,最终不过一句话可以聊以**,“海内存知己”。
人在巅峰,手机里的信息可以天天翻版。电话,饭局,应酬不暇。人于低谷,手机几乎就是一个摆设。其中冷暖,手机都可以感受,何况是你我?
冷眼看世间,爱情也好,友情也罢;潦倒也好,富贵也罢。如同戏台上,来来往往,好不热闹。看戏的人有入戏的,有不入戏的,有入戏出戏泰然自若的。如果可以“用心若镜”,岂不就得到了一份从容和安然。
“用心若镜”,镜子是透彻的。曾经有一个人的话让我感慨。一位高官,一起玩玩小牌。有一次问他,XX请您去打高尔夫球,你为什么不去? 他说,我如今在位,他请我打球。我退下来了,球瘾养成了,他不请我了。我的收入玩不了那些。岂不痛苦?这是一个透彻的人。于巅峰时,想着低谷的落魄,所以不亢。于低谷时,想着巅峰的种种,所以不卑。观世相,如同看庭前阶柳,绿枝拂地自然心怡,枯枝败叶未必没有风致。“用心若镜”方能宠辱不惊。
其实,“用心若镜”也是心理大师的终极目标。“应而不藏,胜物而不伤”。采用照镜子的心理疗法,如果心如器皿般藏物,必定为外物所损。“用心若镜”,才可以不为外物所伤。
事来以本心对应,你或许会说虽然可以投入,却少了一份激情。但是,激情燃尽后呢?心如死灰。
事过便放下了,你或许会说,如何可以放下?不放下,你抱持到何时?直至人如一股青烟消失?时间是刀,水泥刀,一刀刀将当时的痛抚平到没有痕迹。
正如做瑜伽的时候,要将心念集中在头顶,且将此点想象成一朵莲花。其实,“用心若镜”便是将灵魂放置到头顶三寸以上的地方。或许当时庄子的灵魂便如同一只玉色蝴蝶,在他头顶的上方盘旋飞舞。
2.作文《买镜子》咋写啊
买镜子 回到唐太宗时代,他会选择清晰的那一个。
他喜欢那个叫做魏征的人,当然有时他也恨不得杀了他。中国历史上推崇明镜这一观点,朋友要做谏友,大臣要做谏臣,要直,要能照出对方每一个缺点。
政府、百姓对官员的要求就是明镜高悬,要清白如水。 而一面模糊的镜子,你可以看到什么?是歪曲了的影象。
在著名的邹忌的故事里,身边的人因为各自的目的歪曲了徐公比邹美这个事实。人们对事物的观点往往由于立场不同而看法不同,就连大自然也会开玩笑,列宁多次注意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扭曲的这一事实,这是光线开的玩笑,所以他说,真理往前一步,就成了谬误。
喜欢模糊的人,往往是一些糊涂主义者,对人对事不求全责备,委曲求全,不求事实真相,只求和稀泥,当老好人,而爱好这些模糊镜子的人,自己往往受到蒙蔽而不知。 袁世凯是个聪明人,但是到死也不知道他每天看的报纸只印刷一份,是手下那些模糊的镜子们准备的,他到死还以为全国人心是向着他的。
他可谓是被 模糊镜子所害的人。 我们当然比反动的封建的袁进步,但愿不要让同样的事情重演。
模糊也有另外一种,美国的总统们大多是些喜欢模糊镜子的人。例如林肯手下一个幕僚见识浅陋,常提出一些荒谬可笑的理论观点,让大家哭笑不得,他可谓是一个错误反映事实的模糊镜子。
但是林肯却很看重他,林肯后来说:“一匹马需要一些牛氓,这样它才更敏感。”林肯英明如此。
无独有偶,经济学家总是一些为各自理论争论不休的人。杜鲁门总是很认真听取他们意见。
不管好坏对错。下属问总统,你不是早就有决议了么,为什么还要听那些废物胡说?杜鲁门说,听取各种意见,不同正确的错误的模糊的观点,对于执行决议有好处。
所谓经济学家,就是不能决策,但是在政府决策和执行中很重要的人。 那么我们这个民主的时代,不同于封建帝王时代,清晰的正确的言论和镜子我们需要,但是模糊的错误的呢?可能我们也需要。
因为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需要魏征,也需要牛氓,更需要各自领域不同见解的专家理论,因为没有绝对的清晰,也没有完全的模糊,一切都是相对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就是让人民范畴里的各方都有表达有自己的空间和舞台。
买镜子 其实,我也不是救世主般的大人物,我所能做的,也只是尽我所能,让他们自己找到拯救自己的金钥匙------我卖镜子。也许你会问,你卖镜子?怎么帮助这里的人们呢? 这,是我的秘密。
---你卖镜子吗? ----是的。 ----你的镜子有什么特色? ----你想要有什么特色的镜子? ----我想买一面镜子,能让我看到我的过去。
----那你是要模糊的还是清晰的? ----清晰的。 这个人在我这里买走了一面清晰的警世镜。
我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能够非常在意自己过去的人,要么是辉煌不再的人,要么是一直没有辉煌的人。
我祝他成功。 然而,我真的高估了这里的人们。
他后来又来找我了。是别人送来的,还我镜子。
他常喃喃自语:我过去这么失败,我怎么会这么失败,我没有希望了,没有了! 我害了他,那面镜子是如此清晰地反射着他那阴郁的脸。也许,他们是没有必要总惦记过去的。
这里有句俗语----荣誉总是过去的。难道耻辱也是过去的吗?或者我应该给他一面模糊点的镜子,他才会成功。
只能说,他买错了镜子,买错了。 自从那次之后,我不敢随便给别人清晰的镜子了,无论如何,太了解自己,可能真的不适合这里的人们。
但是,我遇到了一个很坚定的人,他只要清晰的镜子。清晰得连汗毛孔都粒粒可数。
我怕看见他那坚毅的眼神,因为我总觉得他能成为一位比我,更优秀的人。我卖给他了这样一面镜子。
最终,我想离开。 他根本不是我所想象的优异。
他空有一腔热血和对未来的执着。我看到他的时候,他衣衫褴褛,腰背佝偻。
俨然一副落水狗的模样。他看到我的时候,破口大骂,你个杀千刀的臭商人,害得我家破人亡。
原来,当他看见自己在铜镜子里衣着光鲜,气宇轩昂的时候,他眼里的厉气就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流着口水的黑眼珠。他完了。
我离开了这里。因为,事情的发展我完全不能预料。
这里的人们,说他们清醒也好,糊涂也好。都只是一时的,也许他们能这样发展,也许他们能那样生存。
我没有办法操纵。我所知道的,仅仅只是:真的永远只能和苍蝇与猪无二异了。
我走了。不过我在起程时一直在默许,但愿他们别买镜子,永远别买。
要买,就不要映照过去和映照未来的,只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就足够,而且,现在的他们永远比过去和未来美丽! ( 你也可以登陆: /查阅其他范文,希望有帮到你)。
3.形容明镜的词语
形容水十分明净(相关词语):
水天一色 湖光山色 一江春水 碧水微澜 清澈见底 涓涓细流 潺潺流水
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车水马龙 水波不兴 水波粼粼
碧海青山,碧海青天,水木清华,水石清华,水色一天,水中捞月
柔情似水 年华似水 山清水秀,青山绿水
一些解释:
【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
【秋月寒江】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微波粼粼】微:细小;粼粼:细小的水波闪闪发光.形容水石等很明净.
【一泓清水】泓:水清的样子.一片明净清澈的水.比喻心地纯洁.
4.描写镜子的语句有哪些
1.镜子总是在自我的漩涡中留下一个独自呢喃的形象:“我再也看不见自己的容貌了,再也看不见了……”
2.在人类的冥想之中,镜之光把世界的另一面亮了出来。
3.镜悬于宇宙中,如空无一物。周围的事物在黑暗中向它奔涌而去,所有的事物皆在无形中被吞噬,形成了一个个姐妹式的漩涡。
(1)镜花水月:镜子里的花,映在水中的月亮。比喻虚幻的景象。(清朝李汝珍著有小说《镜花缘》)
原来镜花水月一场空啊!
(2)波平如镜:水很平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形容水的平静,或是事情的顺利。
湖面波平如镜,倒映着岸边杨柳的倩影。
(3)镜里观花:比喻看得见,得不到。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
出自宋·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破镜重圆从古有,何须疑虑反生愁?
(5)镜破钗分:把铜镜破开(各执一半,作为夫妻重见的凭证),把钗饰分开。比喻夫妻分离。
【例句】:镜破钗分,粉消香褪,萦方寸,酒美花新,总是思家恨。
(6)明镜高悬:比喻执法严明。前车之鉴:鉴,镜子,引申为教训。前边的车翻了,后面的车就应引为教训,不应再沿老路走。比喻可以引为鉴戒的往事.
【例句】: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这位法官果真是明镜高悬,平反不少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