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以“午”为名,开始于元代末年明代初期。
自古以来,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莫不大建宫室,其中见谙史籍记载者,为数可达数百。但历考其门阙之名,在元代以前,则均未见有“午门”之称。以秦代的阿房宫而言,规模之大,项羽进咸阳“火三月不灭”,但其中不见有午门的记载。汉代的长乐、未央、建章诸宫,也都没有名“午”之门。
到了元末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朱元漳在南京称吴王,开始修筑宫室,把皇城的南门命名为“午门”,这是“午门”之名的第一次出现,但它是皇城之门而不是宫城之门。《明会典》记载:“城之门南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元武”。
到明洪武十年即1377年,朱元漳又在南京改修大内宫殿,决定把阀门称作“午门”,这才是皇宫的正门以“午”为名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把宫门的正门称为“午门”这开始于那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