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准扶贫脱贫了会怎么通知你
退出会入户核实情况,按照退出标准核查,同时会让农户填报申请表,召开民主评议大会、公示、发放脱贫证件。
退出标准: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安全饮水有保障。2017年脱贫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定标准2952元。
退出程序:一是脱贫户提出脱贫申请;二是村两委开展民主评议;三是村两委对脱贫户逐户进行核实公示;四是公示无异议后,申请乡镇复核;五是乡镇复核无异议后,申请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核查;六是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核查无误后批复;七是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脱贫贫困户进行公告;八是要在系统中标注脱贫贫困户。
2.精准扶贫证明书怎么写啊
原发布者:**亚
精准扶贫证明【篇一:农村精准扶贫申请书模板】贫困户申请书尊敬的领导:你好!我叫xxx,今年xxx岁,家住xxx乡xxx村xxx组。我因家住边远高山村,自然条件差、经济收入低。人均纯收入在1600元左右,我家实属贫困户,申请上级扶贫部门给予帮扶,我家选定脱贫项目为养猪,准备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争取在政府的帮助下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望上级政府及扶贫部门支持为盼。特此申请申请人:年月日【篇二:各班主任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各班主任:请将桂教资助(2014)14号《关于做好2014年秋季学学期农村贫困户子女优先享受学生资助政策相关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14)32号《关于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的实施办法》,两个文件的文件精神做好宣传,及时将通知要求告知每位在校班上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学生享受各项资助政策要以“广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为依据,对符合条件办理的学生,假期要抓紧时间办理。一、为了有效确认农村贫困户子女身份和受助资格,2014年秋季学期,农村贫困户子女凭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市、区)扶贫办出具的《广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详见附件)申请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没有《广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的贫困户子女不能优先享受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二、各县(市、区)扶贫办在认真做好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与各乡(镇)人
3.精准扶贫脱贫了会怎么通知你
退出会入户核实情况,按照退出标准核查,同时会让农户填报申请表,召开民主评议大会、公示、发放脱贫证件。
退出标准: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安全饮水有保障。2017年脱贫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定标准2952元。
退出程序:一是脱贫户提出脱贫申请;二是村两委开展民主评议;三是村两委对脱贫户逐户进行核实公示;四是公示无异议后,申请乡镇复核;五是乡镇复核无异议后,申请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核查;六是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核查无误后批复;七是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脱贫贫困户进行公告;八是要在系统中标注脱贫贫困户。
4.关于做好贫困村,贫困户结对联系扶贫攻坚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级各单位、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三届二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委十三届十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我县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根据《中共丹棱县委关于集中力量扶贫攻坚决战“2216”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丹委发〔2015〕9号)文件要求,现将做好贫困村、贫困户结对联系扶贫攻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象范围向全县71个村(含新桥社区)各选派1个扶贫工作组,向21个贫困村各选派1名县级领导、1名第一书记、2名以上驻村干部,把全县所有村和2130户贫困户纳入结对联系扶贫攻坚工作范围,确保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全脱贫。二、结对原则对全县2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调整,重新选派1名第一书记。
实行党员干部“一帮一”“一帮多”,每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联系帮扶1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县2130户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结对联系。三、主要任务各责任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扶贫开发攻坚决策部署,集中力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形成攻坚合力,确保2016年底,率先在全省、全市实现联系贫困村脱贫“摘帽”,联系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准确掌握贫困状况。9月10日前,各扶贫工作组和联系干部要完成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全面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明晰发展优势和脱贫突破口。
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台账,实行台账制管理,脱贫一个,销号一个。(二)深入宣讲扶贫攻坚政策。
深入联系贫困村、贫困户中宣讲中央、省委、市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把惠农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讲清讲透,做到家喻户晓。9月底前,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的党员领导干部、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深入扶贫联系点,开展1次以上宣讲,统一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激发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三)落实精准扶持措施。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措施。
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合理整合配置各类资源,着力帮助贫困村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推进、公共服务等具体问题,加快贫困村发展步伐。通过扶持生产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推动贫困群众按期脱贫、精准脱贫。
(四)指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指导贫困村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每个村培养2—3名后备干部。
以建强产业链党组织为重点,增强党组织推进产业扶贫能力。以实施“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程”为重点,增强党组织活力,每个村每年在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发展1名以上党员。
指导做好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促进大学生村干部发挥作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基层基础保障等工作,督促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五)推动扶贫攻坚与当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指导贫困村把扶贫攻坚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农村深化改革等结合起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互联网+”与发展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整村经济发展水平,带动贫困村群众脱贫增收。四、工作要求(一)迅速启动对接。
各乡镇、村要按照《联系指导贫困村扶贫攻坚结对关系一览表》(附件4),主动与市、县单位(部门)进行衔接,根据各村贫困户数和联系干部数,明确对接到人、到户并登记造册。对个别村联系干部不足的,由各乡镇调剂镇、村干部联系,确保贫困户一户不漏,并于8月25日前将《联系指导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关系表》(附件3)报县扶贫移民局,分送联系领导及联系单位(部门)、工作组长、村第一书记。
有市级部门联系的省、市级贫困村所在乡镇要主动与市级部门联系,在确定联系户时要突出重点户,可与县级单位(部门)联系户重合。各联系单位(部门)要主动与乡镇对接,商讨确定结对联系贫困户事宜,在确定联系户时,联系单位(部门)的领导干部、党员要担负更多更重的责任。
扶贫工作组长、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联系干部于8月底前,深入联系贫困村、联系户对接,启动帮扶工作。(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落实联系指导贫困村扶贫攻坚工作的责任和要求,要把联系指导贫困村扶贫攻坚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精心组织实施。派驻的工作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联系干部要服从所在乡镇党委统一安排。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县级单位(部门)要召开干部职工会,专题学习扶贫攻坚相关文件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决策部署上来。
要指导基层党组织结合开展“三会一课”,开好支部和党小组学习会,把精神传达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县委宣传部要做好联系指导扶贫攻坚工作的宣传报道,重点宣传重要意义、措施办法、进展情况、工作成效;对扶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基层先进典型。
5.贫困山区捐款 通知
募捐活动通知
辖内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的指示要求,切实帮助我市对口扶贫地区解决实际困难,根据市民政局《关于在全市开张扶持贫困山区捐助活动的通知》,我街定于即日起至X月X日止,开展捐助活动。
本次活动,以"助学解难"为主,为贫困山区募捐。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人自愿捐出X元;社区居民每人自愿捐出X至X元。捐助物品为棉被、毛毯、秋冬衣裤及能用的家电,内衣等轻薄衣物不在此次接收范围之内。
请各单位认真开展捐助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实际行动关心和支援贫困地区的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捐款由各社区居委会收齐交街道民政科。
捐助联系电话:XX社会事务管理科 XXXXXXX
XX办事处
X年X月X日
6.扶贫帮困总结如何写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
原发布者:教育资料库
扶贫帮困心得体会 篇一:扶贫帮困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扶贫慰问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扶贫慰问活动结束了,可是我的心却一直难以平静,连续几天晚上久久难以入睡,眼前不断的浮现出原来只有在电影电视里才得一见的画面:风一吹好象就要坍塌的歪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屋里是黑乎乎的木头屋顶;厨房里是黑乎乎的锅灶,边上放着一个没有了上半截的带着高低不平的碴的缸,是用来装水的;炕上摊着黑乎乎的最少得二、三十年的被褥;除了黑乎乎的老式的木头柜子外,没有见到任何家具和电器……整个屋子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黑乎乎的,很平民、很压抑、也很艰辛。在这样的小屋里,墙角的最上方张贴着三、四幅**的画像,纸已经发黄变旧了,估计也是有年头的了,也许这就是这一家人生活的支柱吧。这就是在活动中我见到的最贫困的一户人家,家里三口人,70多岁的老两口带着一个30多岁的没有自理能力的傻儿子。见我们去了,老两口眼里满含泪水,我知道那是感激的泪、辛酸的泪、无奈的泪;老人的手好象老树皮一样,一道道深深的黑色的沟,那是艰辛的劳作筑成的。从老人的口里得知,他的儿子由于小时候一次意外摔伤,大脑受损,因为没钱医治,越来越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不只是傻,还要不断的闹腾,半夜经常起来闹,把家里的炕刨得都是坑。对于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两口,傻儿子是最大的心病。老人说,他只能把苦水吞在肚子里,出门在外时装也要把笑容挂在脸上。穷点没关系,精神上的折磨让老人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