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花地丁怎么用
如下
药用价值
紫花地丁性味归经:苦、辛、寒,无毒 ;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可入药,其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来源及制法: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主治
紫花地丁1、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3、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4、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5、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6、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不但可以配合备注中所说的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药材同用,更可与败酱草和黄芪同用,不但加强紫花地丁的消肿、治痈等效力时还起到一个托毒的功效。可谓之一举两得啊
染料用途叶可制青绿色染料
2.紫地丁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3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熬膏摊贴。
【用药忌宜】:体质虚寒者忌服。
【药物配伍】:1、配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力量增强。2、配银花,解毒凉血,消肿散热之功增强。
【别 名】: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紫花地丁,又名:紫地丁、兔耳草、辽堇菜、米口袋,又名:米布袋(《纲目》)、大米口袋、多花米口袋、毛紫云英、疔毒草、小丁花
【处方名】:地丁、地丁草、紫地丁
【商品名】:紫花地丁、地丁,以色绿、叶整、茎叶及蒴果皆生茸毛、干燥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紫花地丁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甜地丁主产东北、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龙胆地丁主产广西、广东等地。紫花地丁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米口袋分布东北南部、河北、山东、江苏、山西、陕西等地。小米口袋分布东北及河南。华南龙胆分布广东、广西、浙江、江西。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①紫花地丁、犁头草: 5~8月间,果实成熟时采取带根全草,去净泥土,晒干。② 米口袋及小米口袋:春、秋季采挖带根全草,晒干或鲜用。③华南龙胆:春、夏季,花初开时采取全草,晒干。
【拉丁名】:药材紫花地丁Herba Violae原植物①紫花地丁 Viola ycdoensis Mak., ②犁头草 Viola japonica Langsd., ③米口袋 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Bge., ④小米口袋 Gueldenstaedtia pauciflora (PaII.) Fisch. ⑤华南龙胆 Gentiana lourciri (D. Don) Griseb.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用水洗去泥土,切段,晒干。
【考 证】:出自《本经逢原》。《纲目》:“紫花地丁,处处有之。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普济方》云,乡村篱落生者,夏秋开小白花,如铃儿倒垂,叶微似木香花之叶。此与紫花者相戾,恐别一种也。”
3.紫花地丁怎么用
如下药用价值 紫花地丁性味归经:苦、辛、寒,无毒 ;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可入药,其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来源及制法: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主治 紫花地丁1、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3、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4、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
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
加油调匀涂患处。 5、喉痹肿痛。
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6、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不但可以配合备注中所说的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药材同用,更可与败酱草和黄芪同用,不但加强紫花地丁的消肿、治痈等效力时还起到一个托毒的功效。可谓之一举两得啊染料用途叶可制青绿色染料。
4.地丁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地丁草的功效与作用
请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①《滇南本草》:"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
②《纲目》:"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③《本草求原》:"凉血,消肿毒。治血热筋痿,敷疮妙。"
④《岭南采药录》:"作泻药及吐药。"
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疗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
⑥苏医《中草药手册》:"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淋巴结核,黄疸,肾炎,膀胱炎,关节肿痛,便血,鼻出血,眼结膜炎,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