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于丹感悟人生的 感受
1、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2、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4、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5、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6、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
7、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8、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9、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10、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13、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14、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15、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17、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18、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19、中国人学美国人容易,中国人学中国人难。
20、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21、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22、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23、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24、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25、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业里,你也长不成大树。果真如此,不如历经风雨,把自己培养成名贵花卉。
26、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27、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28、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29、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30、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31、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2.于丹感悟人生读后感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首先想要说的是,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每每去到书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关于教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挫折、怎样处事”的书籍比比皆是,而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处于“心灵冲撞”中的人们所需要的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而这些书籍中,我认为于丹教授关于《论语》的心得体会却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读中学的时候,什么《论语》《庄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奥的东西,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或许,没有于丹,我大脑中不会再想起《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读《论语》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不会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当看了于丹教授的书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伟大,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于丹教授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对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于我这等凡夫俗子来说,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读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许,迷茫中的你我,会不经意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吧!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3.大家觉得于丹的《论语》讲的怎么样
己看是没有这种效果的,论语大部分内容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你有没有像于丹讲的理解那么深吗?
她的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论语的理解,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阐述论语对当代社会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讲学方式,如果让于丹学习易中天的方式来讲论语没准效果会更差,会被人笑话。
不知道大家看过易中天讲的三国没有,他是把很多事情用现代比较流行的话来诠释,不但诙谐幽默!
所以说,还很容易懂的,但是不同样遭受很多人的非议吗,于丹的论语讲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对现在的社会风气有很好的良性作用,而且还有很多自己的见解,我觉得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成熟过程少走弯路
4.于丹的(人生之道)(交有之道)观后感
于丹人生之道观后感我相信大家对《论语十则》并不陌生吧。
记得初中第一次背论语时是什么样的情景,说来真的有点可笑,那时对“之乎者也”真是敬而远之,可以说我们见论语如见班主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论语才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很久不见的朋友重聚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值得我们高呼“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于是,我们跟着孔老夫子进入“学思结合”的书山畅游。当我们满以为自己学识渊博、自以为是时,孔老夫子的另一句脍炙人口话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把我们拉回现实中的肤浅的自我。
论语教会我们人生的道理,同样论语又教会我们为人处世。我看武侠小说时经常被一些以德报怨的大侠所感动所折服,然而孔老夫子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问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一语中的。
在他论语中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多么引人深思的话语啊!今天我进一步接触了论语,聆听了于丹教授给我们演讲的《论语心得》,更加拉近了我与论语的距离。虽说认识浅薄,却不羞浅谈自己的一些感想,我不敢说是一种想法或者观点,因为我对论语也不是很深入的了解。
孔老夫子的人生之道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句话就深刻地概括了人生七十载的各个阶段应达到目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境界。
那么“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四十而不惑”,怎么做到不惑呢?“五十而知天命”,何谓天命?又怎么做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有社会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
人生短暂,何以做到真正有效率地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领悟到四十岁的境界或者更高呢?于丹教授说得好:“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的这一段生命篆刻成什么模样,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名,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种理想,但是一切从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成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五治于学”这可以说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给自己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没有人是生来就了解很多事情的,我不过是对古人所有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且我能够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学习而已。
所以孔夫子说像我这样的人呢,像我这样有仁义之心的并不缺少,但是像我这样好学习的人很少见。可见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怎么才是有效的学习呢?是否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就学有所成吗?孔子很注重“学以致用”。
其实我们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十五上学,比五岁早就开始学习了,但是都学了什么呢?有很多孩子能背圆周率,能背很多很多位,有很多孩子在客人面前能背长长的古诗,但是背圆周率对他的这一生真的就有用吗?今天的上学还有多少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为己之学能够学以致用,所以在一个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是悲哀是信息的“过犹不及”,《论语》其实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溶入自己的生命。“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所谓“三十而立”,于丹教授的理解是:“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
中国很多文人做的事情是不求功利目的的,柳宗元的诗说的好,叫作“独钓寒江雪”,我们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冬季,我们视野中的那个孤独的蓑立翁,他钓的是什么呢?没有人在冬天能够钓上鱼来,但是他是为了钓雪而去。这就是魏晋人所说,你去访朋问友,可以一夜跨越膳溪,翻山越水到了朋友的门前不敲门就返回了。
为什么?我想念这个朋友,我乘兴而来,我到了,尽兴而返。也就是说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这大概是一种立的标准,也就是自己认可了,我一生所为有什么样的准则。
怎样能到四十而不惑呢?这就是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要学会舍去。其实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都想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当最后这个家摆得像胡同一样时,发现没有地方放自己了,这就被东西奴役了。
要学会做减法,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甚至不想挣的钱你可以不受那个委屈了,当敢于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啊、打击啊、缺憾啊、不再孜孜以求追问为什么不公平,而是在这样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指的是什么?是人们常说命运、命运,命中有时终需。
5.于丹讲座100字观后感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 《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质,
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节目中主要讲了四个方面:一、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三、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自强和自信?
四、如何培养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 于丹教授的讲话极富感染力,
所说的话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她精练的语言和
高度的概括能力,使人叹为观止。
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无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温馨的
话语,揉搓父母疲惫的心;是一把亲切的唠叨,分担父母的痛楚;
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释父母的情怀。让我们做一个会孝的人吧!
爱心,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
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让我们做一个会爱的人吧!自尊、自立、
自强、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备,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让
我们在面对人生的荆棘时,扬起自尊、自立、自强、抗挫的风帆,
更加从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里!
感恩,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总能引起人们的遐想,今天
我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们做一个感恩的人吧!
2012年10月27日
6.于丹教授写了哪写比较好的书
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
· 《形象 品牌 竞争力——电视包装实战攻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 《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 《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中华书局,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谈录》(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 《发现你的心灵》(合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
主要论文:
· 《道不远人——今天如何读经典》,《中华遗产》,2007/01
· 《发现我们的心灵》,《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5
· 《读书有什么用》,《中国出版》,2007/05
· 《用古人的智慧享受人生》,《北方人》,2007/10
· 《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文汇报》,2007/03/22
· 《构建心灵的和谐世界》,《江西日报》,2007/04/30
· 《在媒介角色变更中提升CETV的媒体品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2
· 《在“节目季”营销中拓展频道品牌影响力》,《大市场》,2006/10
· 《打造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广西卫视改革发展思路解读》,《现代传播》,2005/05
· 《电视品牌频道的生成与维护》,《电视研究》,2005/06
· 《栏目品牌建设的六大要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2
· 《以解读方式构筑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型电视周刊<1/7>;样本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0
· 《电视新闻:媒体变局的聚焦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1
· 《城市台的未来之路》,《视听界》,2005/06
· 《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市场观察》,2004/12
· 《“背后”的看点》,《南方电视学刊》,2004/01
· 《一种新闻态度的表达——<;南京零距离>;样本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 《诗意的陨落》,《电影艺术》,2003/05
· 《在公益的天空下》,《现代传播》,2002/05
于丹,1965年6月28日出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专题讲座“于丹《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07年春节期间,讲座“于丹《庄子》心得 ”亦在“百家讲坛”播出,同样好评如潮。2007年“十一”黄金周又在央视“文化访谈录”播出“于丹·游圆惊梦”讲解昆曲。她讲课时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天成。
于丹品《论语》、《庄子》使我们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化瑰宝,讲座与书中也介绍了许多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哲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一位孔子、一位庄子相伴,来缓解社会带来的压力。于丹告诉我们,经典永远都不会被抛弃.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你会感到一阵放松,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生命的气息,让你豁达的去接受一切。
7.哪位达人写《于丹趣品人生》的读后感啊
品味生活的意趣 --读《于丹趣品人生》感悟 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就鲜 活不起来。
总要有个机会和忙乱告别,那就从看看于丹这些文字开始 吧 。书封面上的一段话,让我在书店里放慢脚步,翻开书页,不自 觉的跟随于丹老师去品茶,喝酒,听琴,感受生活的平静和幸福,品 味生活的甜苦与意趣。
心归自然才美妙 人生离不开这个时代,是浮躁让你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功名,金钱 与荣誉,让人生长期处在辛苦劳役当中,疲命的奔跑让人精疲力竭, 无暇顾及欣赏身边的酒茶和风景,只顾奔跑,就等倾倒的那一刻,他 才能醒悟: 匆匆忙忙奔向远方, 要不时的停下来看看, 想想, 歇歇…… 众人都在忙碌,忙的没有时间去体味心灵的细微悸动,体会生命 的美妙。紧张之中更有从容与悠闲,这样才能发现心灵的密码,感觉 生活的乐趣,把握生命的节奏。
每个人的心里有太多的欲望,过分的 在意他人的评价和赞誉,这样丢失了自己,有的成了权力的囚徒,有 的成了钱财的囚徒,也有的成了情感的囚徒……让我们放开心胸,让 上水入怀,让生命浩荡。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我们一次次出 发,一次次归来,出去是为了寻觅,而归来时必定带着妙语。心灵回 归自然,循着山水走到内心深处,才多了一份从容,才感受到生命如 此亲近而深刻。
茶味淡意深远 生活的忙碌,也要喝茶,可以解渴,也可以养心。 《茶录》上说: 茶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
茶吸收了天地至清之气,能洗 涤我们内心的凡尘污垢。喝茶的精髓直指人内心的一钟典雅,清静和 高洁。
品茶就会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内心油 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让我们懂得万物不息的虚静空灵, 让内心收纳万钟境界。中国人喝茶的最高境界是:喝出生命的澎湃激 扬,喝出人生的梦想追求。
茶禅一味,对于红尘中的你我,倒也不失为一种启发。有心机的 人,不妨将喝茶当成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仪式,精心与清茗相随,定然 有所体悟。
淡味回甘,总比厚味更隽永。清茶洗涤过的一生,必有不 同的滋味。
酒豪饮意气发 人生往来,在逆旅之间,离不开的就是这忧乐一壶酒。酒里头有 多少心事,有多少传奇,有多少欢喜,有多少悲伤,每个人都自由感 悟。
万事可忘,难忘者铭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所以, 酒与人的一声相伴相随,悲欢苦乐尽在其中。
酒,让人诗思烂漫,让 人意气风发,让人酣畅淋漓,笑傲千古。 人生轮回,始终要与酒打交道,有人生之酒,放下功名利禄,淡 定自若;兴亡之酒,激发斗志,意气风发;人心之酒,千杯不醉,不 是酒量而是心量; 清醒之酒, 韬光养晦, 留英雄气概于蕴籍含蓄之中; 从容之酒,蕴含着智慧和雅量;智慧之酒,杯酒释兵权,酒中有江山 的更迭,有政权的变化;豪情之酒,今日痛饮三百杯,壮志未酬誓不 休。
用美酒试试自己的至情至性,触摸一下内心不易打开的地方,那 一刻,或许我们也能酿造自己生命的传奇。 酒者, 就人性情。
不少人一生沧桑, 跌宕起伏, 都曾伴着一杯酒。 同样的酒,在不同人的生命中,境界打不相同,有些人能在酒中保持 操守,有些人却在酒中蹉跎了生命。
一杯酒可成就精彩,也可容纳悲怆。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 十年灯。
酒中秉持着一份坚执的清醒,举世皆浊我独醒,众人皆醉我 独醒。 阮籍隐匿于酒中的红尘大隐, 不敢清醒, 不愿清醒, 一旦清醒, 生命就无处遁逃。
斜阳微醺照菊花的陶渊明常得醉于酒。李白人生飘 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杜 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居易醉吟千古兴亡事。苏东 坡喝酒喝的是一个意象,喝的是一份感觉,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的一生,成长带来了知识和思想,却增添了许多包袱,因为身 份, 因为等级, 因为义务, 种种艺术天赋被磨灭了。 我们亲近了角色, 却疏远了自己。
酒里有诗情,酒里有画意,酒里有豪迈,酒里有悲怆……其实每 个人的一生一世,也都像眼前的一杯酒,个中滋味,需自己品尝。 千古琴音感动生命 从古至今,在中国人的生命和生活里,琴韵袅袅,萦心绕梁,隐 隐约约从未远离。
听琴的人,听的是弦外之音,做琴曲的人,普的是 心中之曲。听琴也罢,弹琴也罢,高下清浊在乎人心。
开阔襟怀,散 尽郁结气,让心变得清和明朗,也许是千古琴音最终的寄托。 琴里面包含着很多意绪,能传递丰富的情感,有我们意想不到的 力量。
《史记》里记载了孔子向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学了数十天, 还不往下学,未得其数,未得其志,直到得其为人。听琴,悟琴,要 想深得雅趣,不妨像孔子一样学琴那样,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心安 静下来,慢慢感,慢慢悟。
今天的人们, 可以弹奏各种乐器, 分享各种音乐, 有了更多选择。 用古琴为引子,去感知天籁,聆听万物,触摸人心,那么无论听 的是交响乐还是爵士乐,一如七弦和鸣,在乎高山,在乎流水,都能 感动生命。
其实,我自己对茶,对酒,对琴都没有雅趣,就是在嘴里没滋味 时,偶尔沏杯茶喝,把烦恼洗刷,将苦涩冲淡;遇到知己得喝酒,感 情有才喝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不醉。
8.于丹教授人生格言
1、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2、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3、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4、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5、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6、记忆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7、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我的脸。
8、我们微笑着说,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9、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10、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11、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12、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最终谁都不是谁的谁。
13、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14、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
15、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16、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17、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18、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19、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20、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 21、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 22、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语言多么的脆弱和无力。
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23、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就这样慢慢延伸,一点一点的错开来。
也许,错开了的东西,我们真的应该遗忘了。24、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25、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26、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27、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兴好几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
28、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29、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30、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31、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32、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像贪玩的小孩,游荡到天边,游荡到天边却还不肯回来。33、那些刻在椅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地上的花朵,开出地老天荒的,没有风的森林。
34、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情不要矫情。凡事知足常乐。
35、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彻心彻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被痛得死掉了。36、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
37、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38、是我勇敢太久,决定为你一个人而活。
39、我站得太久了说的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听不懂?我写的太多了写得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看不懂?40、飞机场的****一会儿就停止了,这里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方向的,匆匆地起飞,匆匆地下降,带走别人的故事,留下自己的回忆。 41、我落日般的忧伤就像惆怅的飞鸟,惆怅的飞鸟飞成我落日般的忧伤。
42、全世界的人都离开你了我也会在你身边,有地狱我们一起猖獗。43、我的眼泪留了下来,灌溉了下面柔软的小草,不知道来年,会不会开出一地的记忆和忧愁。
44、天空的飞鸟,是你的寂寞比我多,还是我的忧伤比你多,剩下的时光,你陪我,好不好,这样你不寂寞,我也不会忧伤……45、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的话,我宁愿等下去,哪怕一年,抑或一生!46、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于丹写的字如人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