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作文小庙仿写十四课东方之珠
多功能大厅,哇!宽阔的大厅,来了这么多老师,有的高高的,有的胖胖的,有男有女。
我立即坐进座位,上课铃声响啦。管老师绘声绘色的向我们讲解着香港的美景,我的兴趣更浓厚了。管老师还为专门为我们播放了录相。看到美丽的浅水湾,我幻想正漫步在它金色的沙滩上;最让我激动的是海洋公园,真想到那里看看很多很多的海洋生物。
在课文中,我知道了铜锣湾就像重庆的解放碑一样,是香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维多利亚港湾,就像重庆的朝天门和滨江路,五彩缤纷,非常漂亮。
老师请我们回答对香港的认识,我把手举得高高的。可是,管老师就是不请我。我噘着嘴,不高兴的还扭了扭屁股,害的同桌的扁漪说我烦。
管老师请程唯起来发言的次数最多,他回答有五六次
2.我家乡的小庙作文
某一天早上,我和朋友庞博、它的家人以及我的家人一起去爬大尖山。上大尖山有三条路,我们走的是第二条路。
刚走进山林,头上便有几只松鼠跳来跳去。棕色的松鼠显得十分可爱,可我刚要拿起照相机,它们却不知趣地走了。
我们继续往山上走,走到了山中间。这里有一条大路,是通往各个上山的道路的路。从往上走的路上去就到了。
这个大山里有许多松树,就说我手把着的这棵树吧,就像一根擎天柱,直插云霄。
从上山的路往上走,很快就到了山顶。山上有座小庙,这次,我的家长和庞博的家长让我们点根香,拜一拜。
第一拜,第二拜,第三拜。前两拜没事,可是这最后一拜,我手中的香柱一不小心触到了我的额头上,弄出一个小包,一碰它就烧得慌。“哎呦,真疼啊!”我喊道。
这次上山使我以后再也不敢爬大尖山了。哎,头上的包没了,哈哈!
3.少先队入队寄语怎么写
孩子,从幼儿园走出来,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
幸福而美好的童年学习生活又有了新的一页;当你步了二年级,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学校你能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同学团结互助、热爱班集体;在家里体贴父母、懂事、听话,坚持学习、做家务、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令父母和老师都欣赏的孩子,我们欣喜地看到你即将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在党的温暖阳光下成长。
儿子,加入少先队是你人生进步的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你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祝贺你光荣地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这个光荣而又令人有很多美好回忆的组织!当你自豪地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爸爸妈妈真诚地为你高兴,为你自豪。
看到你灿烂的笑脸,我从中读出了你的喜悦与振奋。爸爸妈妈希望你在少先队这个优秀的集体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这个光荣的组织里,你的智慧与才华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和体现。希望你继续努力,除了学习知识文化,更要学习做人的道理,秉承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良美德;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够自立自强;能够有独立、正确看待问题的思想,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要你按照少先队员的各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孩子,希望你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有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努力吧!!加油吧!!。
4.小品文怎么写
小品文也叫做随笔,取其兴之所至,信笔而写的意思,是一种形式自由、亳无拘束的文体,通常字数约在一千以内,故称小;表现的内容以实际的生活片段,以及自生活片段引发而来的感触与联想为主。
由於它的格式自由,所以无论书信、日记、札记、游记、传记、读后感等体裁,记叙、抒情、论说、描写、刻画、摹拟等手法,几乎没有不能采用,也没有不可包容的;因为它表现的是实际生活的片段,所以材料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俯拾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是用以培养写作能力,磨链写作技巧的最佳门径。习作小品文,首先不能贪多。
经邦济世的题目不可能写成小品文,学术研究的论著也无法以小品文的方式表示,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大小不能相容。所谓小庙坐不下大的菩萨;千字以内的短文,又哪能发挥多少道理?小品文容纳不了全盘的事实,所以必须注意事物的细微末节,以显现它专注、深入的特色。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利用竹柏在月光下的投影所造成的幻觉作联想,用譬喻的形式表达,集中全力在月下景物的经营。
这便是以小见大、以部分显现全体的小品文作法。小品文在质量上是算小的,但是在分量上却不能不重,否则便成抢救车薪的杯水,见不著效用,徒遗笑柄一把而已。
小品文是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精兵,它的战争最高指导原则是直指中心、冲其要害。所以小品文应有明确的主旨,以便将全篇的文字,统一归属在它的旗下。
徐志摩在志摩日记开头说的数大便是美一语,即为统领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写作小品文,字数不求多,但求别人读了印象深刻,所以要注意使用描写的方法。
描写就是照著事象的发展状况,将它重现在笔端,相当於画画时使用的描绘。吴均的与宋元思耆第二、三两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就是这种写法;给人的感觉是具体、鲜活,如在目前。
其效果与仅作印象式的叙述,相差不以道里计。小品文不管用以记叙、抒情或论说,其目的都不外在抒发作者对实际生活的感触,所以小品文里感想绝不能少。
每篇有全文的总感想,每段有各段的小感想,甚至每句都寓有个人的寄托在。梁启超所说的笔锋常带感情,放在小品文身上尤其确当。
练习小品文从日记与书信入手最好。一个人每天的生活,必有几笔可记,拣取精要发挥成篇,便是日记式的小品文。
若将上述材料的独白形式,改为倾诉方式,便是书信。有了倾诉对象,情意的付托将更为具体、实在。
这是书信式小品文的优点。写作小品文,是文学创作的开始。
我们可以藉它练习精细事物的描写,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利用它短小精悍的形式,培养在有限篇幅中,清晰表达情意的能力。等我们的小品文写得成功了,它不但能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兴味所在,藉著短文的扩大,我们也许因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呢。
中国的小品文,据说起源于南北朝,最初乃是专指佛经的节选本与缩写本。小品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出现则是在晚明,原因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以“小品”命名的文集,如王思的《文饭小品》、陈继儒的《晚香堂小品》等等。
确实,这一时期出现的小品文大家张岱、袁宏道、钟惺等人已足以撑起小品文在晚明文学界流行的大旗。至于外国的小品文,首创者已被公认为16世纪的法国作家蒙田,蒙田一生中创作过许多小品文。
因为小品文在中国起源于佛经的节选或缩写本,因为小品文在外国起源于富于浪漫气息的法兰西,对于这种文体的大致面容,我们不用言传也定能意会了。从篇幅上说,小品文的特点首先自然是短,这是我青睐小品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短者数十字、几百字,长者上千而绝不过万。因其简洁,因具经济,可随手拿起,随意阅读,也可随便放下。
小品文可说是最符合节奏紧张的现代生活,最符合闲适格调下的心灵需要,最符合人们快节奏下的文化需求欲的文字。但篇幅短并不是小品文唯一的标志。
在我看来,小品文之为小品文,除掉短小,一是要有散文的品格,一是要有高尚的品位。比诸一般的散文,小品文的质量标准显然要求得更高。
如果没有值得品味和赏鉴的意义,而只有取悦于人的特点,便算不上真正的小品文。作为散文大类中的一种文体,小品文可说是散文大家族中个性最突出、格调最明朗、特色最鲜明的一种文体,它以轻灵、散淡、秀丽、集中为美的特征,兼富言以载道或独抒性灵的特质,注重素朴优雅与谨严自然,力求活泼的、多样化的个性风格与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的语言特色。
小品文中不一定要求处处都有隽永的语句,但一定要有精悍而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引人入胜、撩人情思的本领,追求的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文化境界。它不必以哀感顽艳的故事供人消闲,不必以抑扬铿锵的韵律让某某人于微醉后“含情凝睇,缓缓歌之”。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小品文“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