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人们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写成一篇作文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
人体的50%到60%的重量是水份,儿童体内水份多达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淡水中,可直接饮用只有0.5%。所以说,水是人类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然而,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各种废气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源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工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大量的污染物首先排入河流,造成内陆水域污染。80年代初我国对5.3万公里的河段进行调查,水污染不能灌溉的约占23.3%,水质合乎饮水标准仅占14%。
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连地下水也难逃此截。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
水水中的一些巨毒物质可在几分钟使人畜死亡。最危险的是镉,铅等金属物质,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上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现在,每年有1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原因大多与饮用水有关。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天有25万人由于饮用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水污染不但危机人类,也给渔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严重使鱼虾死亡,还干扰鱼类繁殖,渔产量和质量大大下降。污水还污染农田和农作物,使农业减产。
水污染还造成其他环境的下降,影响人们的游览,娱乐和休养。这篇文章,希望人类会有些醒悟,不要在破坏水资源,要是每一滴水都是无污染的。
2.写一篇关于人们浪费资源的演讲稿
现在学校提倡发展节约型校园,然而,在我们的校园中,水、电、粮食等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节约水、电、粮食。
水,是全世界都离不开的一种资源,如果没有水,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但是,浪费水的现象却不断的发生。比如:学校排球场旁边的水池,水龙头总是开着,许多同学上完体育课到那里洗手,有时洗完手不关水龙头或关不紧,就浪费了许多的水。
还有许多的同学接的纯净水没喝完就倒了,又浪费了许多的水。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浪费尽了,我们还怎样生活呢!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不要浪费水资源,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
电,也是全世界都离不开的一种资源,它的用处非常多,但是,浪费电的现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比如:放学时,同学都走了,但灯却没有关,还有饮水机的电源没有关,这些都是浪费电的现象, 甚至引起火灾。
粮食,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离不开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会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同学应尽的义务,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
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
3.《只有一个地球》续写
课题:13 只有一个地球备课人:魏淑芬 备课时间:2008 年10 月12 日备课类型:详备参考网址:教育资源网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来了解我们这位母亲。(板书,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家园地球吧! 就让我们乘坐中国人自己研究的宇宙飞船,去太空旅行吧。(播放课件)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发射了。
请同学们睁开眼,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地球美吗?看到这个美丽的星球,你用一句话来谈谈感受?(生说) 2.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指名读课文。)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看看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4.课文读完了,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生说) (板书: 可爱 容易破碎) 三、整体分析,点拨升华 1.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分析理解。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学生评价。
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自己听。(教师范读)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母亲地球吧!(学生齐读) 2.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学生读有关的段落) 让学生体会出地球的慷慨。
理解能把有限的资源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这就是最大的慷慨。 读到这我想同学们应该理解到,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我们人类的母亲了。
只有母亲才能有这样的心去包容、去奉献。 3.理解了课文相信大家会读的更好。
(学生读课文) 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他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
5.在我们的眼里,地球是那样的坚固。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地球的渺小。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 (2)资源有限。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3)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4)完成填空: 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地下埋藏的( ),如果人们没有节制的开采,最多开采二三百年就没有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 )、( )、大气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如果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就会造成一系列( )。
大家通过练习,了解到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练习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方法:我们想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
6.我们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她却依然在遭受着破坏。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
请你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讲解我们的地球遭受了怎样的灾难?(生说) 7.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课件展示:) 被染成红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着人们丢弃的垃圾;满是泥沙的浑浊的河流;被砍光树干后留下的树桩,人们正在整理砍伐下来的木材;被无情猎杀的藏羚羊;黑烟侵蚀着蔚蓝的天空,空气令人窒息;人们日夜不停的滥挖矿山……; 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8.地球这个孕育着亿万生灵的神奇母亲,我们只有保护她。
那是因为—— (课件展示:)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齐读。)
有什么不对吗?学生找出问题,少了“至少”二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生对比着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9.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到我们的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生说) 四、全文小结 听了同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人类生活需要资源怎么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