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表格
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表
监控人:
监控日期 危险源 名称 保养水厚度(米) 磷温 (℃) 黄磷深度(米) 库存量(吨) 发现问题 防治措施 复查人 复查日期
储磷池1#
储磷池2#
储磷池1#
储磷池2#
储磷池1#
储磷池2#
注:
1、保养水厚度必须大于0.3m。
2、磷温不能低于50℃;不能超过75℃。
3、储磷池1#:池底面积27m2,池深2m;储磷池2#:池底面积27m2,池深2m。
4、库存量=黄磷深度*池底面积*磷密度。
2.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表怎么填
农村信用社“三道防线”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2008-5-29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把“三道防线”建设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各级防线监督职能作用,真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监控的互控机制,笔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三道防线”建设谈点粗浅的认识。
三道防线是构建内部监督防范体系,强化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内部防范能力,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遏制各类违纪和案件发生的一大重要举措,也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全市农村信用社运行近三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把“三道防线”建设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各级防线监督职能作用,真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监控的互控机制,笔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三道防线”建设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农村信用社“三道防线”的现状 客观地讲,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不断完善和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加强“三道防线”建设中,反复修改制定完善了各道防线的检查内容和考核办法,但在各道防线的执行、监督、考核及问责方面还存在疏漏和薄弱环节。 (一)一道防线现状 1、制度建设存在盲区。
一是部分信用社未对考核办法进行细化。尽管联社出台了各种考核办法,但信用社多将经营目标的考核分解到所辖各中国点,而忽略了内控考核的细化及内外勤责任人细化;二是重制度建立,轻程序制定或缺乏可操作性。
由于联社的制度有部分是指导性和框架式的,多数信用社没有结合自身管理需要进行细化,内容上只强调了“做什么”,而忽略了“怎样做”,有的建立了但没有具体操作内容,使一些员工认为“结果重于过程”。滥用“猫论”导致逆向操作、“先斩后奏”、越权办理业务等违规行为屡见于实际工作中。
2、制度学习未落到实处。有的信用社写在纸上,讲在嘴上,贴在墙上,却不认真地对症下药,落不到实处。
部分岗位人员不具备与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相适应的能力。多数社只重视业务人员上岗操作技能,而忽略了法规和制度的学习,难免在工作中“自由发挥”,在风险防范的“火山口上”“翩翩起舞”,造成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堵住。
如有的信贷员欠缺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签订合同随意性较大,催收贷款忽视诉讼时效、执行时效,造成信用社权利丧失、资金损失。 3、有章不循,屡反屡范。
主要反映在我行我素漠视信用社的规章制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情大于制度。一是临柜人员相互制约相互控制不到位。
如账户管理方面对异常现金支取没有采取监控措施, 未按规定用途办理大额提现比较普遍,部分社未进行适时审批,有的一天或几天在大额支付登记薄上集中登记,对客户资金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缺乏鉴别能力。银企对账未按规定办理,大部分信用社会计人员既负责银企对账又负责账务处理,失去监督约束。
柜员与柜员相互之间未对当天交易的合规性、完整性与当日柜员流水进行核对,未对查询查复交易以及柜员相互之间的现金和重空凭证尾箱进行交叉复核或复核走过场等问题;二是信贷管理不到位。如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同一借款人有多元授信主体、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难等问题。
“三查制度”中,贷前调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需要调查人员深入企业查阅帐薄、凭证,核实相关数据,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各种情况,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客观、公正、有决策价值的结论,但恰恰是在这一“节骨眼”上,信贷人员作不出有深度的调查,不对相关的数字进行核实,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材料,对于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轻易采集和运用,按照信贷管理的要求进行摘录、整合,做出表面文章,这样的贷前调查报告做出的结论使贷款失去了安全性。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
但信贷人员放松了很多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由于到企业了解情况的时间少,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贷后管理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这种检查是企业报表数据的移位和凭印象做出的书面反映,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失去了贷后检查的真正意义,是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再就是小额农户评级授信多数信用社在授信时听村长或客户经理意见,造成信息不对称。
4、重任务完成,轻制度执行。部分信用社不能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往往为了信用社的短期利益而不惜违犯规章制度。
如有的信用社为了完成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进行顶名、冒名、假名等违规操作;有的社为了完成存款任务,以私款公存逃避利息税为诱饵;还有的不坚持储蓄实名制,违规开立储蓄帐户;有的怕得罪客户,一天内化整为零多笔支取大额现金;有的社为了控制不良贷款发生率,在借款人未到场办理展期或借新还旧手续的情况下,信贷人员主动调整贷款期限,为债权维护埋下了祸根。 5、监督检查不到位 基层信用社管理人员在履职检查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不熟悉业务。
部分分社负责人长期从事信贷管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危险源(点)监控情况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