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臬字怎么读
臬读音是[niè] 〈名词〉原意是箭靶 臬,射准的也。
——《说文》 ;引申为目标;准则 所发无臬。——张衡《东京赋》 又如:臬极(准则;标准)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guidepost] 陈圭置臬,瞻星揆地。
——《石阙铭·序》 刑法;法度 [law] 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书·康诰》 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provincial judge]。
如:臬司(官名。即元的肃政廉访司,掌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工作。
后明、清的提刑按察司,也称臬司,俗称臬台或廉访);臬使(即按察使);臬府(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臬宪(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 终极 [terminal] 其深不测,其广无臬。
——汉· 王粲《游海赋》 安装在船侧用以支架橹的木桩 [spile] 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2.“皋陶”的“陶”怎么读
[ táo ]、[ yáo ]
陶
解释
[táo] ①用黏土烧制的器物。②制造陶器:~铸|~冶(制陶器和炼金属,喻造就良好的品格、情操等)。③陶然,快乐的样子:~醉。④姓。
[yáo] [皋陶]传说中上古人名。
组词
1.陶醉[ táo zuì ]:忘我地沉浸于某种情境中
2.陶冶[ táo yě ]:1. 烧造陶器、冶炼金属2. 比喻对人的性格和思想进行培养
3.自我陶醉[ zì wǒ táo zuì ]: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4.陶染[ táo rǎn ]:熏陶感染。
造句
1.他们到陶契斯特去闹过事。
2.他为邻人们的羡嫉而陶醉。
3.这是一种易使人陶醉的经历。
4.他们试图用音乐陶冶这孩子。
5.多么令人陶醉的早晨啊!
6.她外祖父正在火旁陶然独乐。
3.臬字怎么读
臬读音是[niè]〈名词〉原意是箭靶 臬,射准的也。
——《说文》;引申为目标;准则所发无臬。——张衡《东京赋》又如:臬极(准则;标准)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guidepost]陈圭置臬,瞻星揆地。
——《石阙铭·序》刑法;法度 [law]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书·康诰》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provincial judge]。
如:臬司(官名。即元的肃政廉访司,掌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工作。
后明、清的提刑按察司,也称臬司,俗称臬台或廉访);臬使(即按察使);臬府(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臬宪(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终极 [terminal]其深不测,其广无臬。
——汉· 王粲《游海赋》安装在船侧用以支架橹的木桩 [spile]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4.臬"个字怎么念
【汉字】臬
【笔画数】10
【笔顺】3251111234
【汉语拼音】niè
【拼音编码】 nie4
【五笔编码】 ths thsu
【繁体字】
【GBK编码】F4AB
【郑码】NLF
【注音符号】ㄋㄧㄝˋ
【广东话】jit6 nip6
【汉字编码位置】(详细)
◆〖内码〗国标内码GBK;GB2312;
◆〖可用〗DOS,Windows系统及其他中文系统均可用;
◆〖用法〗直接粘贴即可.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臬 niè <;释义1>;箭靶子。 <;释义2>;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释义3>;标准,法式:圭~。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臬1 [niè ㄋㄧㄝˋ]
[《广韵》五结切,入屑,疑。]
1.箭靶。 汉 张衡 《东京赋》:“桃弧棘矢,所发无臬;飞砾雨散,刚瘅必獘。”2.引申为目标;准则。 清 龚自珍 《拟上今方言表》:“及今成书,以今爲臬也。” 章炳麟 《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 锡兰 有 须曼迦逻 之徒,昭宣大乘,以统一佛教国民爲臬,国之兴,当题芽于是。”3.古代测量日影之标杆。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乃命审曲之官,选明中之士,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复表门,草创华阙。”4.刑律;法规。《书·康诰》:“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 殷 罚有伦。” 孔 传:“言外土诸侯,奉王事,汝当布陈是法,司牧其衆,及此 殷 家刑罚有伦理者,兼用之。” 孔颖达 疏:“汝当布陈是刑法。”5.终极。 汉 王粲 《游海赋》:“其深不测,其广无臬。”6.安装船侧用以支架橹之木桩。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如人摇橹,臬爲之碍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