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岩江姐人物分析400字
①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表现出**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
②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
如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九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 干练的特有风度。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顿时热泪盈眶,禁不住要痛苦出声。
但她以想到当时的处境和新的战斗任务很快就控制了悲痛的 感情,更英勇的投入了新的战斗。作者细腻的写出了作为妻子的江姐所具有的丰富感情,有 写出了她作为一个**员的坚强党性。
被捕后,她经受了更大的考验,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 观。
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
2.江姐人物特点
江姐(1978)故事梗概
1948年春,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战略反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已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我地下党员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离别山城,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在途中,她突然听到丈夫——华莹山纵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消息,抑制住内心的悲痛,毅然直上华莹山,见到了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率领游击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四处通缉江姐。江姐在群众的掩护下,和同志们一道又一次拦住敌人的军车,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表现出**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重庆解放前夕,敌人在逃跑前,策划屠杀被捕的**员和革命者的阴谋。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为配合我军胜利进军,江姐在集中营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在这生死的紧急关头,敌人要提前杀害江姐。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山城解放了,五星红旗在新中国的上空飘扬,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入党后,按党组织的要求,与**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人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
本书写的是《红岩》中江姐的生活原型——江竹筠的故事。讲述了江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讲述了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积极开拓,被捕后坚贞不屈、顽强地与敌斗争,直到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3.江姐的人物评价
江竹筠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样坚强的表现,是由于对旧社会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仇恨,也是由于对**领导的新中国的无限向往。当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时,她和渣滓洞里的难友们虽不知国旗的图案,却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议着绣制这面代表解放的旗帜——尽管她们知道自己已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
在四川大学期间,江竹筠学会了俄语,并阅读来自苏联的书籍和报刊。1944年夏天回到重庆时,她参加了中苏友协招待会,会上放映了苏联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娅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狱中她受酷刑后,难友们把她称为“中国的丹娘”。当年的革命需要这种时代精神,而后人在为理想而奋斗时,同样能够从江竹筠身上得到教益。
并肩战斗了两年的假夫妻,终于结成了真伴侣。唯一的爱子寄养在别人家里;为了革命工作,她做了绝育手术。
江竹筠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丈夫头颅,心如刀绞,为防止旁边的敌人发现,还要表现得镇定自若;在江竹筠身上,寄托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种精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更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最后为了革命事业又舍弃了她难舍的一切。
4.歌剧《江姐》中的人物
江姐,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党史小说”《红岩》的相继出版,而成为当代中国公众家喻户晓的革命烈士。把小说中以及后来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文艺作品中的江姐都看成是历史上真实的江姐。
歌剧《江姐》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此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
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广泛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杭滩、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音乐与会和手法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
5.我最崇拜的人物——江姐
我最喜欢的英雄人物,就是江雪琴了,人们称“江姐”。我是在小说《红岩》中认识她的,一举一动深深感动着我。 我从她的经历中,从她的言行举止中了解她。
在《红岩》第十章中说她到城中看到自己的战友、丈夫——老彭的人头挂在上面,一开始她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看一看名单,才发现是事实……她并没有把自己的伤心、绝望写在脸上,她不想让战友伤心。从这就看出她是一个重情重义,关怀备至的人。而当她自己说出知道老彭的死讯时,老太婆虽不是老彭的亲人,泪却比江姐更早流出;而江姐呢?看到老太婆哭,她才小声抽泣。
最令我难忘的是她说的一句话:“哭?哭有什么用?”对,哭有什么用?我们小时候一不小心弄伤了就只会哭鼻子。但是江姐呢?她的丈夫、她的亲人被敌人杀害,她只是抽泣了一下,她不哭,因为哭不能把老彭哭活过来,只有帮他报仇。
而江姐也很机智、勇敢。在《红岩》中很少说她失落的,正是她对党的胜利信任。在甫志高带特务来抓她时,她一开始还不知道甫志高是叛徒,但是江姐从他说的话中一下子就知道他不对劲。提高了警惕,而不是惊慌失措,而是马上找方法逃走。
我们有什么时候是遇到挫折总是惊慌失措。我们什么时候冷静下来想过方法?我们就不能学习啊! 江姐,你从容不迫、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真令人敬佩!当我看到第十五章说你被人钉指甲时,我的眼眶已经布满热量了!你勇敢地说出你知道党的秘密就不告诉他们,但这样做会令他们更厉害地拷打你呀!哎……
6.谁能介绍一下红岩中江姐的资料,如她的全名,事绩
江姐的资料: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出生,1939年加入中国**。
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9年11月14日,重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际,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
扩展资料: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档案中,保存有当年对江竹筠审讯问案动刑的行辕二处处长徐远举、法官张界和特务陆坚如的若干交代材料。根据材料,当特务徐远举从江竹筠这个柔弱的女子嘴里得不到任何情报时,气急败坏的徐远举竟然对她动用酷刑。
这种酷刑不是钉竹签子,而是夹竹筷子。这种夹竹筷子刑罚是封建古代摧残人犯的一种方法,行刑过程是把竹筷子用麻绳连环套式连接起来,把受刑人的十指用竹筷子一根一根夹住。
左右两个人拉住麻绳,一使力,竹筷子就会夹紧手指骨头。这种刑罚表面上看不出有伤,但受刑者因十指连心会感到痛苦万分。
受刑后的江竹筠,给徐远举留下的一句话是:你只能危害我的身体,动摇不了我的意志。江竹筠在狱中战胜刑罚的英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难友们的斗争意志。
而江竹筠在狱中所提出的加强学习、锻炼身体、迎接解放的建议,使她成为狱中坚持斗争的一面旗帜。这也是为什么江竹筠在《红岩》中有重要地位的原因,更是文学艺术不断塑造她的一个关键基础。
她展现了一个地下党员坚守信仰。忠诚党的事业绝不背叛的人格,以及她以革命事业为主,为免除下一代苦难,愿把牢底坐穿而表现的一种追求大我的信仰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江姐的人物档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