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中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由谁填写
一、论文中的中图分类号:
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也可上网/查询,格式:TG315.4
二: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
说明:
1)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 "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
3)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规范对各类文章格式的要求有所不同。A类文章要求有中英文题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还要有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B类和C类文章要求有中文题名及作者姓名。
A类文献是期刊质量的一个标志。期刊中论著是期刊的核心部分,学术价值较高,一般都被定为A类文献;综述性文章一般篇幅较长,以江集文献资料为主,或着重评述,具有权威性,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引导作用定为A类。
论著摘要、报告、经验交流等类文章,文章标识码的统一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定为B,有的定为其它,须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述评、专题讨论等一般标识定为C;简短的报告、短篇报道一般定为D。
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
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
三、文章编号
是由期刊专职人员给的编号,自已无法填写。
2.论文必须写中图分类号吗
必须。
论文中的中图分类号: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也可上网/查询,格式:TG315.4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知,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道议活动、专访等) 。
扩展资料: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版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3.word中写论文,如何将图形的编号通过设置题注的编号来完成,如何
下面是在WORD2003中的操作: 选中图形,点菜单上“插入-引用-题注”,WORD中对图形的标签是“图表”,最好新建一个“图”标签(如下图),如果不需要包含章节号,确定就行了;如果需要有章节号,点“编号”按钮,在新对话框中选中“包含章节号”,根据你的文档样式选择标题级别。
确定。 插入的题注在图形的下方,是个文本框,为了防止图和题注错位,应当用“组合”命令把图形和题注组合在一起。
把光标移到在正文中要插入“如图***”在地方,点菜单上“插入-引用-交叉引用”,选择引用类型,确定。
4.如何在论文中用序号标注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设计)打印格式规范 (2008年2月修订) 一、毕业论文(设计)用纸、页面设置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应按规定格式用激光打印机单面或双面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国际标准A4纸。
页面设置:版心为297*210mm;页边距要求:每一面的上方(T)2cm,下文(B)2cm,左(L)2.0cm,右(R)2cm,装订线(T)0.5cm,装订线位置(T)左,页脚1cm,页眉1cm,页码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二、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打印要求 (一)论文题目:使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放置。
若有副标题,四号黑体。 (二)院(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楷体,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一行,居中)。
***学院 ***专业(单倍行距)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 (三)摘要(上空一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 中文摘要采用小五号楷体,英文摘要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字型;行距设置为:单倍行距。 【摘要】(小五号黑体,加粗)**(小五号楷体,加粗) (四)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采用小五号楷体,英文关键词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 型;行距设置为:单倍行距。
【关键词】(小五号黑体,加粗)***,**;**;***(小五号楷体,加粗) (五)目录(可省项) 采用五号字,其中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六)正文行间距要求 正文行距设置:设单倍行距。
每章题目与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设单倍行距,段前1行、段后0.5行。 每节题目与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单倍行距,段前0.5行。
(七)正文章节序号编制可采取以下格式: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1. 一、第一章 第一章 1.1 (一) 一、1. 1.1.1 1. (一) 1.1 (1) 1. 1.1.1 各院(系)可根据专业特点统一选择其中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 正文字体要求及章节序号编制如下所示: 第一种: 1. ********************(四号黑体) 1.1*******************(小四号黑体) --------------------(内容省略)-------------------- (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英语五号“Time New Roman”) 1.1.1*******************(五号黑体) --------------------(内容省略)-------------------- (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1.2*******************(小四号黑体) --------------------(内容省略)-------------------- 第二种 一、**********(左缩进2个汉字字符,四号黑体) (一)********(左缩进2个汉字字符,小四号黑体) --------------------(内容省略)-------------------- (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1. ***********(左缩进2个汉字字符,五号黑体) --------------------(内容省略)-------------------- (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五号宋体) (1)**********(左缩进2个汉字字符,五号黑体) (二)********(左缩进2个汉字字符,小四号黑体) --------------------(内容省略)-------------------- (八)毕业论文(设计)的公式、图与表 公式号以章分组编号,如(2—4)表示第二章的第4个公式。
公式尽量采用公式编辑应用程序输入,选择默认格式,公式号右对齐,公式调整至基本居中。 图与表以章分组编序号,如图3-5表示第三章的第5幅图。
图与表应有相应的名称,如“实验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序与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序与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九)毕业论文(设计)文后注(可省项)、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上空二行) [1] ********************(五号宋体) [2] ************************* [3] ************************* 参考文献采用宋体5号字。
正文引用参考文献处应以方括号上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2]”,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2。
参考文献的编写方式为: 期刊文献的格式:“[编号](空一格)作者.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文页码.”例如: [1]杨杨,王玉,周洲.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00,4(3):223-230. 图书文献的格式:“[编号](空一格)作者.书名.出版社地址:出版社名,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如: [1]戴功,纪律.油气储层地质学[C].天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110-119. 会议文献的格式:“[编号](空一格)作者.文章题目名.论文集名.出版社地址:出版社名,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如: [1]孙力,等.储层条件下水淹油层测井响应机理实验研究[A].96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0-11. 注: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注:A——论文集中的文章;J—期刊;C—论文集;M—书;D—学位论文;S—标准;P—专利;EB/OL—电子文档 文后注格式参照参考文献格式,但序号不能使用[1][2][3]等数码表示,以免与参考文献的序码相混淆。
三、毕业论文(设计)打印顺序依次为:①论文题目②院(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③摘要④关键词⑤目录(可省项)⑥正文⑦文后注(可省项)⑧参考文献⑨英文翻译论文题目、院(系。
5.在word中如何将个文章分类下的图片可以迅速的编号啊,有没有什么快
以下来自网络,里面提到的图我搜到的内容里就没有,估计是别人转载的。有兴趣可以自己搜搜。
在论文中,图表和公式要求按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分章编号,例如图1-1,表2-1,公式3-4等。在插入或删除图、表、公式时编号的维护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比如若在第二章的第一张图(图2-1)前插入一张图,则原来的图2-1变为2-2,2-2变为2-3,…,更糟糕的是,文档中还有很多对这些编号的引用,比如“流程图见图2-1”。如果图很多,引用也很多,想象一下,手工修改这些编号是一件多么费劲的事情,而且还容易遗漏!表格和公式存在同样的问题。
能不能让Word对图表公式自动编号,在编号改变时自动更新文档中的相应引用?答案是肯定的!下面以图的编号为例说明具体的作法。
自动编号可以通过Word的“题注”功能来实现。按论文格式要求,第一章的图编号格式为“图1-*”。将图插入文档中后,选中新插入的图,在“插入”菜单选“题注”,新建一个标签“图1-”,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如果不是点击“编号”修改),位置为所选项目下方,单击“确定”后Word就插入了一个文本框在图的下方,并插入标签文字和序号,此时可以在序号后键入说明,比如“形态学膨胀运算示例”,还可以移动文本框的位置,改动文字的对齐方式等。再次插入图时题注的添加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不用新建标签了,直接选择就可以了。Word会自动按图在文档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
在文档中引用这些编号时,比如“如图1-1所示”,分两步做。插入题注之后,选中题注中的文字“图1-1”,在“插入”菜单选“书签”,键入书签名,点“添加”。这样就把题注文字“图1-1”做成了一个书签。在需要引用它的地方,将光标放在插入的地方(上例中是“如”字的后面),在“插入”菜单选“交叉引用”,弹出对话框中引用类型选“书签”,“引用内容”为“书签文字”,选择刚才键入的书签名后点“插入”,Word就将文字“图1-1”插入到光标所在的地方。在其他地方需要再次引用时直接插入相应书签的交叉引用就可以了,不用再做书签。
至此我们就实现了图的编号的自动维护,当在第一张图前再插入一张图后,Word会自动把第一张图的题注“图1-1”改为“图1-2”,文档中的“图1-1”也会自动变为“图1-2”。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论文中图的编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