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写的庙字怎么写
大写的庙字 写法如下:庙 【读音】 miào 【造字法】 形声 【基本字义】1.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
宗~。太~。
2.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岳~。
寺~。3.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堂。
【详细字义】 〈名〉1. (形声。从广( yǎn),朝声。
“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2. 同本义 [temple] 庙,尊先祖貌也。
——《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
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广雅·释天》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
——《尔雅·释宫》寝庙必备。——《礼记·月令》。
注:“前曰庙,后曰寝。” 复于小庙。
——《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
始祖曰大庙。” 太庙,天子明堂。
——《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庙成。——《战国策·齐策四》一夫作难而七庙堕。
——贾谊《过秦论》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至八月朝,诣庙中坐。
——《搜神记》藏之于庙。——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3. 又如:少年告庙;庙视道士(庙中管香火的道人);庙主(庙中的牌位;总管全庙事务的僧道);庙见(新妇谒见祖庙);庙祝(管庙里香火的人);庙貌(宗庙中供奉的祖先像);庙堂(宗庙);庙社(宗庙和社稷)4. 古时供奉神佛的处所 [temple;shrine]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水浒传》庙在山之西。——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5. 又如:庙有小姑像;小艇游庙中;方立庙门;土地庙;城隍庙6. 古时供奉祭祀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 [temple] 诏为亮立庙于 沔阳。
——《三国志》7. 又如:文庙(孔庙);武庙(关公庙);岳庙8. “朝廷”的代称 [royal or imperial court]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9. 又如:庙算(朝廷议定的克敌谋略);庙谋(朝廷的谋略);庙朝(专指朝廷);庙略(朝廷的谋略);庙廊(朝廷;借指天子)10. 古代贵族住房的前厅,王宫和庙宇的前殿都称庙 [hall] 宫前曰庙,后曰寝。
今王宫之前殿,士大夫之听事是也。——《六书故》11. 已死皇帝在宗庙中的称呼 [deceased emperor] 及英庙崩, 溥预有入阁之喜。
——《典故纪闻》12. 又如:庙号;庙讳13. 庙会 [temple fair]。如:赶庙;去庙买点东西 〈动〉1. 祭祀;立庙祭祖 [worship](季春之月)以共郊庙之服。
——《吕氏春秋》2. 又如:庙祀(即太祝;立庙奉祀);庙食(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常用词组】1. 庙号 miàohào [posthumous title of an emperor]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2. 庙会 miàohuì [temple fair] 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3. 庙塔 miàotǎ [ziggurat] 古巴比伦的庙塔,包括由逐层收进的平台构成的高矗的金字塔形建筑,有外楼梯和顶部的神庙4. 庙堂 miàotáng(1) [temple]∶庙宇(2) [imperial court]∶指朝廷5. 庙堂之器 miàotángzhīqì(1) [gifted ware shown in a temple](2) 陈在庙堂里的礼器,即鼎彝之类(3) 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人 昂昂乎庙堂之器。
——明· 刘基《卖柑者言》6. 庙宇 miàoyǔ [court] 供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7. 庙祝 miàozhù [a person whose duty is to keep incense burning at a temple] 寺庙里管香火的人 庙祝云。——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实”字的草书写法是怎样的
“实”的草书写法如下:实[shí]1. 充满:~心。
充~。虚~。
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
~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
~体。~情。
~施。~数。
~事求是。名~相符。
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
4. 富足:殷~。富~。
“实”字的演化 “实”字释义1. 充满;充实;填塞 实其言,必长晋国。——《左传·宣公十二年》狗马实外厩。
——《战国策·齐策四》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马中锡《中山狼传》又如:实牣(充满;充实);实实窒窒(拥挤不堪的样子);实心(充塞于心);实窒胡同(死胡同);实边(充实边疆);实禀(充实粮仓)2. 实践;实行 。
如:实其言(实行其所说的事)3. 结果实;结子实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4. 使加强,充实 徙民实边。
——《汉书·晁错传》5. 察实;核实 阅实其罪。——《书·吕刑》6. 即,就是 我之先君,实汝伯兄。
——明· 方孝孺《祭从兄希声》7. 据实陈报 令国中凡有游产,皆使自实。——《三国志》引《魏略》8. 真正地;确实;实在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诗·邶风·燕燕》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
——清· 袁枚《祭妹文》又如:实供(如实招供);实属谣言;实有其事;实然(真实;实在);实稔(确实成熟了)9. 果然 毕阳实送 州犁于 荆。——《国语》10. 终于 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
——《吕氏春秋》11. 实际上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12. 充满;充实;填塞 聚敛积实。——《左传·文公十八年》令尹问蓄聚积实。
——《国语·楚语》好实无厌。——《礼记·哀公问》耻费强实。
——《礼记·表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国语·晋语》庭实设。
——《仪礼·聘礼》。注:“乘马。”
庭实,贡献之物也。——《后汉书·班彪传》注 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
——《礼记·表记》又如:积实(积累财富)13. 果实;种子 草木之实。——《礼记·祭统》。
注:“菱芡榛栗之属。” 实函斯活。
——《诗·周颂·载芟》。笺:“种子也。”
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用实者成实时采。
——宋· 沈括《梦溪笔谈》又如:结实14. 实际,事实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资治通鉴》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又如:实情15. 物资,器物 在军无日不讨军事而申儆之。——《左传》16. 结果,效果 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王充《论衡》17. 诚实的人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18. (会意。
从宀,从贯。宀,房屋。
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19. 同本义 实,富也。
——《说文》实,满也,塞也。——《小尔雅》实,荣也。
——《墨子经上》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素问·调经论》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孟子·梁惠王下》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汉· 贾谊《论积贮疏》公家虚而大臣实。
——《韩非子·亡征》又如:殷实;实核(种子);实谷(子粒饱满的谷类作物)20. 真实;诚实 实,诚也。——《广雅》夫图画,非母之实身也。
——《论衡·乱龙》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
——清· 林觉民《与妻书》又如:实充(老实);实受(忠厚老实);实业(实际业绩);实迹(真实的证据,事实);实拍(实在的);实丕丕(实呸呸、实坯坯。都指实实在在);实志(真实的心愿);实理(真实的道理);实音(确实的消息);实户(实际户数);实支(实际支出);实年(实际年龄);实务(实际事物);实福(实际的幸福);实祸(实际的祸害)21. 广大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诗·小雅·节南山》22. 坚实;坚强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虚实》又如:实落(结实;实实在在);实拍拍(形容硬、结实);实秘秘(严严实实);实癖癖(硬鼓鼓);实坚(坚定) “实”字组词23. 老实[ lǎo shi ]1.诚实的2.坦率、不掩饰的3.规规矩矩的4.不聪明24. 真实[ zhēn shí ] 与事实相符25. 结实[ jiē shi ] 牢固,坚固;健壮 [ jiē shí ] 长出果实。
26. 其实[ qí shí ]1.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确实;的确 27. 现实[ xiàn shí ]1.客观存在的事物2.合乎客观情况28. 扎实[ zhā shi ]1.牢固;结实2.实在,踏实29. 实在[ shí zài ]1.诚实,不虚假。2.的确。
3.其实。[ shí zai ] (工作、活儿)扎实;地道;不马虎。
30. 充实[ chōng shí ]1.内容充足不虚2.使内容丰富3.使充足31. 严实[ yán shi ]1.不透水或气的;不松或不漏失的;结构坚固和牢固的2.不留空隙或出口的32. 确实[ què shí ]1.确切信实2.真正;实在。
3.圣字草书怎么写
一、“圣”的草书
二、“圣”的字源演变
圣,甲骨文=(共,供奉)+(土,土地),表示供奉、敬拜的土地神。在古人眼中,滋生万物的土地神奇而完美。有的甲骨文将“共”简化成“又”。
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供奉”的写成斜着的“又”,将甲骨文字形中间部分写成“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斜着的“又”的写成“又”。
古人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由于“圣”、“圣”本义相近,唐宋之后多以“圣”代替“圣”;《汉字简化方案》以“圣”合并“圣”。
造字本义:名词,神奇完美的土地神。
扩展资料
圣的组词
一、神圣 [ shén shèng ]
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的使命。我国的~领土不容侵犯。
二、圣洁 [ shèng jié ]
神圣而纯洁:~的心灵。
三、圣人 [ shèng rén ]
1、旧时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如孔子从汉朝以后被历代帝王推崇为圣人。
2、封建时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
四、圣手 [ shèng shǒu ]
指某些方面技艺高超的人:国医~。
五、圣旨 [ shèng zhǐ ]
封建社会里称皇帝的命令,现多用于比喻:他的话你就当成~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 (汉字)
4.“的”字的草书怎么写
“的”字的草书写法如下图: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扩展资料
的,是一个汉语常用字,普通话读音是de,dí,dì,dī。此字始见于篆文,原本作“旳”。隶书、楷书作从白、勺声,是“旳”所分化出来的字。“旳”字,《说文》解释为“明”,而日光明亮就白,故俗体字改成从白。在六书中属於形声。“的”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居所有汉字之首。
的读[de]时为助词: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ic,-ve…];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of,'s]。的读[dì]时为名词: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的读[dí]时为副词:确实;实在;必定;一定 。
5.“神”字的草书写法
“神”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神”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草书为了便捷书写,经过漫长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民间流行的草字的数量逐渐增多,写法逐渐统一,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产生了具有法度的草书,那便是章草,之后进一步发展成今草,狭意的草书就是指章草和今草。
扩展资料:
“神”字的楷书写法如下:
楷书是汉字 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
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草
6.曹字的草体怎么写
1)【曹】草书的几复种写法
【曹】字的方正字迹-邢体草书简体写法制
【曹】字的钟齐流江硬笔草体写法
【曹】字的金梅毛草书写法
【曹】字的书体坊米芾体写法
【曹】字的方正大草简体写法
2)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2113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5261作为基本符号4102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1653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