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说明怎么写
工伤申请中的个人情况说明可以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1、本人姓名,年龄,岗位,工作单位,参加工作时间,从事本岗位工作时间;
2、发生工伤的具体时间、地点、从事岗位的工作证明;
3、发生工伤具体情况及伤情;
4、发生工伤后的处理情况及在医院就医情况说明;
5、在医院治疗期间恢复身体状况;
6、申请进行工伤认定并附带相关证明材料及在医院治疗的相关资料等。
2.工伤事故经过说明要怎么写
工伤事故经过报告主要是为了让发生事故的单位掌握事故的原因,总结事故教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工伤事故经过报告应该明确以下几点: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及伤亡基本情况;二、事故发生的过程;三、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如机器、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间接原因,如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或无证上岗;四、对于事故发生后的处理过程、补救措施和善后处理;五、初步的责任认定,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根据事故的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六、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安全措施。
3.,工伤歇工证明怎么写
1、因为工伤需要休息。并不需要员工本人写歇工证明。是需要单位开据疾病证明书,证明员工需要请假休息。
2、员工工伤休息期间,员工的工资按照原工资不变由单位按月发放,。
3、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4.申请工伤的情况说明怎么写
申请工伤的情况说明这个并没有具体的格式,而是需要具体说明工伤申请的职工姓名、身份证号码、受伤原因、受伤时间、伤残等级等。
工伤申请需要携带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扩展资料
工伤事故申报流程
一、参加劳动部门工伤保险的职工
1、发生事故后,由企业写好工伤认定申请书或工伤事故报告(写明参保职工的姓名、工种、年龄、事故发生日期、事故地点以及事故经过)
加盖公章后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上交区劳动部门工伤认定办公室进行备案,若企业没有在规定时限内为参保职工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2、待工伤职工医疗终结之后,填写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企业盖章后,每逢星期一下午到鄞州区人民医院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3、工伤职工伤残等级鉴定之后,拿鉴定表到区劳动部门工伤认定办公室盖章,然后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报销等其他手续。
二、未参加劳动部门工伤保险的职工
1、发生事故后,若企业对工伤事实没有异议的,职工可到企业工商登记所在地的镇劳动和社会事务服务站进行调解处理,并在镇处理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伤残鉴定等。
2、发生事故后,若企业对工伤事实有异议的,受伤职工可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到区劳动部门工伤认定办公室进行工伤认定,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由受伤职工提供相关材料,劳动部门若受理该申请后,会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
工伤认定以后,由劳动部门盖章去鄞州区人民医院进行伤残等级鉴定,鉴定以后,可由受伤职工选择去企业所在地的镇劳动和社会事务服务站进行调解处理或者到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伤
5.工伤事故何为迟报,缓报,瞒报
这里的迟报、缓报、瞒报致安全事故而言。
工伤事故往往同时是安全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报告。其中,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报告的,是迟报(没有缓报一说);隐瞒不报告的是瞒报。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四条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