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酒物理降温需要注意哪些
湿敷帮助降低体温。
一、湿敷温度:
热敷退烧效果更好。但是当病人体温上升到39.4C以上,切勿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湿敷取代,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二、避免受凉:
在湿敷部位放一湿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
三、勤换湿敷布:
当冷敷布达到体温,应换一次,反复做到烧退为止。
四、湿敷部位选择:“六心”不能进行冷敷,“六心”是双手手心、双脚脚心、脑门心、背心。其余全身部位冷敷都有降温作用。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
五、不可多部位同时进行:一次只能冷敷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六、忌用酒精制品:虽然酒精比水还容易蒸发,但它对发烧的病人可能引起不适。再者,吸入酒精蒸气或甚至经由皮肤吸收酒精都对病人不利。
2.用酒物理降温需要注意哪些
用酒是可以的,但要加一倍水稀释。而且高热时已经不能仅仅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了。
对于小儿发热,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
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
3.为什么酒精可以降温
当孩子发烧时,在家中用酒精擦浴降温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但很多家长并不了解正确的方法,不知道该把酒精稀释到什么程度进行擦浴。其实,只有酒精的浓度在30%~35%时,才能用于擦拭皮肤,达到降温目的。
如果擦浴用的酒精浓度太高,可能会导致孩子酒精中毒。据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董丽娟介绍,目前的医用酒精,浓度多在75%左右,如果直接用于擦浴或者稀释不够或方法不正确,很容易导致酒精中毒。
另外,3个月以内的孩子不能采取此方法降温。董主任说,6个月~3岁的小儿发高烧时,很容易抽风。
此时要在服用退烧药的同时,配以冰袋降温、冷湿敷降温、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用酒精擦拭时,需要将酒精用凉白开稀释成30%~35%的浓度。
如果是75%的酒精,加一半的凉白开就差不多了,比如50ml酒精加50ml凉白开。如果家里没有酒精,也可以用普通白酒代替,但一定要注意根据白酒度数,适当稀释。
比如65度二锅头的酒精含量也是非常高的,它的稀释方法和酒精的差不多。稀释好后,用小毛巾或纱布蘸溶液擦浴。
宝宝皮肤娇嫩,擦浴时动作要轻。在擦之前,要检查一下皮肤的完整情况,如果皮肤有破损是不能擦的,因为皮肤有破损,酒精的刺激对孩子是一种损伤。
酒精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为宝宝保暖,擦拭过的部位及时盖好衣被。要擦患儿的颈部、腋下、肘部、大腿根部,每次约10~15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在酒精擦浴过程中,禁擦前胸、腹部,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全身状况,若出现寒颤、呼吸异常,应立即停止擦浴,以防发生意外。如果身边没有酒精,董主任建议使用冰袋降温。
一般说来,冰袋外面要用毛巾或布包上,放在患儿头部,同时保持室内温度在25℃~27℃左右。半小时后再测体温,若降低到38.5℃以下即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