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养蚕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蚕在一天内出生或是更短的时间:不可能,至少要一两天。
蚕在出生后不喂食多少时间会死:蚕是饿不死的,只有生病它才会死。养蚕的技巧和心得:不要用手摸蚕;给它喂的桑叶要洗干净,但洗后一定要把水擦干,不能让蚕碰到水,不然它会死。
把它放在纸盒子,或是筛米的小筛子里,用筛子的话要放一些纸垫在筛底。小蚕刚从卵里孵出来时,要特别小心对它,用比较嫩的桑时喂它,换桑叶的时候用很软的毛笔来移动它,要注意力量;有时桑叶太干燥,不细心就会在换桑时的过程中把小蚕留在要丢弃的桑叶上。
小的时候难养一点,长大些就好办了。等它要结茧子的时候,拿些麦秆子札成枝枝桠桠的型状就可以了。
破茧后,把它们一起放在一个盒子里,它们会在一起交尾,然后产卵。有时因为养的蚕少,所以破茧的时候蛾子会有落单的,但不用担心,只要有一对蚕成功,相信也够你养了。
桑叶要新鲜的,也可以每次采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几张,其余的洒点水装在冰箱里保鲜。采来的叶子会有一定的灰尘,可以洗净后凉干,一定要凉干,不然小蚕或大蚕吃了会拉肚子的,说不定还会翘辫子。
养蚕技术 一、喷桑叶用于添食养蚕:一市斤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10市斤桑叶添食,每天一次。蚕爱吃、粪便不臭,生长快,蚕茧厚,质量好,可增产10%左右。
二、二、喷蚕体降温解暑:夏天气温高,蚕容易生病,室温过高蚕还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温天气,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于蚕体,每天中,下午各喷一次。
三、三、喷桑叶保鲜:夏天气温高,采回的桑叶堆放久了会发黄变质,秋天气候干燥,采回的桑叶,留久了会干枯变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用来将桑叶喷湿,然后将桑叶装入编织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盖好,保存24小时仍然鲜绿如初。四、四、喷桑叶促生长:按一斤水加1—2毫升发酵液,喷洒桑田的桑叶,一个月喷2—3次,添加0.2%的磷酸二氢钾效果更好。
喷到桑叶全湿不滴水为宜。桑叶生长快,叶油绿肥厚,可增产20—25%。
还可减少病虫害。注意:在使用活力99生酵剂发酵液前后6小时不能使用抗菌素,发酵液不论保存多久,只要还有甜醇曲香气味,就可以使用,如果发臭则就不能使用。
夏秋养蚕应注意什么?一、防农药中毒。养蚕季节不要蚕室附近农田喷洒杀虫双等有机氯农药,其熏蒸作用会导致蚕儿中毒;喂蚕桑叶要经过试喂确认无毒后,才能采叶喂蚕。
二、蚕室内禁用蚊香或灭蚊、灭虫剂。在邻近蚕室的住房内使用,也要关闭蚕室门窗,以防蚕儿中毒。
三、蚕室要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蝇类入蚕室内危害蚕儿,并添加“灭蚕蝇”乳剂或喷蚕体,以杀灭蝇蛆。四、养蚕前要堵塞鼠洞,蚕架与墙壁要保持一定间距,蚕架脚周围要撒上石灰粉或蚕药,以防止老鼠上爬。
养地蚕,要做好药物灭鼠。五、夏、秋养蚕气温较高,要打开门、窗,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桑叶喷洒清水,室内用电风扇吹微风,也有利于室内降温。六、发现病蚕要及时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浆的消毒盆内,禁用病蚕饲喂畜禽,以防止病原传播扩散,污染环境。
七、蚕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要在蚕室周围摊晒,应集中到野外堆沤或放入粪坑内沤制,以防止病原扩散。八、夏秋高温,病原繁殖快,要注意按需采叶、及时运叶,合理贮叶。
贮桑池每个龄期要消毒一次,不要喂过夜桑叶。九、高温多湿天气忌喂湿叶,贮桑叶不能洒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鲜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养蚕季节,蚕室不要存放谷物、糠麸等物,以免受潮产生螨类,养蚕时危害蚕儿。养蚕节桑有什么窍门?正常情况下养蚕,每生产1公斤蚕茧需15公斤桑叶。
采取节约用桑措施后,每张蚕种可节约用桑50公斤左右,而蚕茧产、质量可丝毫不受影响。其节约用桑措施是:1、桑叶要合理采、运、贮。
尽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采回的桑叶抖松后放入贮桑池或贮桑室内,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造成桑叶浪费。
2、防止桑叶萎凋。稚蚕期采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盖育,以利保温保湿,使桑叶保持新鲜。
大蚕期喂蚕后适当关闭门窗,待蚕食去桑叶70%左右,再开门窗通气,能有效地防止桑叶萎凋。3、确保蚕室温度。
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5℃,在适温范围内,蚕食欲旺盛,减少残次桑叶,而且提高叶丝转化率。4、推广少回育、条桑育。
小蚕平面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不仅提高养蚕工效,且有利蚕儿食桑,比普通育节省桑叶5%左右。5、计划用桑和定量给桑。
按不同蚕期逐龄、逐日、逐回制定标准用桑量,做到“蚕儿饱食不浪费,节约用桑不饿蚕”。每龄蚕初、末期,蚕食桑量减少,这时喂叶要适量。
5龄蚕盛食期要让蚕儿充分饱食,但每日最大用桑量要控制在110公斤以内。6、添食蜕皮激素。
蚕儿见熟5%左右,每张种使用1支蜕皮激素,兑水25公斤,拌和20公斤桑叶,一次给蚕吃完,能促使蚕儿一齐老熟,每张种可节省桑叶10公斤左右。如何抓好眠起处理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眠起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养蚕技术,处理得好与不好,关系到蚕儿。
2.怎样养蚕好
一、养蚕的基本设备及蚕药 1、蚕室 养一张蚕需大蚕房20平方米,小蚕房10平方米,专用贮叶室等,以利于防病。
2、蚕具 包括温度计、蚕匾、塑料薄膜、蚕网、方格簇、蚕筷、鹅毛、切桑刀、砧板、桑剪、黑布等。养一张蚕需蚕匾16~20个,方格簇160~200个,小蚕网14张。
二、养蚕前的准备 蚕房、蚕具消毒。养蚕前7天,将蚕房及蚕具清扫干净后,用消杀精或1%漂白粉或强氯**进行喷洒消毒,以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
喷药后关闭门窗,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洒消毒。 三、催青 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四、收蚁 感光3~4小时后,于早上8~9点钟左右,即可收蚁。室温降至24℃,收完蚁后升温。
收蚁的方法为:把黄绿化第一展开鲜嫩叶切成0.5厘米小方块,撒在垫有塑料薄膜的蚕匾上,用叶量不宜太多,一般为蚁量的5倍左右。采用拍打法,用手扯平蚕种纸,拿蚕筷用力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蚕匾,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或正方形,即可喂叶。
在第二次喂叶前要用“小蚕防病一号”薄薄地撒一层进行蚕体消毒,10分钟后才能喂叶。 五、小蚕的饲养 1、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
1~2龄适宜温度为27~28℃,干湿差2~2.5℃。为了保湿,1~2龄小蚕用全防干育即上面盖塑料膜,3龄用半干防育即只盖不垫。
2、小蚕的用叶。 1龄:自顶芽数下第三片,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用叶1公斤;2龄:自顶芽数下第四片,叶色绿中带黄,用叶3公斤;3龄:自顶芽数下第5~6片,叶色嫩绿色,有光泽,用叶11公斤。
3、喂桑次数及时间: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点、中午11点、下午4点、晚上10点。4~5龄大蚕相同。
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4、小蚕眠前、眠中、眠起处理 ①眠前除沙:小蚕体色变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此为催眠特征,应立即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
②提青: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蚕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蚕匾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③眠中处理:眠的前期蚕座要干,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后期室内宜湿,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补湿。
④眠起处理:当一批蚕中有95%以上的眠蚕已蜕皮,头部由灰白色转为淡褐色,头部明显变大,蚕儿爬动寻食,这时可饷食。 应注意各龄蚕饷食前先进行蚕体消毒,方法为:用纱布袋装“小蚕防病一号”撒放10分钟后再饷食,在给第二回桑前提网除沙。
六、加强蚕期的防病消毒 1、做到“三洗手、二换鞋”,即进入蚕室先洗手,采桑、给桑前要洗手,除沙后要洗手,进入蚕室、贮桑室要换鞋。 2、坚持药物添食防病:添食氯霉素,对防治由细菌引起的蚕病效果较好,添食方法,取氯霉素一支加水一斤,喷洒10斤桑叶,于三、四、五龄饷食第二口桑添食一次,五龄中期再添食一次。
已发生蚕病的每天添食一次,且氯霉素、红霉素交替使用。 3、及时淘汰弱小病蚕,并挖坑集中用石灰粉覆盖掩埋。
不能用以喂家禽或倒至鱼塘,以免病毒传播。 七、大蚕的饲养 4~5龄蚕称为大蚕,适温为25℃,干湿差3℃。
通常在五龄饷食给第二口叶后,移蚕下地。蚕下地前,先打扫消洗地面,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然后移蚕下地,饲养大蚕要做到透风良好,加强消毒,每天用石灰粉消毒蚕体蚕座一次(给桑前),采叶不要采黄叶、泥叶、煤烟叶、虫咬叶。
大蚕食量大,要做到良桑饱食,一张蚕种用叶量500公斤。 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成熟,蚕成熟的特征为: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透明,身体略软而缩短,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这时是上簇的适期。
方格簇的上簇方法为:选4~5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放好,然后把熟蚕均匀地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一般春蚕上簇后六天,夏秋蚕上簇后4~5天即可采茧出售。
3.蚕卵怎样孵化
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蚕种怎样催青 领回蚕种后,将蚕种保护在适宜的环境中,使胚子正常发育,具体做法是:在消毒好的蚕室内,将蚕种平铺于蚕匾中,卵面向上,第1—4天要求室温24℃,干湿差2—2.5℃,第5—10天要求室温27℃,干湿差1.5—2℃。
当胚子发育到后期,发现有少量蚕卵呈青色小点时,立即把蚕种用黑布遮暗,约经过40小时即第三天黎明前4—5时,除去遮暗黑布,把蚕种用白纸包好,卵面向上,开灯感光,让蚁蚕咬破卵壳孵化出来。 蚕的喂养 饲养小蚕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
即小蚕1—2龄利用尼龙薄膜上盖下垫,3龄蚕只盖不垫,给桑前15分钟揭去上盖的薄膜,给予换气,然后给桑。 小蚕期怎样选采适熟叶? 小蚕用叶标准一般以叶色为主,一龄蚕选择适熟偏嫩,叶色黄中带绿,自顶芽数下第3片叶,二龄选绿中带黄(淡绿色),顶芽下第4片叶。
三龄采浓绿色成熟叶,顶芽下第5—6片叶或盲顶的三眼叶。 小蚕期各龄蚕的适宜温、湿度是多少? 1—2龄蚕期保持27—28℃,干湿差15℃;三龄26℃,干湿差2℃。
如何确认定桑次数及给桑量? 小蚕薄膜覆盖育,每昼夜给桑四次,给桑量的标准是一龄1.5—2层,二龄2—2.5层、三龄2.5~3层。 此外,还应根据蚕儿的发育和上次残桑的多少灵活掌握给桑量。
怎样给桑? 每次给桑前先平整蚕座,使蚕儿分布均匀,然后给桑。 怎样除沙? 小蚕期除沙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龄眠除一次,如蚕沙不厚最好不除,仅轻轻扩座,撒上焦糠即可。
二龄起、眠各除一次,三龄起、中、眠各除一次。主要用网除法,即喂蚕前先在蚕座上撒一层焦糠或石灰粉隔沙,然后将蚕网平铺在蚕匾上,接着给叶,使蚕儿爬上网吃桑,即可进行除沙。
大蚕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 根据蚕期的特点,大蚕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⑴改善环境抓好通风防闷。 ⑵搭棚遮荫,防止热空气进入蚕室。
⑶蚕座疏放、低放、勤喂薄饲。 ⑷抓好桑园管理,保证5龄期桑叶的数量和质量,使蚕儿吃饱、吃好,防止蚕儿食下老硬叶、过嫩叶、营养不良叶和水分不足叶。
4.自己如何养蚕
方法/步骤
5/6 分步阅读
细心护理蚕卵
这是第一步,有了卵才能有蚕宝宝,可是蚕卵太小了,简直是针眼那么大,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有时,那首先给它们找一个舒服的住的地方,最后铺上一些柔软的东西在盒子下面,要经常去看看,蚕宝宝出来了吗,要不没桑叶及时给它们吃,会饿死蚕宝宝的。

2/6
桑叶问题
一到春天很多小孩子养蚕,好笑的是整个小区的桑叶树都成秃子了。人多什么都可以消灭的。然后还得寻找其他目标,实在找不到只能去专卖店买了,给蚕喂桑叶也要特别注意,叶子上不能有脏东西和水,哪怕是雨水和露水都不行,一定要晾干,但也要注意叶子不能干了本身的水分。它们就是靠桑叶里面的水分维持生命的,成年蚕是一秒也不停地吃,真的很佩服它们,所以不能断了桑叶的。

3/6
清洁问题
成年蚕一天24小时秒秒在吃桑叶,就会有便便等垃圾出来,所以一定要保持干净,经常性地倒掉它们的便便,一天要倒一次的,如果养的不多的话,如果养很多,几个小时要倒一次了。

4/6
抽丝时的护理
成年蚕不停地吃桑叶,吃到一定时期后就开始不动了,开始吐丝,一定要把吐丝的正在拼命吃的蚕分开来,要不那些吐丝蚕会因为卫生问题受到影响。拼命吃的蚕是一边吃一边拉的,真的好神奇哦。当它们抽丝时不要去动它,在哪开始就让它在那结窝。

5/6
蛹的护理
吐丝的蚕大概花一天时间把自己包在里面了,开始在里面变蛹,这是个神奇的过程,所以学校给小孩子们上这种课发蚕卵是对的,让孩子学会细心的去关心小动物,去发现一个个神奇的伟大的生命。这个阶段也不能动它们。不要让孩子因为好奇去剥开看看。一定要交待他们不能动不能动。

6/6
蛾的护理
过了几天,这个时间不一致的,看蚕的活动,有时五天后,有时十天半个月有。等蛾出来后,也不能动它,最好是二个同时出来,一公一母,就可以交配然后产卵,就是一个轮回了,所以必须多买几条,如果都是母的或者说都是公的,只能忧伤而死了。公的个头小,母的比较丰满。
5.蚕要怎么养最好
养蚕前认真消毒 1.打扫清洗 首先要进行全面打扫、浸泡、清洗,清除室内外的病蚕尸体、茧丝屑物、蚕沙及杂草垃圾等。
2.日光曝晒 洗干净的蚕具应在日光下曝晒3-4天,以通过太阳紫外线杀灭病原体。 3.药剂消毒 蚕室蚕具消毒,应用高效广谱的消毒药剂,并要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目前,蚕用消毒净(使用浓度为250倍)、消杀精(使用浓度为250倍)等新型消毒药剂价格低、效果好,对各种病原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此外,传统的福尔马林石灰浆(福尔马林2%、石灰0.5%-1%)和漂白粉液等也有良好的效果。
无论使用何种清毒药剂,配制浓度要准确,喷洒要均匀全面,喷药量要充足,喷药后还要防止污染。蚕室消毒,应包括蔟室、贮桑室和其他附属蚕室在内。
蚕室周围、运送蚕沙的通道也应喷洒药液消毒。蚕架、蚕箔、给桑架等大蚕具可放置在蚕室内一并消毒。
小的蚕具如蚕筷,鹅毛、小蚕网等可进行蒸煮消毒。小蚕共育室应先用福尔马林石灰浆消毒,隔3-4天再用蚕用消毒净或消杀精补消一次。
饲养技术 1.做好补催青 领蚕种前一天,共育室应加温到38℃,干湿温差为2℃-3℃。领回蚕种后,立即均匀平摊在蚕座纸上,并将室温升至43℃、干湿温差为1℃-2℃。
使用煤炉加温的蚕室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蚕室要严格避光,使胚子发育整齐。
如蚕卵转青较齐,则第2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蚁,否则以第3天清晨感光收蚁为宜。 2.适时收蚁 收蚁时间过早,收蚁时部分蚕尚未有食欲,造成蚕儿食桑不一。
若收蚁时随出随收,则会引起蚕儿发育不齐。最适收蚁时间应掌握在卵化2-3小时后,绝大部分蚁蚕已有食欲,并开始徘徊觅食时进行。
秋晚秋蚕在上午8-9时收蚁,争取在10时前结束。收下的蚁中如发现有未孵化的蚕卵,应继续置黑暗处保护,第二天再感光收蚁。
3.控制密度 如蚕座稀密不匀,会导致蚕发育不齐。因此每次给桑前都应扩座、匀座,要求小蚕以蚕不碰蚕、大蚕以不重叠为宜。
4.合理用叶 为了促使幼蚕发育齐一,要按蚕各龄前的用叶标准采叶喂蚕,避免用老嫩不一的桑叶。另外,给桑要厚薄均匀。
5.适时调换蚕箔位置 同一蚕室内不同位置的蚕受温度影响不同。如蚕架上方和离火源近的地方温度偏高,蚕儿发育快,反之温度偏低,蚕儿发育慢。
因此,应注意经常调换蚕箔位置。小蚕期每天至少调换一次。
6.适时饷食 过早饷食,有的蚕还未有食欲,甚至还有部分眠蚕,导致同批蚕食桑不一,发育不齐,因此要适时饷食。下眠前,若蚕发育不齐,眠后饷食时间可比正常饷食推迟3-4小时,这样能保证发育较慢的蚕与发育较快的蚕同时进叶。
7.加网提青 一般眠除后经过2次给桑,仍然就眠不齐,就应加网提青。提出的青头蚕应放在近热源处,大蚕青头可放在蚕架上层。
少数发育不良,体质弱的小蚕坚决予以淘汰。 8.适时用方格簇上簇 方格簇上簇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适时捡亮蚕上簇,不捡不熟蚕、过熟蚕上簇。
9.做好簇中保护 蚕上簇后,要做好簇中保护,适时翻方格簇,捡出游离蚕,不让其污染其他茧。上簇后室温保持在23℃-25℃,让蚕快吐丝,吐好丝。
另外,防止老鼠偷食蚕茧。 普通桑树的桑叶都可以,蚕可没我们人这么挑剔 但是要注意,不要给它太老(深绿色,看上去明显无水润光泽)或者太嫩(刚抽芽没多久)的叶子 鲜绿色,看上去年轻、朝气蓬勃的叶子就可以了,也要注意叶片上的水一定要擦干,切记!我也养蚕,蚕千万别碰水,会得软化病烂掉的,树上刚采的叶子很多都带露水的,一定要擦干。
6.蚕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科学饲养桑蚕新技术
桑蚕是多化性变温动物中的完全变态的吐丝昆虫。其幼虫经过4次眠起5个龄期26-28天时间共食下20多克桑叶就成熟吐丝结茧,茧白色,重1.8-2.3克左右,茧层率20-23%,丝长1000-1400米上;丝粗2.6—3.2分。通常饲养1张桑蚕种有蚕1.8—2.0万头,需桑叶50-600公斤,能产桑蚕30-40公斤。当前比较科学的饲养新技术有以下五点。
(一)严格消毒防病
严格消毒是防治蚕病发生的首要技术措施。一般在养蚕前7天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或3%甲醛药液进行蚕室蚕具卵消毒,保持室温,药温25℃30分钟,蚕宝内的蚕具要摆放开,以喷到药液,封闭门窗到养蚕前2-3天再通风换气。蚕网等零量用具可用开水煮沸消毒。
(二)集中催青暖种
把出库的桑蚕种放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使蚕按预定日期孵化出来的过和叫催青,也叫暖种。一般在实生桑开2-3片叶开始催表。集中催青室要事先清扫干净消毒彻底,用长1米,宽0.35米,高0.5米的木制催青箱,箱四周上半部钻直径1厘米圆孔通气,箱底铺无毒塑料布上装2-3厘米厚湿沙,竖挂40-50张桑种卵,盖好放到热炕上,从第1天20℃开始到第5天升25℃,第七天25.5℃保持到第11天开始孵化。在刚见几头蚁蚕的当天下午用黑布盖严遮光,收蚁当日早晨揭布感光出蚕快齐。湿度前期在75%,后期85%左右。
(三)收蚁小蚕共育
为节省劳动务和统一技术标准,最好实行集中收蚁,集中饲育小蚕。把刚孵化出来的蚁蚕收集起来开始喂叶饲养的过程叫收蚁。在经过消毒处理的蚕里铺元毒塑料布和撒上一层桑叶,再把蚕种卵面朝下压在桑叶上,经过20分钟蚁蚕就爬到桑叶上,撤去蚕种卵纸立即光盖严等明早再出蚕。按蚕箱大小定座给桑叶,1-2龄小蚕用切碎嫩绿叶每天给桑3-5次,每次给桑都要撒均匀,上盖塑料布,保持26-27℃,3龄25-26℃,1-3龄干湿度80%为宜,眠前加网给叶,在部分蚕入眠再加网给叶提出来眠蚕单喂,并除去蚕箔中剩下的蚕粪和残叶。眠中要撒防僵粉或新鲜石灰粉消毒防病。眠起后加网给叶要偏嫩,待起蚕爬上食叶时抬网带蚕移新的空箱里。
(四)分散饲养大蚕
4-5龄蚕可分散到各户家中饲养。大蚕食桑量约占80%,体重也比蚁蚕增加300-10000倍,要不断地分箔扩座,及进把过密蚕匀开,防止互相拥挤抓伤染病,又能确保所有的蚕吃饱桑。为节省采叶时间,每天早,晚可结合伐条衽带条桑叶饲养,交分期分批提出的晚蚕用嫩叶增加喂桑次数,促进早熟。4龄适温24-25℃,5龄23-24℃,4-5龄湿度为70%为宜。
(五)熟蚕上簇结茧
5龄末期见食桑减少绿色软粪,体躯逐渐缩小变短透明,爬行吐丝的熟蚕,要用新制的蜈蚣簇、折簇、柴簇,最好是方格簇放蚕结茧质量好,双宫茧少。上簇放蚕要均匀。偏稀为好,标记先后顺序,簇室初期25℃,结茧24℃,湿度75%为宜。结茧后打开门窗通风排湿,使茧色变白。簇室光线要均匀,以防熟蚕聚堆。对混入的未熟蚕要拣出喂叶成熟后另行上簇。上簇后第6-7天见化蛹后中按上簇先后顺序采茧,分类堆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防挤压发热。为防出蛾应及时烘茧和缫丝。一般较好的1亩桑园可养3条桑蚕产好划90-120公斤可缫出15-26公斤蚕丝。
参考资料:/art/121/
7.怎样养蚕
养蚕生产布局是指一年饲养几期蚕、每期蚕在什么时期饲养和每期蚕的饲养数量。它不仅是一个经营管理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养蚕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除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质量外,还影响到桑树的生长及蚕室蚕具的利用率,最终影响到蚕业经营的经济效益。
养蚕生产布局要以各地的气候特点、桑树生长情况、养蚕设备条件、养蚕劳动力资源、养蚕技术水平及当地的农作物耕作制度等方面为依据,做到统筹兼顾。一年要养几期蚕,一要考虑如何提高桑叶产量和桑叶利用率,适当的采摘桑叶还能促进桑树的生长。二要有利于蚕室、蚕具、劳动力的调节。我国土地辽阔,各蚕区的养蚕生产布局存在着很大差异。长江流域蚕区,自4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一年养蚕4~5次。珠江流域蚕区,从3月至11月,一年可养蚕7~8次。华北地区,从5月至9月,一年养蚕2~3次。
春蚕期气候适宜,桑叶质量好,病原少致病力低,是一年中最佳的养蚕时期。所以春蚕要尽量养足,做到蚕饱叶尽。一般按每张蚕种用叶650~700千克,可估算出可饲养的蚕种数量,合理安排饲养。
夏蚕主要是利用桑树夏伐后的疏芽叶饲养,也可利用部分春伐桑或春蚕期余叶。桑树夏伐后及时疏去过密过细过弱的下垂芽叶,有利于桑园通风透气,集中养分促进芽枝的健壮生长,保证秋叶和翌年春叶的产量与质量,即适当饲养夏蚕是必需的。夏蚕一般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饲养数量占春蚕量的25%~30%,采叶不超过夏伐后新梢基部的4~5片叶。
早秋蚕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气候高温干燥并多变,是全年饲养条件最差的时期。早秋蚕主要利用桑树枝条下部叶饲养,适当采叶能促进枝条继续生长,有利于改善中秋蚕叶质,但采叶过度,则会抑制桑树的正常生长,影响中秋蚕的饲养和翌年春叶产量。为此,早秋蚕不宜多养,饲养数量约为春蚕的40%~45%。
中秋蚕是秋蚕的重点,此时气候较适合于蚕生长发育与桑树生长。因此,在做好桑园估产工作的基础上,要养足蚕种,使桑叶得到充分利用。饲养量一般为春蚕的85%~95%,采叶后的枝条梢端留7~8片叶。
晚秋蚕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饲养量根据中秋蚕后余叶多少而定(即看叶养晚秋蚕),一般为春蚕的10%~15%。采叶后的枝条至少须留3~4片叶,切忌“剃光头”,以保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让树体积累足够养分而越冬,保持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