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电器怎么安装,图解
a.无声节电器应与适用的交流接触器型号和规格匹配使用,并按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控制线路接线。
b.应注意无声节电器是否规定要求对接触器的常闭触点进行调整。在一般情况下,对于额定电流超过250A的交流接触器,其常闭辅助触点要进行调整,才能确保可靠动作。即将接触器的衔铁用力压到完全吸合位置,调整常闭辅助触点的开距为2.5~3mm即可。
c.无声节电器应尽量靠近配用的交流接触器安装。接好线后,应在空载情况下试操作交流接触器,如发现接触器不能可靠吸合时,则应立即切断无声节电器的电源进行检查,否则会烧坏无声节电器的元器件或接触器的线圈。
d.无声节电器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对于带有转换为交流操作转换装置的无声节电器,应当先切断控制电源,然后再将转换开关扳到交流操作位置才能投入运行,切不可带电进行转换。
e.检修电容器式无声节电器时,如其电容器没有带放电电阻,则应先将电容器放电,以确保检修时的人身安全。
f.变压器式无声节电器,虽然变压器二次电压较低,但在结构上一次与二次有一端是连通的,因此二次输出端仍带有高电压,要特别注意以防触电。
g.电流互感器式无声节电器在安装和维修时,要特别注意检查二次输出端不允许开路,否则会有高电压,易造成触电事故。
h.当无声节电器经过维修后,应空载试操作数次,检查是否正常。对于额定电流大的交流接触器,若无声节电器有故障时转换为交流操作的转换装置,则应对比一下无声节电器运行和原交流操作两种情况下接触器的闭合速度和响声,若相差太大,则可适当地调整常闭辅助触点或无声节电器的参数,使两种情况下的闭合速度和响声相近,这样有利于防止接触器主触点的过度磨损或熔焊。若条件许可,应采用调压器检验无声节电器能否在80%额定电压下使接触器连续可靠地闭合l0次以上。
2.节电器有用吗
?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本文将为各位解答这一疑问。
我们先谈一下节电行业的历史。节电行业对于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行业,因为我国从国外引进节电技术还不到20年,然而在国外,节电产业的发展却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
第一代节电技术为电容补偿,20世纪50年代产生,节电效果不明显(现在国内大部分家用节电器就采用该技术),但是不产生谐波,对电网无危害;第二代节电技术为可控硅斩波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节电效果较明显,但是会产生谐波冲击电网;第三代节电技术为变频技术,产生于20年代 80年代,主要针对电机(动力设备)进行节电,节电较明显(如果单纯采用变频器节电,对电机和电网都有危害,目前已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第四代节电技术为抑制浪涌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节电效果不明显而且现有仪器很难测试,但是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清洁电网(吸收浪涌、谐波);第五代节电技术为电磁转换和补偿,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节电效果明显,彻底实现了节电效果与电网质量的完美结合。国外节电技术普及的国家包括德国、美国、日本等。
早在1972年,美国便开始出现比较成熟的电机节电技术,系统节电技术在1975年便已经面市,而灯光照明节电技术则是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中国早期的照明节电器产品,起源于90年代初,主要是借鉴和仿制美国、日本的可控硅SCR相控技术生产。
节电器的节电原理:节电器的节电原理从技术上讲很简单,根据公式W=P*t 即耗电量等于功率乘以时间,而P=U*I(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故W=U*I*t,所以简单来讲,改变电器使用的时间或工作电压就能达到节电效果。原理上看似十分简单,实际控制中需要很多技术支持。
目前国内的节电器市场已经发展起来,成熟的产品涉及照明类节电器和动力电机类节电器两大类。照明节电器又分为室内照明节电器和城市路灯节电器;动力节电器根据应用有中央空调节电器、风机节电器、水泵节电器、空压机节电器、通用型电机节电器、轻载型节电器、缝纫机节电器等产品。
家用类的节电器主要有家用节电器和家用空调节电器。国内目前节电器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深圳为主要的生产基地,因为改革开放后该地区最早引进国外的相关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节电行业是一个正当的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但为什么会有人对节电器进行怀疑呢?原因有二,其一、很多人上过街头一些所谓节电的骗术当,街边出售十几块钱号称能够让电表停转或者倒转的小电器,并且当场装有电表来演示。其实他们所演示的电路或电表已经做过手脚,在插拔节电器的瞬间按下隐藏的开关,使实验灯泡用的电不经过电表。
其二、很多家用节电器厂家和经销商夸大节电效率,因为正规厂家生产的家用节电器一般采用的是电容补偿的技术,通过消除大件电器开关瞬间产生的浪涌和与插座间的电火花现象,从而达到节电效果。这种家用节电器节电率不是很高,通常在10%以内(有的厂家还会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包括防雷击等),节电效果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发现,而且很多好处都是潜在的,比方说保护电器、延长电器使用寿命等。
但是一些厂家和商家急功近利,夸大节电效果,说什么插上后立竿见影,很多消费者买回去发现根本达不到他们所说的效果,这极大损害了其他节电器厂家的信誉,对节电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正规厂家生产的节电器肯定是有用的,节电的效果应当参考产品相应的测试报告。
对于国家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需要每个公民努力配合。
3.家用节电器原理与使用
节电器一般分为照明灯具类节电器和各动力类节电器。直接并联于用电器两端即可使用。
原理:
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电磁补偿原理、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有源滤波技术和先进的自动智能控制技术,自动调整节电档位,优化供电参数,保证良好的用电品质,有效地过滤大小不同的瞬变浪涌、减少抑制谐波、杂波,相对地平衡供电电压(见下图),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负载的有效功率,减少过剩有功功率的多余损耗,从而达到节电目的。
该产品适用于单相及三相线路的安装,在确保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下节电率
一般为10%-30%,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电费支出,还能保护用电设备、延长使用寿命达1.5倍以上,大大减少了用电设备的维修和更换费用。它自身还具有空载几乎不耗电、过载保护及报警、短路保护等功能。一方面是进行电机本体结构设计的改进和新材料的采用,对老电机进行更新改造;另一方面是改进电动机运行的外部环境。相控节电技术采用改善电动机外部运行环境实现动态电量管理,是与变频器互补的交流电机两大主流节电技术之一。
相控电机节电器采用集成电路芯片控制技术,由微处理器芯片(CPU)、可控硅、集成式双置晶闸管等国外进口元件组成。 其核心技术是动态跟踪电机负载量的变化,调整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与电流(百分之一秒内完成动作),保证电机的输出转矩与实际负荷需求精确匹配,不改变电机的转速,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并且能有效避免电机因出力过度造成的电能浪费,具有很好的动态节电控制功能,能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功率损耗,改善电机的启动、停机性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STM系列电机节电器一对一的安装在电机前端,节电率可达10-30%。
4.节电器的原理 望高手解释一下
大多数的节电器都是不节电或者节很少的电的一般说家用的小型的节电器都采用无功补偿原理,节电极少或根本不节电。
大型的照明节电器有一定的节电作用,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达到一定的节电效果(5%至35%左右吧),但是要牺牲照度;
电动机用的节电器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改变电压的,在低负荷时降低电压,节电效果很小(一般小于10%)。一种是改变频率的,根据使用场合和工艺要求,可以达到节电效果(例如用在风机水泵上,有些可高达50%以上)。
还有一种所谓的系统节电器其实就是一个滤波器,根本不节电。
楼主指的是家用小型节电器的,这种节电器根本起不了作用,他们在进行演示时多数是用电流表或者视在功率表进行的,表面看电流或视在功率降低的很多,但是真实的有功电量根本没有什么下降,而我们交给供电局的电费是按照有功电量进行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