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位板详细使用方法谁知道
首先你所说的绘图板,绘画板,数位板这些都是一样的东西都是用来电子绘画的,只是叫法不同。
绘图板主要用于动漫、游戏制作、平面设计等图形图像领域。数位板产品目前分两种,一种是笔里有电池的,一种是笔里无电池的,从技术角度上来说,笔里无电池的数位板要更加先进,目前市场上只有WACOM和汉王的产品采用这种方式,而笔里有电池的产品大部分是台湾公司出品的。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由于无电池笔采用的是全封闭结构,重量轻,因此可靠性耐用性很好,而有电池笔要考虑电池更换的结构,所以必然要牺牲一些可靠性,而且电池的电压会随着用户的使用而降低,这样会影响笔的压感特性及定位精度。活动区域,一般用长*宽来表示,如8*6英寸。
这个是选择数位板最重要的参数,表示数位板最大的工作范围是多少,面积越大,越容易完成复杂细致的画,建议专业人员和准专业人员(如学习CG的学生)选用8*6英寸以上的产品。另外请注意根据自己显示器的长宽比选用产品,普通显示器选用4:3的数位板,宽屏显示器选用16:10的数位板,否则画出的东西会变形。
还有一点要注意,大尺寸的板子可以通过驱动程序的设置变成小尺寸的板子,例如6*5英寸的数位板,它本来是适合普通显示器的,但也可以把活动区域设成6*4英寸,适合宽屏显示器。压感:该参数指的是数位板压力输出的精度,这个参数对绘画板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一般分512级压感和1024级压感衡量压力特性好坏要同时注意压力的动态范围和压感级别两个参数。实际上反映压感性能最好用压力曲线来表示。
横坐标是电子秤测出的压力实际值,而纵坐标反映的是数位板输出到计算机的压力值,这条曲线是能够比较准确反映数位板的压力性能。 从各方面讲在绘图板中,个人认为汉王和wacom还不错,只是wacom影拓4太垃圾了,别的还不错。
汉王的性价在行业来说是最高的,而且在使用情况看来六个月了没啥情况,还是不错的。
2.板指加工方法古代的
板指也称“搬指“,是古代将士射箭时套在手指上以防拉弦射箭时被弓弦伤了手指的一种指套。
大多数士卒用的搬指多用金属制,古代冶金不发达,故这种常用的物品多是用范模铸造的,极少数也有用熟铁煅打后卷成圆环形的,算是煅造的一种特例吧。
有些高级将领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和交际上的华丽,就用玉制,这就称”玉搬指“不过所用的玉一般多是碧玉或品质并不太高的白玉。极少数王公贵族会用上等白玉来打造。
由于玉比普通石头更坚硬,故一般刀具不能对之加工,得用一种很细的其成份基本为二氧化硅(也即石英)称之为“解玉砂”的细砂来研磨,和普通的玉器加工一模一样,很费工时。因此玉搬指大多比较值钱。
3.什么叫手扳指
扳指的前身 叫做韘(音射) 《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
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 用时套于拇指上,张弓时,将弓弦嵌入背面的深槽,以防勒伤拇指。 韘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但到后期原先的功用逐渐弱化,其演变为一种装饰品。
——军人的护具 “扳指”怎么写,估计是很多人都会觉得困惑的问题,可以写作“扳指”、“板指”、又或者“班指”。笔者认为,还是用“扳指”二字更名副其实,因为说到底,它就是现代枪械上“扳机”的意思,其他字词只是习惯用法而已。
扳指儿是冷兵器时代弓箭的辅助发射用具,在拉弓放箭时,用以保护手指免受伤害。扳指儿最初是用去毛的熟皮子制成,系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于钩弦开弓。
随着工具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提升,简单的手指护具发展成了今日中华民族的知名艺术珍品——扳指儿。今人对它最直观的了解,便是古装影视剧中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的筒状饰物。
扳指儿虽与满族渊源深厚,却并非满人的专利。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商周就已经出现了相当于后世所称“扳指”的用品。
传统的汉族扳指儿与满族、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区别:汉族扳指儿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儿一般为圆柱体。扳指儿在满语中称为“憨得憨”,至清军入关前,满族人通用鹿骨扳指儿,呈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以“有眼”者为贵。
——男人的首饰 扳指儿这种饰物,最终没能再传下去,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不方便。想来常在拇指上套着一个大玉环,对做事的人来说总是个累赘;再者,朝代沿革,历史变迁,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男子不再尚武、习武,更器重文明和智慧。
于是,扳指儿便以男人首饰的姿态持续了百年之久。这或许也是它四重身份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
——保养心得 现如今,即便有人买到了可心的扳指儿,也没有几个人懂得如何去把玩、呵护。用惯了腕表和领带的时尚先生们未必懂得老物件儿中养护的道理。
自从使用犀牛角、兽骨制作扳指儿以后,由于硬材料有“克手”(北京土语)或磨手的感觉,便对扳指儿的制作工艺有了高的要求,要求制作的扳指表面光滑,筒状内部接触手指部分以不“克手”光滑为准。不使用时,常要双手反复搓磨,使制作时肉眼不可见的“毛刺”通过手的“摸”、“搓”逐渐达到光滑,即类似现代制作工艺的抛光工序。
这样通过手上分泌物的长期浸润,才能使扳指儿有光彩诱人、爱不释手的感觉。 根据不同的材质,就有不同的扳指儿护养方法。
比如象牙扳指一般有槽痕,所以要经常擦拭槽痕中的污渍,但多用上好的皮毛。象牙制品一般会在五六十年后开裂,所以很少用水来清洗,而是多用胭脂(纯天然制作)和酒糟来清洗,不仅有很好的清洁消毒功效,而且还也不会出现水中杂质浸入象牙内形成渍斑的情况。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为象牙扳指儿制作一个紫檀木的内胆,因紫檀木略有淡香且能吸水分,与象牙可以达到互为护养的功效。 翡翠扳指儿由于质坚易碎,一般情况下只是用来欣赏。
翡翠扳指儿讲究的是素工,很少有纹饰,所以基本上不用刻意保养,只是防止碰裂。 碧玉扳指儿则还可以将其经常放在海生的绿藻中,通过绿藻在水中的自然摆动和水波的作用力来达到润磨碧玉的作用。
再加上碧玉比白玉的质地稍松,年深日久,绿藻植物纤维会渗进玉体,形成独特的玉纹,使扳指儿的水分更加充足,更加水润清碧,纹彩嫣然。经常用温热的毛巾来擦拭,或者用冰毛巾包裹一段时间,使之光亮水灵,也不失为养护碧玉扳指儿的好方法。
白玉扳指儿的保养基本就和白玉镯的保养差不多,在把玩时用指肚之肉来打磨扳指,时间一长,可能会产生油脂线,甚至会产生小的黑疵。这就需要通过高锰酸钾来清洗,或者找工匠将之剔除。
——价值分类 有清一代,各种规制完善,扳指儿虽小,却也是森严等级的一种象征。翡翠、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作的扳指儿,非王公贵族,一般人是不敢也不能随意佩戴的。
满族贵族扳指儿以翡翠材料制作者为首选,其色泽澄浑不一,而且花饰斑纹各异,满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皇室贵胄不敢轻易佩戴。 普通人佩戴的扳指儿以象牙、瓷质为多;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儿则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
即使同一质地,制作质量和加工精细程度也会大相径庭,优者与劣者相比较,骤观之不相上下,而骨子里却判若霄壤。扳指儿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夺,武扳指儿多素面,文扳指儿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
这种种分别,在当年是判定等级身份的标志,在如今则是衡量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的尺度。 扳指儿中的极品自然是皇帝的御用之物,无论身份、材质、工艺、纹饰,均登峰造极。
从多尔衮进关到顺治皇帝初步立足中原再到康雍乾三朝盛世,皇帝御用的扳指儿都是有着严格的惯例和规定。清宫造办处先是依皇帝谕旨让玉作、牙作等专业机构按照皇帝的意愿和喜好做出上用纹样,再经皇帝本人修改确认后方可制作。
且御用扳指儿上面经常有御题诗、诗意画和宫廷专用纹饰等带有浓厚人文气象的雕刻。这类扳指儿是当时技艺最高工匠的倾心之作,也是当时宫廷文化和皇帝本人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