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纸是干什么用的
镇纸。顾名思义,压纸之物,在清代是文人们写字绘画时用来压纸的,是必不可少的。这件粉彩松鹤延年镇纸烧制于清代的乾隆年间,流传至今已经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了。粉彩在乾隆可以说烧造已达到了鼎盛时期。
乾隆时期的小文玩,后期是摆设小文玩,可以说是此时期的典型风尚。是青花、粉彩器物及各种色釉的缩小品,可谓是小件大样,即可以摆在案头,或者外出携带当做手中的玩物,可随时把玩,也可供随时欣赏,而文房用具占据了文玩的多数,如笔筒、笔架、笔舔、墨床、镇纸、浆糊盒、印盒等。有精细品,也有粗糙普通用品,这些粗糙品大多为民窑烧造,没有本朝的年款。而精细的官窑器,多用青花或者红彩书写年。这件粉彩镇纸,烧造较为精细,整体造型大气,胎修饰平整,没有波浪纹。粉彩数雍正时期纤细,乾隆时期又有了很大提高,由原来多用的白地儿着彩,发展为多种彩色相互搭配,白地儿多用了彩地。还有粉彩开光的形式,即在粉彩地子上勾出花纹图案,具有玻璃料彩的效果,是此时施粉彩的一种新型手法,粉彩开光,粉彩轧道等绘画手法一直延续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当然到了清代后期粉彩烧造精细的程度已大不如以前了,基本延续了前朝而没有什么创新。在乾隆时期文房用品用具的使用是有区别的,文官大臣、绘画名家、书法界的名人大都用较为精细的文房用具,甚至于是官窑烧造的器物;普通人,则用烧造较为粗糙的民窑器。总之,使用文房用具,是有等级之分的。当然在乾隆时期,瓷器造型都是很规整的,施釉及绘画工艺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民窑业也不例外,民窑的粗糙是与官窑器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但民窑极少有带款的,这些都是乾隆时期的典型特征。
这件粉彩松鹤延年镇纸,是乾隆时期一般文人所用,不是官窑器,但属于民窑器中较为精致的物品。所施粉彩,薄厚均匀,松鹤、松树上的墨彩绘画,说明了乾隆时期开始大量使用了墨彩,花卉上的粉彩,施彩薄厚均匀,蝙蝠红彩鲜艳,镇纸两端的镂空雕是烧窑的出气孔,其设计非常巧妙。这件粉彩镇纸独特的地方是,造型较大,高度为19厘米,空心。而一般镇纸的高度不过寸,并且实心的较多,以增加其重量,才能压住大张的纸。镇纸的材质还有铜质、合成金属、各种木制、玉质等等,瓷镇纸在乾隆时期是较为流行的。
镇纸虽属文房类的实用品,但现在由于很少见到清代的瓷镇纸,见到了大多也作为收藏品,用于欣赏,很少再用来压纸。所以在拍卖会上所见到的清三代的瓷镇纸,其价格都是很高的,即便是民窑的也是如此。现代镇纸大多为实用品,价值不是很高,在今后的收藏中,注意尽量找一些清三代的文房收藏,烧制精细的一些。因为这种器物会越来越少。
2.镇纸是什么东西
文具名:多用金属或石等制成,用来压纸、压书。
镇纸 zhènzhǐ: 用铜、铁、玉石等制成,用以镇压纸张或书籍的一种文房用具
镇纸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工艺品。
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
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3.镇尺一定要一对吗
镇尺不一定要一对。主要根据个人喜好而定为方便使用,压纸时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但也有单个的,单个的一般往往形体较大。
镇尺是放置在书桌案头上的文房用品,又叫纸镇或镇纸。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现今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
有金、银、铜、玉、木、竹、石、瓷等材质,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兴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扩展资料:
形态各异,唯求有一定的分量,便可压纸。上面的雕刻有各种图画和诗词名句。它们有的成对,有的单件。
有的一字一画,有的独立成幅,书、画、文辞、雕刻集于一身,使人爱不释手,历来是一种收藏珍品。如明晚期石叟款铜嵌银丝螭纽镇尺长24.7厘米,在嘉德的成交价为82500元;清代象牙竹纹镇尺长25.3厘米,在北京瀚海最新的起拍价在3万元左右。
刻书画镇尺作为文房用具之一,它常由书画家作稿,其程序也与刻铜墨盒一样———先挑选中意的镇纸,或铜、或木、或牙、或竹。
按常理,有声望的书画家所挑选的必定是材质精良,造型别致的光板镇纸,然后在上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白粉以衬其底,书画家便可在其上纵横驰骋地构思、发挥了。
在纸镇上的书画家的作品,其实是书画家本人作品的袖珍化,它的章法、笔法、气韵应与大幅作品一致。应该指出,事实上有一部分书画家不会作袖珍小品。
以前没有复印机和照相技术可以随心所欲地放大和缩小。所以一般能在若小的纸镇上作书画,又能得其神韵的必然功力深厚。待书画家完工后便由镌刻名家在其上按书画的特点,一刀一刀屏心静气细心地镌刻而成。
雕刻家务须深谙书画家的笔墨、个性,用手上的刀将书画家作品的特征进行再创作,将它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因此小小的纸镇凝聚了书画名家和镌刻名家的共同心血,也可说是他们的联袂之作。这种联袂不是随意的,因为书画的笔法、章法、气韵,必须与雕刻的风格气韵相匹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