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常用 英文缩写及翻译
1,CMMB 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简称。
它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利用S波段卫星信号实现“天地”一体覆盖、全国漫游,支持25套电视节目和30套广播节目,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俗称手机电视)行业标准,确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简称CMMB)行业标准,规定了在广播业务频率范围内,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广播信道传输信号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该标准适用于30MHz到3000MHz频率范围内的广播业务频率,通过卫星和/或地面无线发射电视、广播、数据信息等多媒体信号的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全国漫游,传输技术采用STiMi技术。
2,Chrome 说到底,就如同谷歌文件和Gmail一样,Chrome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前端Web应用和服务的浏览器。 Chrome计划是针对AJAX和Web 2.0应用推出,谷歌建立了自己的称之为V8的Java虚拟机以此来运行JavaScript。
另外,每个标签在Chrome运行时都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所以一个标签工作繁忙导致停顿或者死机,它不会影响到其它的标签。Chrome捆绑了谷歌Gears等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到你的硬盘。
在你的电脑上运行基于Web的应用程序,Chrome都会包括这些功能。你可以建立应用软件的桌面快捷方式,那时你只需要双击,运行在一个特殊的窗口而不需要浏览器的支配,没有标签、按钮或者地址栏。
所有你能看到的桌面应用软件,都是应用软件本身。 3,Firefox 3 Firefox 3将于今夏正式发布。
Firefox支持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支持冲击下载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活动,如亲自下载,邀请好友参与下载,举行庆祝聚会等。 据悉,早在2004年,Firefox全球社区成员就已经超过了1.75亿。
今天的Firefox已经可以支持超过45种语言版本,并且在230多个国家被广泛使用。 4,SNS 有一种解释说SNS是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的缩写,可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还有一种解释是从技术层面说的--SNS是英文Social Network Software的缩写,可译为社会性网络软件,是一个采用分布式技术(通俗地说是采用P2P技术)构建的下一代基于个人的网络基础软件。SNS通过分布式软件编程,将现在分散在每个人的设备上的CPU、硬盘、带宽进行统筹安排,并赋予这些相对服务器来说很渺小的设备更强大的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计算速度,通信速度,存储空间。 社会性网络(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ing:SN):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种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的网站就是社会性网络网站(SNS网站)。
现在许多WEB2.0网站都属于SNS网站,如网络聊天(IM)、交友、视频分享、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音乐共享等。社会性网络的理论基础源于六度理论(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和150法则(Rule Of 150)。
SNS的技术起源:在互联网中,PC机、智能手机都没有强大的计算及带宽资源,它们依赖网站服务器,才能浏览发布信息。如果将每个设备的计算及带宽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与共享,这些设备就有可能具备比那些服务器更为强大的能力。
这就是分布计算理论诞生的根源,是SNS技术诞生的理论基础。 SNS的商业空间:当普通人通过安装SNS软件都可以拥有媲美网站服务器的计算及通信资源时,那些投资了大量服务器的互联网公司将怎么办呢?他们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会不会有更多的新型的互联网公司出现,而且他们的后台他们的前端有没有可能完全不是现在的Google、EBAY、新浪模式呢?甚至包括盛大网络游戏这样的运营商,他们引为骄傲的强大的3万台服务器集群,是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呢?当一个漫画作者家里的那台机器,就可以让他通过SNS视频器播放他的作品,他还需要去管理一个网站吗?或许一个家庭主妇不需要懂得Html编程,不需要懂得网站这个词汇,只通过SNS菜谱发布程序及一台厨房里的PC就能让千百万人掌握她的手艺,而且她在厨房的灶台上的一招一式都清晰可见。
这个时候,您会想到什么? 现在的互联网中,作为客户端的我们就像个蠢蛋,只能通过服务器才能干些奴隶般的事情,看别人的网站,玩别人的游戏,发发邮件,除此之外,我们没有自由。现在是开始革命的时候了!革命中心任务就是:如何让10多亿台电脑发挥他们自己的作用,让用户去创造和控制自己的信息。
中间不需要公司的服务器来摆布我们。 SNS网站:即依据六度理论建立的网站,帮你运营朋友圈的朋友。
六度关系理论: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就是说你想认识一个人,托朋友找朋友找认识他的人,之间不会超过六个人。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介绍、握手来形成一个朋友圈、联系圈的,每个人不需要直接认识所有人,只需要通过他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