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指正、雅正、斧正等类似词汇应该怎么用
1.指正 :zhǐ zhènɡ ①指出并改正错误:这一现象是我们竭力想要指正的。
②指教订正:请读者指正。 是一敬词,通常是用来下级向上级审阅文件等时用的,一般平级之间不用. 2.雅正读音:yǎzhèng (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3) [be kind enough to give your esteemed opinion]∶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雅正:南宋词学中的"雅正"说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就其根源看,"雅正"说的理论基础正是南渡以来具有浓厚理学色彩的"崇正"理论;就其理论特征看,"雅正"说的重心并不在于建立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理论,而在于"正"词坛之不"正",崇尚"正统"的意味甚浓;就其学术倾向性看,"雅正"说颇同理学领域中的"道统"传承,不仅有着"定于一尊"的"正统化"词学痕迹,而且有着类似理学"道统"的清晰的传承统系. 请人指教说“赐教”;请人指正说“雅正”; 赠送作品说“斧正”;对方来信说“惠书”; “雅正”是一个敬词,只能用于别人,是本人对别人说的话,意思是:请别人帮助改正。
比如你写了一篇文章,请比你高明的人帮助改正的时候就可以说:“请您雅正。” 3.斧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斧正」一词,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故事来源】 《庄子·徐无鬼》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垩指白色粘土,斤指斧头,斫即砍。)
【典故介绍】 楚国的国都郢都有一人,不知道他的名字,称为“郢人”。郢人有个好友,是位匠人,不知是姓石还是名石,人们都叫他“匠石”。
郢人和匠石,两人有一套绝技:郢人在鼻尖上用白粉涂上苍蝇翅膀似的薄薄一层,匠石能用斧子把这层白粉轻轻削去。匠石在表演这套绝技时,态度从容,抡起大斧,顺着郢人的鼻尖削下,只听得斧子在空中呼的一声,白粉就完全被削掉。
而郢人的鼻子却丝毫不受损伤。郢人也脸不变色,若无其事。
宋国的宋元君得知此事,感到很惊奇,想亲眼看看。他托人找到匠石,恭敬地请了来。
不料匠石说:“对不起,现在没法表演了,因为我的好朋友郢人已经去世,我失去了表演绝技的唯一伙伴了!” 后来人们根据《庄子》的这个故事,引申出「斧正」一词,意思是请别人像故事中的石匠抡起斧头削白泥那样,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 引申出后人在请人修改作品时,往往说请“斧正”,或“郢正”、“郢削”、“斧削”等。
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气语,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象匠石给郢人用大斧削去白粉一样,干净利索,恰到好处。(人们在引用“斧正”等典故时,按习惯都并无自诩为郢人之意。)
【说明】古代的「正」、「政」二字又可通用,所以「斧正」也叫做「斧政」、「郢政」、「削正」。 这是一个表示很谦虚的、对对方保持极度尊敬的词语。
2.请教“斧正”用法
一、用法
1. 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书》:“营缮宫室,斧正不辍。”
2. 亦作“ 斧政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清 颜光敏 《与曹禾书》:“小词成之数日……幸斧正是荷。” 苏曼殊 《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上……祈大加斧正。”
二、来源
《庄子·徐无鬼》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垩指白色粘土,斤指斧头,斫即砍。)
3.关于指正、雅正、斧正等类似词汇应该怎么用
会存
1。关怀和问候。唐罗“博昌长老,图书:”这是允许的,咨询的回报之年,相欢死亡;而复杂的会存旧的好,旅游纪念塞来昔布。 2。亲爱的术语。请妥善保存更多的照片,书籍等的主题前款的礼物一定的好处
国王别人的话,文章
请求
王字的论文
BR />;呼叫别人问雅正
在南部的宋慈在雅正说:“它的根看到雅正”说的理论基础是南都得到了有力的法理崇正有一个良好的学术背景颜色。 “理论,其理论特性,雅正”说的重心是没有艺术理论是建立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但“正”字,而在祭坛的是“积极的”,崇尚“正统”的意味十分浓厚,见他们的学术倾向性,雅正“说的正统完全一样的新领域遗产,不仅有”定为“正统”的痕迹次,并有一个类似的判例“正统”明确的遗产系统部门。
4.斧正是不是不能乱用
斧正不能乱用。
斧正的意思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所以如果是自己给别人修改文章,或是自己给自己修改文章,都不能用这个词语。
读音:fǔ zhèng
引证:苏曼殊《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翻译:我的诗歌能请到您帮忙修改,真是不胜荣幸。
例句:因个人水平有限,就所提出的问题希望得到大家斧正。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指正 [ zhǐ zhèng ] 谦逊用语,用于请人对自己的意见或作品加以批评修正。
引用:刘绍棠《西苑草》一:“初稿在三月底就写出来了,送到萧先生那里请他指正。”
例句:本刊皆由同学们编写的,经验缺乏,尚望师长多多指正,以匡不逮。
2、斧削 [ fǔ xuē ] 请人修改文字的谦辞。
引用: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一》:“我说:‘惭愧。还得请你斧削。’他又自负地点了点头。”
例句:这篇散文是我刚写的,请各位斧削。
5.请别人签名的敬词怎么说,就像请别人修改文章用斧正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斧正」一词,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故事来源】
《庄子·徐无鬼》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垩指白色粘土,斤指斧头,斫即砍。)
【典故介绍】
楚国的国都郢都有一人,不知道他的名字,称为“郢人”。郢人有个好友,是位匠人,不知是姓石还是名石,人们都叫他“匠石”。
郢人和匠石,两人有一套绝技:郢人在鼻尖上用白粉涂上苍蝇翅膀似的薄薄一层,匠石能用斧子把这层白粉轻轻削去。匠石在表演这套绝技时,态度从容,抡起大斧,顺着郢人的鼻尖削下,只听得斧子在空中呼的一声,白粉就完全被削掉。而郢人的鼻子却丝毫不受损伤。郢人也脸不变色,若无其事。
宋国的宋元君得知此事,感到很惊奇,想亲眼看看。他托人找到匠石,恭敬地请了来。不料匠石说:“对不起,现在没法表演了,因为我的好朋友郢人已经去世,我失去了表演绝技的唯一伙伴了!”
后来人们根据《庄子》的这个故事,引申出「斧正」一词,意思是请别人像故事中的石匠抡起斧头削白泥那样,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
引申出后人在请人修改作品时,往往说请“斧正”,或“郢正”、“郢削”、“斧削”等。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气语,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象匠石给郢人用大斧削去白粉一样,干净利索,恰到好处。(人们在引用“斧正”等典故时,往往不知还有无自诩为郢人之意。大家应该再以后的使用中注意.)
【说明】
古代的「正」、「政」二字又可通用,所以「斧正」也叫做「斧政」、「郢政」、「削正」。
应该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