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桂花的句子
桂花树,又名汉桂,汉中市市树。桂花属木犀科、木犀属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现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资源。中国的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山海经·南山经》就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桂花在日本、印度均有栽培,自1771年我国桂花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之后便迅速扩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普遍栽培,成为重要的香花植物。
描写桂花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子:桂花。传说月中有一棵桂树,所以下云“月中落”。两句写杭州灵隐寺秋夜景致,月光皎洁,桂子飘香。
唐·宋之问 《灵隐寺》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裛:香气袭来。
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2.介绍桂花作文
俗话说:“八月桂花香。”今天我们就说一说那迷人的桂花吧!
桂花小小的,品种有金桂和银桂,金桂又称丹桂,你仔细看一看,只见桂花宝宝们绽开了一张张笑脸,有的被青青的树叶衬托着,益发显得多姿多彩,有的沐浴在阳光中,被风儿吹得在休息中也露出了欢欣的笑容,有的被太阳的金箭拨开了眼睛,闪动着成串的光辉,好像把它所有的美丽尽情地展现出来。一阵风吹来,桂花慢慢地飘落下来,远远看去,就像下了一场桂花雨似的。
桂花的香味特别浓郁。它的香味如香水一般,一阵微风吹来,走得近一些,就能闻到一阵醉人的幽香,让人心旷神怡。
桂花的用途也很多,可以做桂花酒,桂花糕……如果你没有尝过,可以让妈妈帮你做一点品尝品尝。
我爱桂花,因为它朴实,美丽!
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咦!是桂花。
远远的我就闻到了扑鼻的香气,走进一闻,呀!真香呀!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
世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数桂花了。它小小的花瓣会散发出迷人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而在桂花开的最迷人的时候,那股子香气,也确实令人魂牵梦萦。每到秋天,桂花树散发出的香味,十里以外的人都能闻到。桂花树开的花很小,单层的花瓣十分俏丽。一组组小花组成花序,花序少的8或9朵,多的10余朵。花的颜色很多:金桂深黄若金,银桂洁白如玉,丹桂橙红似火,四季桂淡黄如蜡。。。。。。每当金秋时节,繁花满枝,清香四溢。
早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在
3.求一篇介绍桂花的作文啊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
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
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
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
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
(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
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
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藉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
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
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
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4.要关于桂花树、桂花的介绍文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为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8米。树冠圆头形、半圆形、椭圆形。叶对生、革质,花序簇生于叶腋,花期9~10月,果期次年3~4月。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广大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3℃,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桂花味辛,可入药。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等功效。桂花味香,持久,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
】绿背桂花 马桂花 山桂花 桂花露 桂花子
月中金粟,天外飘香
月亮里的桂花树--高不可攀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5.介绍桂花的作文,急,急,急
只要一提起桂花,我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种讨人喜欢的小花.它貌不扬,但清香扑鼻,人们常把它插在带水的花瓶里,这样,满屋芳香.它,就是我喜欢的植物——桂花.
我们校园里也种了几棵桂花树,它不高,和旁边的大雪松一比,成了小弟弟.桂花树的叶子翠绿,阔叶的,两头尖尖,特别茂盛,常年郁郁葱葱.中秋前后,桂花竞相开放.那花开在树叶之间,金黄金黄,很细小,花瓣仅米粒般大.那花密密麻麻,一簇连着一簇,远远望去,仿佛绿叶丛中点缀着碎金.秋日的阳光下,满树的桂花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特别耀眼,特别美,在我眼中没有任何一种花树能与它媲美了.
八月桂花香,一到这个季节,桂花树周围常常围了很多同学.这难得的香味太诱人了,一下课,大家纷纷来到树旁,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仿佛要让整个肺里都灌满这馨香.上课时,我们端坐在教室里,忽然,一阵微风吹来,风中带着桂花的清香.啊,好香的风呀!这时,你会觉得特别舒畅,连脑子也特别好使.
春节时,有一次吃糕,我忽然闻到一阵桂花的香味,这么泠的天哪里来桂花呢?细看,原来是糕的表面点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桂花.妈妈告诉我,把掉在地上的桂花收集起来,再进行加工就成了今天吃到又香又甜的桂花糖糕了.啊!桂花还有这样的贡献,我对桂花不由更加敬佩.
我喜欢桂花,这种金黄色的小不点儿.
6.关于桂花的介绍(短篇)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又名“月桂”、“木犀”。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科,为温带树种。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树冠圆球形。树干粗糙、灰白色。叶革质,对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幼叶边缘有锯齿。花簇生,3一5朵生于叶腋,多着生于当年春梢,二、三年生枝上亦有着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香气极浓。桂花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四种: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实为紫黑色核果,俗称桂子。汉中的汉桂,是桂花中的佼佼者,驰名中外,享誉九州。汉中是蜚声中外的“桂花之乡”。
7.关于桂花的好词佳句
桂花诗语(读书笔记一则)
狄 民
秋天有一半是属于桂花的。
她选择秋天而不是春天作为自己的舞台,那是一种勇敢的放弃、智慧的独行。不知从何时起,面对春天里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我就会想到中央电视台的迎春晚会,看着热闹,却没几个节目能到你的心里去。
桂树又称木犀,四季常绿,枝叶茂盛而不张狂,小小的深绿色的叶片呈椭圆形,触手光滑而质坚韧。桂花的香气醉人而不腻人,正适合于这清清爽爽的秋天,那香气,你只要闻过一回,便终身难忘,故桂花在民间又有九里香之美名。
唐代有两位王姓诗人王建和王维,各有一句写桂花的诗,“冷露无声湿桂花”、“人闲桂花落”,很有名,可惜把桂花写柔弱了,我还是喜欢宋代词人吴文英咏桂花词里的一句:“好花偏占一秋香”,很传神,也很有力量。清泠的广寒宫里,确实也只有她可以与嫦娥长相伴。说到相伴,不能不提到宋代女诗人朱淑真,这是一位很有才情偏又很苦命的女子,她的诗集名之为《断肠集》,她是这样咏桂花的:“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联想她的身世,这么清雅的句子里,却透出浓浓的悲哀。郁达夫小说中有一个名篇,叫《迟桂花》,也一样让人伤感。其实,桂花虽开在风雨萧瑟的秋天,却常和喜庆相随,如蟾宫折桂,如桂冠,如桂花酒。桂花酒还曾经受到大诗人屈原的赏识,《九歌》中“援北斗兮酌桂浆”,这桂浆就是桂花酒。
**前有一部大型舞蹈革命史诗《东方红》,里头有首歌唱到“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还有一首迎接红军的,叫“桂花开放贵人来”,轰传大江南北。再加上**的《蝶恋花·答李淑一》:“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这桂花隐隐约约就有了几分革命花的味道,也算是桂花的一番奇遇,比牡丹被武则天放逐的遭际强多了。提起武则天,就想起她当政时那个诗人宋之问,虽人品不佳,但诗却写得不错,他的《灵隐寺》中有两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就很为世人称道,为古寺生色不少。
桂花天下皆有,最成气象者当属桂林,唐诗人张籍赞道“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清代诗人俞廷举诗云“清秀奇古惬人心,从来只合数桂林”,夸的是桂林,也可以视之为桂树写照。
以前读宋人林逋《山园小梅》,觉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得真好,但其它句子却气韵不足,如“霜禽”“粉蝶”一联,则简直不堪卒读,很诧异这位诗人笔下竟如此参差不齐。后来才知道,这好句是从唐人江为桂花诗里窃来的,原句是“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绝佳,只是便宜了林逋,平白让那厮在诗坛风光了千百年,想想“林逋”这个词的发音在闽南语里是骂娘的意思,也就心平气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