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吉他怎么编曲
这个东西很难一次给你讲清楚。
我只能大概的给你讲下,伴奏(谱写和弦)的步骤!当然了,前提是你必须懂乐理!
首先,你要整理出你要伴奏的歌的乐谱(主旋律),分析出主旋律为大调还是小调,节拍,以及主旋律音符分布的架构。(本来就已有音谱,此步骤可免)
再来,就是以理论谱写为主,实际谱写为辅来拟定和弦的大体位置。拿C大调4/4拍为例,你将会用到的普通和弦有C、D、Em、F、G、Am、B,(也就是为了突出主旋律的1、2、3、4、5、6、7),其它合弦先不理会,如C7或Em7之类的合弦,然后按照小节来配对和弦。配对时要找出每小节的重音,以及单个小节的大、小调。小节的重音一般在节拍的重拍上,也可以是占据每小节较多时间的音符,或者两者都不是,主要还是要看主旋律的走向。一般可按前两步来理论配对,如不行,可凭乐感自行按照试的方法配对。
最后,要对和弦进行修饰。
1、精简和弦,上面我们配对的合弦是按小节来配的。可能你会发现有此小节,所需的合弦不止一个,需要两个或更多和弦才能表现。也会出现两个小节用一个和弦的情况,按实际情况给以精简。
2、伴奏模式,根椐主旋律不同的感情来选择伴奏时为分解和弦,还是扫旋。一般节奏慢,平和的用分解,节奏还行,有那么一点激昂的用扫,节奏很强的可适当加入切来表现。此视具体情况而定。
3、美化和弦,其实上述步骤已经能对大部分的歌进行伴奏,现在讲的这一步属于高级进阶。对现有和弦加入和弦外音来美化和弦,因为和弦也是一种旋律,不能单纯死板的来按配对的情况进行演奏。如郑中基的歌,大部分需要加入和弦外音,否则很难表现。对两个小节用一个和弦的情况,如都用C和弦,可将第2小节改用C7。具体的情况请参照相关书籍。
完成以上步骤,差不多就OK。多演奏几遍,说不定能听出一点不和谐地方,再进行修改。
2.如何用吉他作曲
吉他编曲,其实也就是与作曲挂钩了,所以不同的吉他手,都会因为不同的性格,经历,以及世界观的不同,而编出完全不一样的曲子。
基本的方法:
1.确定歌曲的调式。以1、3、5其中一个音开始并结束在1音或5音上的是大调,以3或6开头并结束在6音上的是小调。大调歌曲主要配大调和弦;小调歌曲主要配小调和弦。
2.歌曲的开头和结尾应配主和弦。大调为C,小调为Am。
3.终止前的一个小节配属七和弦或属和弦。大调为G7,或G,小调为E7或Em。
4.属七和弦前应配下属和弦。C → F → G7 → C。
5.然后再为每小节配和弦。小节中的音明显倾向于某一和弦就配上该和弦。
6.如果小节中的音对任何和弦的倾向性都不明显的,就应以重拍上的音或时值较长的音为准。
7.考虑和弦进行是否合理。三度、四度、五度、六度连接是良好进行,二度、七度为不良进行。
8.用代理和弦美化和声。
3.用吉他如何作曲
用吉他写歌 作曲的话,你可以先从和弦开始,也就是你先自己编一个自己觉得好听的和弦走向(一般刚开始时用扫弦),然后试着跟着吉他哼一些旋律,在哼的过程找感觉,哼出来的曲子配上吉他和弦要和谐,但也不要哼的完全和和弦根音一样,这样虽然和谐但会显的不饱满,另外在自己作曲的时候最好有一个录音设备,因为有些灵感出现一次就没了,所以最好把它记下来,等把曲子完全编好了,你就可以填词了,然后再自己配一点solo,也可以自己编曲,把鼓啊 贝斯啊等都配上,一首歌就完成了。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经验,你觉得有用就看一下,没用就当交流一下。
4.怎么用吉他作曲
要想作曲,就算天才也要学一年以上的吉他才行。
首先,你要熟悉吉他的六根弦、十二品格搭配在一起的不同的音调,指定一个调就要马上弹出来,然后是各种难易不同的和弦,所以勤奋的练习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你要有基本音乐知识啊,你要可以感觉得到每个调究竟是什么具体概念,这样才能把脑海里的旋律用吉他弹出来,不一定要有绝对音感,但唱音是不能不练的。
当你把握好了音准,而且对音乐有不错的感觉,作曲也就不是难事了。至于专门介绍作曲的书,我的确没怎么留意过,但你要学吉他的话,刘传的《吉他自学三月通》倒是不错,很详尽。
反正,音乐是感觉问题,绝不是我一两句就说得清楚的,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5.如何用吉他编曲
。
.我学琴1年多,可已经早超越了比我早的学哥学姐了。因为我刻苦钻研了编曲。
其实不难。大多人就满足于照本宣科式的弹奏,却没心思搞编谱。
我现在已经能拿来一张简谱把它改成指弹谱了。用的教材是台湾大师卢家宏的指弹吉他完整教程。
我已经被里面的大量精彩系统独具匠心的练习所折服。的确是好书。
不仅教你编曲创造,一谱多改多编,更有一谱多调的详细教学!看看下面: 大家陆陆续续都买到了卢老师的《训练大全》了(大陆是《完整教程》)。虽然我没看过大陆版的,但据卢老师讲两个版本完全一样,所以我想应该我就台湾版的发表的看法大家应该都能明白。
我看到有朋友问:“卢大的书把上面的谱子练完,之后练什么?” 看到这么一个问题,让我很感慨。其实我以前也买过练过很多教材,有民谣的,有古典的,还有国外的。
每次都是心浮气躁,把上面的谱子统统练一遍,而且还挑软柿子捏,难的有可能直道后来都没有去碰。练完后觉得自己好像学会了很多,练到了很多,可是再听听高手们感觉,又好像自己还有很多没有学到练到,于是又去找更多的教材、歌谱练习。
可是每次练完一本教材,又开始迷茫,好像自己想要到达的那个境界还是没有到达,之后又该练什么了呢?于是把目光转向无休止的高难度,“Attack Mute”、“人工泛音”、“点弦”、“轮指”、“快速半音阶”。
高难度有那么容易练就么?当然不容易,于是开始颓废,开始放弃,因为目标太高高在上,反而变得没有了目标。
收集的一大堆好听的谱子,却因为自己不可能每一首都一小节一小节地扣指法,而变得“一事无成”。 这让我想起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读书做学问比喻成功“三个境界”,使用三首宋词进行了归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个境况,不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么? 好吧,扯远了。我承认我还没有找到那个“灯火阑珊处”,但是我一直想尽办法地在找。
于是,我只能说说我找到的一些蛛丝马迹。 要说给我启发最大的,还是卢老师。
高明的师傅总是能指引他的弟子迅速地看到问题的核心,从而让弟子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努力,因此才有“名师出高徒”之说。当然,我并不是卢老师的“高徒”,但却就因为与他有过几次照面,当面得到他的一些点拨,才得以快速地明白一些问题。
本来这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不然为什么要当面呢,在论坛上发发贴不就都解决了?),因此我也实在没有办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但是好在卢老师出了这么一本教材,我买了,练了,因此结合当初他给我说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倒是有可能在论坛上能说得明白些。
这本书名字叫《指弹吉他训练大全》,顾名思义,就是一本针对指弹的书,书的内容是什么呢?当然是训练(废话!)。但是这训练两个字,却并不简单。
我觉得,这本书的“训练”,应该是这么个意思: 理论上(仅指理论上),当你练完这本书后,你应该对于到目前为止指弹能够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技巧有所了解,并且学会尝试使用它们。 没错,使用,而不仅仅是学会! 我先稍稍罗列一下这本书上训练的技巧都有什么: 第一章: 两指轮拨一根弦(其中提到了“止弦”的技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靠弦”拨弦法), 爬格子(也就是半音阶了) 爬音阶(注意使用两指轮拨) 第二章: 高低音共同进行(其中最后部分是比较难的乡村指弹基本技巧“交替低音”的练习) 第三章: 分解和弦(琶音)此处开始介绍一些伴奏型,节奏型,这在其他教材中也都是经常出现的东西。
但是卢大是想告诉大家,这些东西都可以融进指弹编曲之中。 第四章:开始演奏?开始编曲! 第四章开始,卢老师的编写教材的真正思路开始展现,一上来就以一首简单的《小星星》向大家展示自己编曲的思路!从这里开始,你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开始大量用脑!而不是机械地看着六线谱弹11 55 66 5! 他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使用和弦将旋律的空白部分填满。
这也是技巧,编曲的技巧! 之后,分解和弦,不同节奏型均粉墨登场,被卢老师拿来填充旋律的空白。而那三段《Scarborough Fair》更是层层加工,展现了灵活的节奏与和弦的运用在为曲子增色方面的作用。
虽然只是三段练习曲,却很值得我们研究,思考旋律与和弦的关系,而不是简简单单地看着六线谱弹下来完事。虽然很简单~~ 第五章:变调! 他只是想告诉我们,不要只在C调上练习,不要只使用C Am D G,还有很多和弦进行值得研究,每个调都有它的和弦进行。
因此,那首《生日快乐歌》很值得一练,很值得一想~~ 第六章:看这一章的名字,不用我再说什么了吧~~~ 这一首《Yesterday》,被卢老师由简到繁地一遍遍演绎,不断加入各种变化,最后成了一首好听的指弹曲,难道我们只是练会它就好了么?看看最后那个版本,用了很多大小调的7和弦,用了很多击勾弦,用了滑弦,甚至用上了即兴的插音,就像他书中所写,Free的感觉立马跑了出来。真High~~~~~如果这些东西也能为我所用,那么我们手上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