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和作怎么区分
答:简单说来,“做”表示具体的动作,“作”表示抽象的动作。
“做”和“作”都含有“制造”这一意思,但又不能混用,区别有三点:
一、“做”侧重于具体对象或产生实物的活动,动作性较强。如“做工”、“做衣服”、“做作业”等。“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而“作”多用于抽象对象或不产生实物的活动,动作性较弱; 如:作孽、作弊、作曲、作别等。
二、从感情色彩上看, “做”所连接的多数都是中性事物。如做客、做梦,都无所谓好坏;“作”所连接的事物多数是贬义的,如作恶、作弊、作假等。
三、“做”是一个“全动词”,就是说它能独立地作为一个动词,在运用中体现完整的动作意思;而“作”是“半动词”,它往往跟别的动同连起来使用,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动作意思,如:叫作、制作、作战等。
2.“做”和“作”的区别
“做”和“作”的区别为: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写法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做:进行工作或活动:做活。做事。做工。做手脚(暗中进行安排)。
2、作: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
二、侧重点不同
1、做:“做”所连接的多数都是中性事物。
2、作:“作”所连接的事物多数是贬义的。
三、写法不同
1、做:
2、作: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协作[xié zuò]
若干人或若干单位互相配合来完成任务。
2、作践[zuò jian]
〈动〉糟蹋。
3、作梗[zuò gěng]
(从中)阻挠,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4、作弊[zuò bì]
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
5、作案[zuò àn]
进行犯罪活动。
3.做和作的区别
“作”和“做”的区别 “作”和“做”用法的区分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有的情况下还有争议。
根据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的意见,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不过,吕叔湘认为,区别的标准不是绝对的,遇到没有把握的词,他宁可写“作”不写“做”。
参考词典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下面对“作”和“做”用法的区分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进行分类辨析。 一、“作”作为双音词的语素和成语的语素的用法 (一)制造:制作、作伪、作票、作俑、始作俑者、自作自受、为人作嫁、作茧自缚。
(二)工作、做工:劳作、作息、操作、深耕细作、日出而作。 (三)从事、进行某种活动:作法、作弊、作战、作恶、作案、作孽、作怪、作梗、作奸、作乱、作伴、作罢、作保、作为(指所作所为、行为、主动的行为)、大有作为、作恶多端、作奸犯科。
“作法”有三种用法:①旧时指道士等施行法术;②写文章或绘画等的方法,如“小说作法”、“国画作法”;③办事或制作物品的方法。用于含义③时,一般写成 “做法”。
(四)创作:写作、作文、作画、作诗、作曲、作家、作者。 (五)著作、作品:大作、杰作、拙作。
(六)为、充当、当作:作废、作伴、当家作主、为虎作伥、认贼作父、作贼心虚。 (七)故意装出某种样子:装作、作态、作派、装聋作哑、装模作样。
(八)起、兴起、出现:振作、一鼓作气、兴风作浪。 (九)作为:①当作,如“把他作为朋友”;②就人的某种身份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来说,如“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尊重新闻事实”;“作为词典,必须有检索方法”。
(十)发作:作呕、作酸。 (十一)做作、造作。
以上十一种用法中,“作”均读去声。但“作”另读阴平时,特指作坊。
二、“作”作为单音动词与双音的动名词宾语构成词组的用法 指“从事、进行某种活动”,如:作贡献、作处理、作调查、作报告、作动员。特别提醒:考虑到与“作贡献、作处理”等用法的衔接,建议不使用“做出贡献、做出处理”的说法,而写成“作出贡献、作出处理”。
三、“作”作为单音动词与双音的名词宾语构成词组的用法 指“充当、当作”,如:作榜样、作结论。特别提醒:考虑到与“作榜样、作结论”等用法的衔接,建议不使用“做出榜样、做出结论”的说法,而写成“作出榜样、作出结论”。
四、“做”作为双音词的语素的用法 (一)干、从事、进行某种活动:做活、做事、做寿、做操、**、做梦、做戏。 (二)办事或制作物品的方法:做法。
(三)为、当、充当某种身份:做工、做官、做主、做客、做东、做鬼、做媒、做亲。 (四)制造:做饭。
(五)为人处世:做人。 (六)作为:叫做。
(七)装出某种样子:做作。 五、“做”作为单音动词与单音的形容词或动词构成词组的用法 如:做好、做到。
六、“做”作为单音动词与多音的名词宾语构成词组的用法 (一)干、从事、进行某种活动:做买卖、做好事、做坏事、做满月、做手脚、做生意、做生日、做学问、做早操、做练习。 (二)制造:做衣裳、做馒头、做衣柜、做圈套。
(三)标注:做记号。 (四)创作:做文章。
(五)为、充当、当作:做工人、做老师、做医生、做媒人、做保姆、做资本、做中介、做挡箭牌。 (六)装出某种样子:做样子。
七、“做”作为成语的语素的用法 尽管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但作为成语的语素,仍有几个不常用的“做”,如:做神做鬼、做小伏低、做张做致。而在不同的词典中,常用的成语“做贼心虚”和“作贼心虚”两种说法并存。
考虑到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建议不用“做贼心虚”,而用“作贼心虚”。 除了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进行分类辨析,根据有关专家关于异形词整理的最新意见,“当做、做弊、做美、做弄、做声、做秀”视为异形词,分别推荐使用的是“当作、作弊、作美、作弄、作声、作秀”。
还有,“做伴”现在一般写成 “作伴”,“做主”现在一般写成“作主”。 在 《现代汉语词典》之后,有的新词典对 “作”和 “做”的用法提出不同看法,有的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规范意见。
这些看法和意见值得参考,但不宜简单地作为判断正误并追究采编校人员差错责任的根据。 凡是正规出版的词典认可的用法,或者正规出版的词典也无法阐明的用法,尽管有不同意见可以商榷,但都不能认定差错。
只有违反《现代汉语词典》规定的用法,且没有正规出版的其它词典根据的,可判定确实误用的,才认定差错。 (艾文辑) 在使用时怎样区别“作”与“做”呢?在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中,“作”、“做”既沿袭了历史上的习惯用法,又有所规范。
“作”、“做”的用法大致如下。(一)从语体色彩来看:区分“作”、“做”用法的基本标准是“文”与“白”。
“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特别是文言词语均用“作”,成语几乎全用“作。
4.“做”和“作”的区别及用法
一般认为,“做”表示具体的动作,“作”表示抽象的动作。
我也一直这样认为,虽然心下有一个疑惑,具体和抽象是相对的,如果遇到具体、抽象分不清的时候怎么办。最近使用北京语言学院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第3册),才发现混淆的情况超出我的想象: 在老队长家里做客(148页) 老队长的老伴田大娘和女儿小华,正在家里作饭,听说有客人来了,连忙从屋里走出来。
(149页) 按说,“做客”比“作饭”抽象,“作饭”比“做客”具体,可是,课文的写法刚好是颠倒的。还有的时候书里的写法好像是随机的: 我要是有点儿不舒服,他就忙着请大夫、买药,作这作那让我吃。
(107页) 丁大娘说:“要是我有点儿不舒服,他就忙着做这做那让我吃。”(122页) 布朗太太看到一个个的饺子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称赞地说:“作得多好啊!……”(151页) 一会儿请大家尝一尝我们做的中国饺子。
(167页) 有的人吃过,说外边是面做的皮儿,里边是肉和菜做的馅儿,很好吃;(167页) 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做”和“作”到底有没有分别呢? 作谓语的动词都写“做”,固定的词都写“作”。这样可以保证现有的词都保持目前的写法,如: 写作、工作、作文、作业、作风、作用、作为(名词)、作为(动词)、作者、作品、作对、作废、作乐、作罢、作息、作伪、作孽、作战、作东、作主、作案、作法(=方法)…… 而下面的写法就无须犹豫了: 做饭、做菜、做饺子、做针线、做作业、做作文、做工作、做解释、做报告、做计划、做方案、做这做那、做东做西、做法(道士做法)…… 另外,“动词 + 作(做)”一律写“作”。
这一类的形式都表示一种观念上的、或者动作结果的意义而不是加在宾语上的具体动作。这样写也和目前多数人的使用习惯相合。
比较困难的是那些分不清是词还是词组的情况,比如: 作诗~做诗 作人~做人 作事~做事。
5.作的多音词是什么
作zuō
作坊,旧指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榨油~。洗染~。酿造~。
作zuò
⒈起,兴起:振~。枪声大~。
⒉做成,成品:~成。~品。创~。佳~。名~。
⒊写,画:写~。~词。~论文。~曲。~画。
⒋举行,进行:~演讲。~斗争。
⒌发生,装做:发~。装~。~怪。装腔~势。
①功能,使人物发生影响或变化的力量:起~用。带头~用。
②用意,用心:另有~用。
⒏
①做出成绩,做出供献:大有~为。
②当做:她把步行~为强身的一种方法。
⒑
①做了古人。死了。
②创始:自我~古。
作zuó 1.见"作践"。 2.见"作料"。 3.见"作兴"。
6.做与作的用法
不是一只木鱼:你好。
你问:作和做这两字的区别? 我简单的回答如下: 做和作这两字区别是什么? 我把《新编现代汉语多功能词典》和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的有关内容打出来,你自己参考吧。你一看就明白了。
《新编现代汉语多功能词典》的相关解释: 【辨】作和做:都可以作动词,表示从事某种活动。 在“作(做)诗”“做(作)文章”“叫(作)做”“当(做)作”等词语中可以相互换用。
区别在于: ①适用的范围不同。用“做”的地方大多都可以换用“作”;但有的用“作”的地方,却不能用用“做”,如“枪声大作”、“成功之作”等。
②所带的宾语不同。 “作”常带动词作宾语,如“安排”“演说”“估计”“斗争”“分析”“研究”“调查”“评论”等,也可带较抽象的、有较浓书面语色彩的名词作宾语如“文章”“曲”“诗”等;“做”多带较具体的、有较浓口语色彩的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如“饭”“衣服”“事(儿)”“活(儿)”“手艺”等。
③词性不同。“作”还兼名词,“做”不兼名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的相关解释: [比较]做与作 语音上二者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区别。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等。
7.作的读音
作 zuō
【释义】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工场:木工作坊|香油作坊。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作 <;名>
作坊,手工业工场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而礼径至所作,不复重奏,称诏罢民。――《三国志·魏志》
又如:作房(作坊);作分(作坊);木工作;油漆作;洗衣作
作坊
作 <;动>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作,起也。――《说文》
明两作。――《易·离》
作其即位。――《书·无逸》
与子偕作。――《诗·秦风·无衣》
或作而行之。――《考工记》
凡作民。――《周礼·士师》
三献作止爵。――《仪礼·特牲礼》
后圣有作
作zuō作坊,旧指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榨油~。洗染~。酿造~。
作zuò
⒈起,兴起:振~。枪声大~。
⒉做成,成品:~成。~品。创~。佳~。名~。
⒊写,画:写~。~词。~论文。~曲。~画。
⒋举行,进行:~演讲。~斗争。
⒌发生,装做:发~。装~。~怪。装腔~势。
⒍
⒎
①功能,使人物发生影响或变化的力量:起~用。带头~用。
②用意,用心:另有~用。
⒏
①做出成绩,做出供献:大有~为。
②当做:她把步行~为强身的一种方法。
⒐
⒑
①做了古人。死了。
②创始:自我~古。
作zuó 1.见"作践"。 2.见"作料"。 3.见"作兴"。
8.三年级制作树叶贴画的作文第二段怎么写
我的树叶贴画叫“可爱的小鱼”。是一个河塘里有三条金鱼正在吐泡泡,自由地玩耍。水波流动,一闪一闪地,多么动人的画面呀!
做贴画选材很重要,一张A4白纸作画面,选用大小不同的叶子,水彩笔作补充。需要胶水,剪刀等工具。
首先做金鱼,选用三个又大又圆的叶子做身体,鱼尾用银杏树叶,扇形很像鱼尾。鱼眼复杂一些,用剪刀把树叶剪成一个个小圆圈,既像鱼眼又像泡泡。在白纸上,将“鱼身”自由摆放,选好位置后再用胶水粘住,然后把鱼身后边把鱼尾粘住,然后把鱼眼粘在前边。几条活泼的小鱼就出来了。可是这样还不算完美,没有波浪流动金鱼怎么游呀?于是我就用蓝色的水彩笔画了几条波浪,多么完美的一幅画呀!
这就是我的树叶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