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石淋证的辩证施护是什么
①可参照热淋证护理。
②石淋绞痛发作时,患者出现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恶心呕吐、出冷汗,甚至休克。如发生虚脱时,应立即让患者取头低平卧位,测血压,加强保暖措施,并通知医生。
③绞痛发作时,可用针刺治疗。常用穴位有:志室、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等。
若疼痛仍不缓解,可遵医嘱给镇痛解痉剂,或配合医生进行肾囊封闭以止痛。 ④石淋患者可做局部肾区拍打疗法;有输尿管结石时应多作跳跃活动;膀胱结石患者应鼓励其憋尿后再用力排尿,有利于结石排出。
⑤石淋患者宜少食菠菜、土豆、动物内脏、草莓、蛋类等含钙磷较高的食物,有条件可做结石成分分析,针对结石性质给予相宜饮食。 ⑥在总攻排石治疗前,应做思想工作,向患者交代必要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争取期密切配合。
总攻开始后,要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和反应。如有心慌、胸闷、脉细数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并应严密观察,如绞痛部位下移绞痛突然消失,可能结石进入膀胱;若有尿痛、小腹疼痛、尿中断时,应鼓励患者用力排尿,促使结石排出,并做好结石过滤和留标本送检工作。
2.反复句怎么写
他对待文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好多字句都要经过反复推敲才确定。
反复句是有意重复某个意思,以强调语意的修辞手法。一般情况下,反复有两种,一是连续反复,二是间隔反复。 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例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是枣树。”(鲁迅先生的《秋夜》)
间隔反复【例】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纪念刘和珍君》)
3.尿石症患者如何进行家庭调护
家庭调护:增加饮水量,成入每日尿量应保持在 2000毫升以上。
盐的摄入应少一些,因盐可增 高入体内钙的水平,并对治疗结石的药物有干扰作用。应根据结石成分,适当调节饮食。
患 草酸盐结石的病入宜少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如 菠菜、草莓、土豆、胡椒、辣椒、竹笋、甜菜、红茶、果仁、可可等。口服维生素B,可 减少尿中草酸盐的排泄,或服氧化镁以增加尿中草酸盐的溶解度。
磷酸盐结石的病入,宜用 低磷酸钙饮食,在饮食中还应增加含维生素A 和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鱼肝油、对虾、胡 萝卜等;患尿酸盐结石者,宜少吃肝、肾、脑、猪肉、蟹及豆类食物,可多吃些碱性食物,如卷心菜、萝卜、白菜、黄瓜、香蕉、南 瓜等。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经非手术治疗 一段时间无效者,上尿路梗阻明显者,合并严重感染经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4.请问中医如何辩证肾结石这个病
“肾结石”者,西医病名也。
中医谓之“石淋症”矣。 中医辨证认为,是症乃肾火煎熬之故。
患者肾火之盛,起于肾水之衰也。成人行房泄精,肾水大亏,其肾火未能停息,再加日常劳作,则肾火大动而不可止,亦不能止。
于是,未经肾经吸纳之水乘肾水虚空之际,直入肾中遏其肾中偏霸的肾火,此时肾火便不敢外散,守于肾中。 原本已经偏霸了的肾火,又因上叙之故而不敢外出,不亚于火上 加油哉。
肾中之水,本身偏于咸,乃咸水也(尿是咸的可证之耳)。几经上叙火之熬炼而成石淋者也。
肾内既生石,阻断肾气之通达,亦阻断肾水之通畅则痛生矣;在阻肾气之后,必致肾经之血同期亦受阻之,三者受其之阻,焉能小痛哉?大痛生矣。痛既大之,顺着肾经四处泛滥,故牵扯大片皆大痛。
因阻是作用力,必又生人体自卫之反作用力。当反作用力某时占上风了,上之三者被冲决开来------阻者消失了------痛亦随之渐消也。
故此剧痛呈阵发性也。 中医之治,首先当通肾之气,使肾中之火敢于外散。
再利膀胱之水,水既入于膀胱则必流经于肾;肾中既有肾水之流动,肾火也就随其水之流而跟着亦流;肾火既流动了,即不再煎熬肾内之咸水,则石不再长;反而因“水滴石山穿”之理而缩小矣;又因石者已置于流水之中,同“水动千斤石”之理,故能排于肾之外者也。 中医乃因人而辨证,由所辨之证而施治。
故不能举例也。只能因人而见之、治之哉。
5.膏淋的简介
若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若膀胱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以至小便涩痛有血,乃成血淋;若湿热久蕴,熬尿成石,遂致石淋;若湿热蕴久,阻滞经脉,脂液不循常道,小便浑浊不清,而为膏淋;若肝气失于疏泄,气火郁于膀胱,则为气淋;若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由腑及脏,继则由肾及脾,脾肾受损,正虚邪弱,遂成劳淋;若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亦为血淋;若肾虚下元不固,不能摄纳精微脂液,亦为膏淋;若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膀胱气化无权,亦成气淋。可见淋证的发生除膀胱与肾外,还与肝脾相关联。其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之邪。膏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乳糜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