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山甲鳞片怎么用
穿山甲的鳞片含大量的角蛋白,粗蛋白含量为85.35%,另含甾体皂甙元。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因生长部位不同,形状大小也不一致,一般呈三角形、扇面形、菱形或盾形,中央较厚,边缘较薄,背面有纵的生长线纹,腹面底部近缘或有数条横皱纹。表面棕黑色或灰棕色,腹面色淡,较滑润。角质,微透明,坚韧有弹性;很难折断。臭微腥,味咸。
以片较小、色棕黑或棕黄、无腥气、不带皮肉者为佳。
[效用]
[性味] 咸,微寒。
[功用] 活血通络,消肿排脓,下乳汁。
[主治] 痈肿疮毒、乳痈、乳汁不通、风湿关节痛等症。
[用量] 5g~10g。
[禁忌] 痈疽已溃,气血虚者忌用。
[附注]
我国穿山甲的产量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尚须自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一般进口商品分为大甲片与小甲片。大甲片呈灰黄色,又称为"铜甲片",品质较次,民间常制成搔痒器;小甲片呈褐色,又称为"铁甲片",品质较优。
【英文名】 SQUAMA MANIS
【别名】山甲片、甲片
【来源】本品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收集鳞甲,洗净,晒干。
【制法】
穿山甲: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炮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照烫法(附录Ⅱ D)用砂烫至鼓起,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醋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按上法烫至鼓起,醋淬,取出,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穿山甲 ,用醋30kg。
【性状】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长宽各为0.7~5cm。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宽端有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及数条横线纹;窄端光滑。内表面色较浅,中部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半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淡。
【鉴别】取本品粗粉约1g,加氯仿60ml,加热回流4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穿山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9:1) 的混合液,在80℃加热数分钟,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用法用量】 5~9g,一般炮炙后用。
2.穿山甲的鳞片怎么用对身体最好.
穿山甲在我国仅有一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
我国邻近之越南、缅甸、印度、锡金、尼泊尔等地亦有。 [采制] 全年均可捕捉,遇着时撒泥沙于其身上或利用狗至陵墓的洞穴去找。
穿山甲见到狗或被撒上泥沙,身体即刻蜷缩成球状,静止不动,此时极易捕捉。捕获后杀死,去净骨肉,晒干,即为甲壳(亦称甲张)。
将甲壳置沸水中,甲片自行脱落,晒干;或将甲壳放入石灰水中,烂去皮肉,以清水洗净,晒干。或捉到后即刻放入沸水中烫,甲片自行脱落,晒干亦可。
[炮制] 取漂净的山甲片,按大小分开。先将砂土置锅内炒热,倒入山甲片同炒至鼓起呈金黄色,取出,筛去砂土,趁热放入醋盆内搅拌,(每100斤用醋40斤)浸湿后捞出,晒干即成。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干燥的鳞甲。 [名称] 穿山甲片Squama Manidis 别名:山甲片(浙江)、甲片(江西、上海、浙江、河南)、甲张(湖南)。
[产地及销售习惯] 主产于广西百色、宜山、田东、龙津、靖西、河池,云南思茅、普洱、永平、大姚,贵州榕江、印江、湄潭、锦屏、独山,广东海南岛、佛山、台山、平远,湖南邵阳、黔阳、常德,浙江景宁、龙金、青田,福建建阳、建瓯,台湾嘉义等;以广西、云南、贵州产量较大,销全国各地;此外四川、江西、湖北、安徽等地亦有出产。 [化学成份] 鳞片含大量的角蛋白,粗蛋白含量为85.35%,另含甾体皂甙元。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因生长部位不同,形状大小也不一致,一般呈三角形、扇面形、菱形或盾形,中央较厚,边缘较薄,背面有纵的生长线纹,腹面底部近缘或有数条横皱纹。表面棕黑色或灰棕色,腹面色淡,较滑润。
角质,微透明,坚韧有弹性;很难折断。臭微腥,味咸。
以片较小、色棕黑或棕黄、无腥气、不带皮肉者为佳。 [效用] [性味] 咸,微寒。
[功用] 活血通络,消肿排脓,下乳汁。 [主治] 痈肿疮毒、乳痈、乳汁不通、风湿关节痛等症。
[用量] 5g~10g。 [禁忌] 痈疽已溃,气血虚者忌用。
3.穿山甲的鳞片有什么用处
穿山甲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等功效。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长宽各约0.5-5cm。背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腹面色较浅,中部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微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微咸。
显微鉴别,粉末淡黄色,呈无定形碎块,近无色、淡黄色或黄色,大多有大小不一的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空洞,碎块缘凹凸不平或有凹陷,偶见细纹斑。
化学成份
穿山甲的鳞片含硬脂酸(stearic acid),胆甾醇(cholesterol),N-丁基-二十三(碳)酰胺(N-butyl tricosylamide),碳原子数为26-29的两个脂肪族酰胺,环(L-丝氨酰-L酪氨酰)二肽[cyclo(L-seryl-L-tyrosyl)]和环(D-丝氨酰-L-酪氨酰)-L-酪氨酰二肽[cyclo(D-seryl-L-tyrosyl)],又含锌、钠、钛、钙、铅、硅、磷、铁、锰、铬、镁、镍、铜、钡、硼、铝、钼、锡等18种元素。水溶液含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半胱氨酸(cyste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等16种游离氨基酸。还含挥发油和水溶性生物碱等。
穿山甲的药理作用
1.降低血液粘度作用
1.2.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2.抗炎作用
3.穿山甲片中的环二肽Ⅵ和Ⅶ能够提高常压缺氧的耐受能力。
鉴别:
理化鉴别,取炮制后的穿山甲片5g,研碎,加95%乙醇50ml浸泡过夜,过滤得乙醇提取液。取上述乙醇提取液5ml蒸干,用氯仿1ml溶解,沿管壁滴加浓硫酸,则上层呈淡蓝色,中间有一棕色环,下层黄棕色,紫外光灯下可见绿色荧光。取上述醇提取液1ml加茚三酮试剂水浴加热10min,呈紫色,取炮制后的穿山甲片2g,研碎,用稀盐酸浸泡过夜,过滤,得酸水提取液加硅钨酸试剂,则可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炮制:
炮山甲:取拣净的穿山甲片,分开大小,另将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醋山甲:用上法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筛去砂于,立即将炮山甲片倒入醋盆内,搅拌略浸,捞出,用水漂洗,晒干。(每穿山甲片100厅,用醋50斤
1.《滇南本草》:土炒,炮用。
2.《纲目》:方用或炮,或烧,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当各随本方,未有生用者。仍以尾甲为力胜。
【性味】味咸;性微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气血虚弱、痈疽已溃者及孕妇禁服。
4.穿山甲鳞片磨成粉后怎么食用
穿山甲是一味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穿山甲鳞片晒干炮制后对各种疾病都有控制作用,那么穿山甲鳞片可以吃吗?一般来说穿山甲鳞片是用来刮身体的,可以驱除身体的风湿病症,但穿山甲鳞片也可以内服,将穿山甲鳞片磨粉炮制后服用可以活血通络,消肿排脓,下乳汁。
穿山甲鳞片因生长部位不同,形状大小也不一致,一般呈三角形,扇面形,菱形或盾形,中央较厚,边缘较薄,背面有纵的生长线纹,腹面底部近缘或有数条横皱纹。表面棕黑色或灰棕色,腹面色淡,较滑润。角质,微透明,坚韧有弹性;很难折断。臭微腥,味咸。
穿山甲鳞片炮制方法:
穿山甲: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炮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照烫法(附录ⅱ
d)用砂烫至鼓起,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醋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按上法烫至鼓起,醋淬,取出,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穿山甲
用醋30kg。
穿山甲是一味活血化瘀的中药,能直接扩张血管,降低处周阻力。还能延长凝血时间。可以用于瘀血肿痛,风湿,痈肿疼痛,产后乳汁不足等。
在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因为穿山甲鳞片是活血药,长时间应用,则有可能会导致皮下出血。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5.穿山甲鳞片治关节炎怎么使用
取漂净的山甲片,按大小分开。
先将砂土置锅内炒热,倒入山甲片同炒至鼓起呈金黄色,取出,筛去砂土,趁热放入醋盆内搅拌,(每100斤用醋40斤)浸湿后捞出,晒干即成。 [产地及销售习惯] 主产于广西百色、宜山、田东、龙津、靖西、河池,云南思茅、普洱、永平、大姚,贵州榕江、印江、湄潭、锦屏、独山,广东海南岛、佛山、台山、平远,湖南邵阳、黔阳、常德,浙江景宁、龙金、青田,福建建阳、建瓯,台湾嘉义等;以广西、云南、贵州产量较大,销全国各地;此外四川、江西、湖北、安徽等地亦有出产。
[化学成份] 鳞片含大量的角蛋白,粗蛋白含量为85.35%,另含甾体皂甙元。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因生长部位不同,形状大小也不一致,一般呈三角形、扇面形、菱形或盾形,中央较厚,边缘较薄,背面有纵的生长线纹,腹面底部近缘或有数条横皱纹。
表面棕黑色或灰棕色,腹面色淡,较滑润。角质,微透明,坚韧有弹性;很难折断。
臭微腥,味咸。 以片较小、色棕黑或棕黄、无腥气、不带皮肉者为佳。
[效用] [性味] 咸,微寒。 [功用] 活血通络,消肿排脓,下乳汁。
[临床应用] 1. 用于血滞经闭,症瘕结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故可用治上述诸种症候。
用于血滞经闭,可与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等同用;用治症瘕痞块,配伍三棱、莪术等药同用;用治风湿痹痛,可配合当归、川芎、羌活、防风等同用。 2. 用于乳汁不通。
穿山甲有较佳的通下乳汁功效,用于产后乳汁不通,可单味为末,黄酒送服。为增强下乳功效,多与王不留行配伍;若产后气血两虚、乳汁稀少,可合益气补血的黄耆、当归等药同用。
3. 用于痈肿初起或脓成不溃等症。穿山甲有消肿排脓的功效,能使痈肿未成脓者消,已化脓者速溃,在临床上常与皂角刺、乳香、没药、金银花等同用;如痈疽已溃者忌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瘰历痰核肿痛,可配夏枯草、牡蛎、贝母、玄参等同用,用取消肿通络散结之功。 【用量】 5g~10g。
【禁忌】痈疽已溃,气血虚者忌用。 【附注】 我国穿山甲的产量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尚须自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
一般进口商品分为大甲片与小甲片。大甲片呈灰黄色,又称为"铜甲片",品质较次,民间常制成搔痒器;小甲片呈褐色,又称为"铁甲片",品质较优。
【性状】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长宽各为0.7~5cm。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宽端有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及数条横线纹;窄端光滑。
内表面色较浅,中部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半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
气微腥,味淡。 【鉴别】取本品粗粉约1g,加氯仿60ml,加热回流4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穿山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9:1)的混合液,在80℃加热数分钟,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性味归经】咸,微寒。
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
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用法用量】 5~9g,一般炮炙后用。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穿山甲鳞片怎么用(穿山甲鳞片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