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望古诗书法作品正楷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2.春望古诗硬笔书法作品
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原诗:《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扩展资料: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生活在沦陷下的长安,真是度日如年啊。他为百姓担忧,为自己流落在他方的妻子儿女担忧,为远在延州以北的芦子关担忧。
可是这三月是长安,却异常安详,春光明媚百花繁盛,鸟儿在枝头啼叫,跟这连绵的战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盛丽珠三字草书怎么写
盛丽珠 毛笔草书写法:
盛丽珠 草书个性签名写法:
盛丽珠 博洋草书写法:
盛丽珠 硬笔行草写法:
4.描写春天的诗句行书
春天 / 诗句大全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唐代) - 《春江花月夜》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宋代) - 《春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唐代) - 《次北固山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唐代) - 《忆江南·江南好》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唐代) - 《江南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唐代) - 《鸟鸣涧》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苏轼(宋代) - 《蝶恋花·春景》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五代)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白朴(元代) - 《天净沙·春》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白朴(元代) - 《天净沙·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唐代) - 《绝句二首》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唐代) -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唐代) - 《大林寺桃花》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唐代) - 《回乡偶书二首》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唐代) -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苏轼(宋代) - 《望江南·超然台作》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李清照(宋代)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唐代) - 《客至》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宋代) -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欧阳修(宋代) - 《丰乐亭游春·其三》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苏轼(宋代) - 《江神子·恨别》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施耐庵(元代) - 《念奴娇·天南地北》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卢纶(唐代) - 《长安春望》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李白(唐代) - 《早春寄王汉阳》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辛弃疾(宋代) - 《汉宫春·立春日》
5.求几首适合毛笔行书书法的诗词
诗词实在是太多了 都可以用行书写的 只看自己爱好选择诗词罢了 给你诗名选择喜好的诗词百度之 可得诗词内容 ~~~~~~·五言古诗~~~~~~~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隐居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贼退示官吏·并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五言乐府~~~~~~~ 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 关山月 子夜秋歌 长干行 列女操 游子吟 ~~~~~五言律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望月怀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并序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杂诗 题大庾岭北驿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后禅院 寄左省杜拾遗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泛 终南别业 临洞庭上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宴梅道士山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早寒江上有怀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新年作 送僧归日本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阙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送李端 喜见外弟又言别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蜀先主庙 没蕃故人 草 旅宿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早秋 蝉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送人东游 灞上秋居 楚江怀古 书边事 除夜有怀 孤雁 春宫怨 章台夜思 寻陆鸿渐不 ~~~~~五言绝句~~~~~~ 鹿柴 竹里馆 送别 相思 杂诗 送崔九 终南望余雪 宿建德江 春晓 夜思 怨情 八阵图 登鹳雀楼 送灵澈 弹琴 送上人 秋夜寄邱员外 听筝 新嫁娘 玉台体 江雪 行宫 问刘十九 何满子 登乐游原 寻隐者不遇 渡汉江 春怨 哥舒歌 再给你来点古诗词句子 1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 蒹葭 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诗经 渡易歌 3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离骚 4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坚。
屈原 离骚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6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卓文君 白头呤 7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8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9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汉乐府 饮马长城窟行 10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月明星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在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 1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 观沧海 1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13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曹丕 短歌行 14 高树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曹植 杂诗其一 15 仰手接飞猿,府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白马篇 16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曹植 野田黄雀行 17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曹植 七哀诗 18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左思 咏史 19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 归田园居 2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 21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 登池上楼 22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 陆凯 赠范晔诗 23 精卫衔其木,将以填沧海。
陶渊明 读《山海经》 24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眺 晚登三山望京邑 25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 入若耶溪 26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去秋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胡太后 杨白花 27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民歌 敕勒歌 28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薜道衡 昔昔盐 29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虞世南 咏蝉 30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 在狱咏蝉 3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俯之任蜀州 32 少小季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 回乡偶书 33 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3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星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5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不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3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乡 37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登黄鹤楼 38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凉州词 39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临洞庭 40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4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42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春望毛笔行书怎么写(春望古诗书法作品正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