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2.“连中三元”一语源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3.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有: 唐代的崔元翰、武翊黄、张又新、白敏中,宋代的陈尧叟、孙何、王曾、王岩叟、冯京、彭汝砺,辽代的王棠,金代的孟宗献,元代的王宗哲,明代的黄观等。清代长洲人钱柴,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才,亲赋“三元诗”纪瑞致贺。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科举考试的“连中三元”指哪三级考试名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