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摇纺线车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手摇纺车的工作原理:
手摇纺车把锭子安装在绳轮之上,也是用绳弦传动称为立式。卧式由一人操作,而立式需要二人同时配合操作。因卧式更适合一家一户的农村副业之用,故一直沿习流传至今。
手摇纺车据推测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可以纺麻、丝、棉等。汉、唐以来,我国绚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可以看出当时的锦、罗、绫、绮等具有相当高的纺织水平。
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由曲柄、踏杆、凸钉等机件组成,踏杆通过曲柄带动绳轮和锭子转动,完成加捻牵伸工作。
纺车由轮子、摇柄、锭杆儿、支架、底座等构成。木方制成的纺车底座长70厘米,呈“工”字形。“工”的上横处有一小支架安锭杆儿;“工”的下横处有两根方立柱(大支架),柱距50厘米,柱上端有安主动轮轴的圆孔,距底座35厘米。轴的一端有摇柄。
主动轮的辐条是中间带圆孔的条状薄板,长60厘米,中间宽8厘米,两端宽6厘米,共六片,轴两端各穿三片。线绳固定的辐条间隔60度,呈张开的伞骨状。轴的两“肩”卡住轴两边的两组辐条,使其不能会合。线绳把两组辐条呈“之”字形相间张紧,辐条略向内弯曲。
张紧的“之”字形的线绳是轮的“辋(wǎng)”,辋上挂着传动绳。锭杆儿是长30厘米,直径0.5厘米,两端尖锐的钢线。直径2厘米的木传动轮套在锭杆儿中间固定。主动轮与锭杆轮之间由张紧的线绳传动。轴部加少量润滑油。(上述纺车结构常见于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数据仅供参考)
纺线时,一手(左手)持两股纱把端头蘸水粘在锭杆上,一手(右手)摇动摇柄,主动轮带动锭杆迅速旋转,持纱手(左手)的高度与锭杆一平时就把两股纱纺在了一起,一边放纱一边向后移动,纺好的线达到最长时将手抬高,把线贮(缠)在锭杆上。然后,持纱手降回到与锭杆一平的高度纺下一段线……。这样的操作要反复地进行才能纺完一条线。
2.棉花如何纺线
纺线是中国传统耕织社会的主要生产项目。要纺棉花(又称纺线),知就要先种棉花。秋天摘下棉花后,要去轧棉花,把棉花里的棉籽去掉;再将棉花拿到弹匠那里将棉花弹成蓬松如火腿肠粗细长短的棉条,这时就可以纺棉花了。
棉条放在纺线人的左手方,纺车上有一根叫梃子的钢丝,一端是尖的,朝着纺线人,纺线人先将棉条一头一边往外拉一边一个方向旋转(一般是反时针)搓,然后将头子缠绕在梃子上,顺钢丝直其尖。
这样的准备工作完备后就开始纺线,左右手配合合理,右手摇道车左手握棉条往外均匀的专拉,节奏是短—短—长……周而复始。
扩展资料:
纺车为木质结构,一个 U 形的立柱再加上一个长长的 T 形的方木,就形成了纺车的骨架。U 形的立柱内,安装纺轮,纺轮上有一个粗硬的枣木或榆木转轴,上面有两排对称的轮撑。方木的前端叫“地坐”,架有两个夹板,装有用榆条或高粱秸拧成的“锔儿”,上面安着锭子。
锭子有手属指精细,筷子长短,中间粗,两头尖,形似一个长长的“尜尜”,在三分之一处有两溜用旋床旋出的糟儿,将锭子安在两个锔儿中间,再用丝弦与纺轮连在一起,用手摇动纺轮上的摇把,就可以纺线了。
3.立车怎么操作
您好
这个技术比较复杂,我说的简单一些吧,开车复位,点X原点,点Y原点,开机有系统,然后点启动开全自动。就等着接工件·流水线下的人操作就是这样。下面是关于一些工作和生活的百度热门文章,您可以看看,对您很有帮助。
/magazine/17338
/magazine/17435
/magazine/17598
/magazine/17615
/magazine/17695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纺线车怎么用(手摇纺线车的制作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