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医院看说是尖锐湿疣但是现在突然变小了什么药都没用过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又称之为尖圭湿疣、**疣、尖锐疣、性病疣。
是感染人类**瘤病毒(HPV)而引起的一种表皮瘤样增生。HPV尚未在体外培养成功,人类为其唯一宿主。
HPV之1、2、6、11、16、18、31、33、35型(最常见的是6、11型)均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细微损伤而侵犯该部,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多为1-6个月,平均3个月)而出现临床表现。 近年来,本病的亚临床感染(无肉眼可见的增生物,醋酸白试验阳性,组织有病理变化)、潜伏(隐性)感染(醋酸白试验阴性,组织无病理变化,但有病毒存在)以及尖锐湿疣与**癌(主要是宫颈癌)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尽管本病可以通过自身接种,也可以通过其它接触途径感染,但绝大多数仍为性传播所致。 二、诊断要点 (一) 临床特点 好发于外**、肛门以及包皮系带、会阴、**、宫颈、**等处,亦有尿道口、尿道、直肠、口腔、**、脐窝、腹股沟以及趾间、膀胱、输尿管部位受累的报告。
本病基本的损害为淡红色、灰白色或淡褐色和柔软的增生物,少数表面角化较明显。 增生物大小不一,单个或群集分布,表面呈分叶或棘刺状,湿润,基底较窄或有蒂,**体部可见基底不窄的“无蒂疣”,**损害可为扁平疣状。
由于皮损排列分布的不同,外观上常表现为颗粒状、线状、重叠状、**瘤状、鸡冠状、菜花状、蕈状等不同形态。有报告,由于发现巨大型湿疣伴有其下方组织的破坏,故称之为“疣状癌”,认为系一低分化的鳞癌。
部分湿疣也有恶变的可能。尖锐湿疣常无自觉症状,易擦之糜烂出血,少数病人有疼痛及瘙痒,肛门、直肠、**、子宫颈尖锐湿疣可有疼痛、**痛,局部分泌物或白带增多,若继发感染,分泌物增多或清洗不够,可伴恶臭。
在妊娠期或局部异常分泌物增多或伴有其它炎症时,可促使疣体增殖。 有的湿疣在妊娠末期或分娩后可自然缩小以至消退。
(二) 组织病理 损害呈**瘤样增生,棘层肥厚,棘细胞上层及颗粒层内可见空泡化细胞,细胞胞体较大,有一圆形、深染的核,在核膜与胞膜间有丝状物相连而呈“猫眼状”。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周围少许以淋巴为主的浸润。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皮疹特点、发病部位、发展情况结合可能询及的接触史,一般诊断不难。亚临床感染可单独或与典型损害并存,可用醋酸白试验或甲苯胺蓝试验帮助诊断。
对于潜伏感染可用原位杂交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证实。需要与之相鉴别的病常见的有下述几种: (一) 扁平湿疣 为表现扁平的潮湿的丘疹,常常融合,基底不窄,可找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学阳性。
(二) 女阴假性湿疣 又称女阴尖锐湿疣样丘疹,多见于青壮年。皮疹位于两侧小**内侧面,为群集不融合的鱼籽状或息肉状小丘疹,触之有颗粒感或柔软感,淡红色,较潮湿,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有轻度痒感。
(三) **珠状丘疹 多见于青壮年,为冠状沟部珍珠状半透明丘疹,白色、淡黄或红色,呈圆锥状、球状或不规则状,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或数行,甚或包绕一圈,无明显觉症状。 (四) 鲍温样丘疹病 皮疹常由多个色素性丘疹组成,也可单个出现,散在分布或有群集倾向,排列成线状或环形,严重可融合成斑块,发展缓慢(数月或数年),本病为原位鳞癌,或由尖锐湿疣发展而来。
本病女性稍多,分布部位主要在大小**、肛周。 (五) 皮脂腺异位症 丘疹在粘膜内,无重叠生长,多为淡黄色。
(六) 皮脂腺增生 淡黄丘疹,无蒂,无棘刺,无重叠,无融合。 (七) 系带旁腺增生 包皮系带两侧成对排列的皮色或淡红色丘疹,有的表面可见轻度棘刺状。
丘疹基底不窄,粟粒或针头大,无明显自觉症状。 (八) 传染性软疣 单个不融合的皮色半球形丘疹,周围光滑,中央有脐凹,可挤出软疣小体。
三、治疗 由于本病有一定自限性,同时有治疗后易于复发,而且目前尚无根除HPV的方法,因此,尽管治疗方法较多,但是以去处局部增生性疣为主,在选择时仍以有效、简便、安全、不引起疤痕为基本原则。对于亚临床感染区,可在醋酸白试验的指示下,可同时按治疗临床感染的方法治疗;对于潜伏感染,是否治疗或如何治疗?还没有统一的观点。
另外,对性伴及可能伴发的其他性病,也要及时有效地诊治,有人观察到合并其他性病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较高,另外采取防护措施以免传给他人。 (一) 局部治疗 为目前最常采用的方法,疗效较肯定,若恰当地采用联合疗法,可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1、0。 5%鬼臼毒素酊(商品名:尤脱欣、疣敌)可抑制表皮细胞有丝分裂,并引起组织坏死,且副作用小。
用药前清洗患部,擦干,每日涂药2次,3天为一疗程,重复用药需间隔4天或4天以上。国内报道第一疗程治愈率为54。
8%,第二疗程治愈率为32。1%,第三疗程治愈率为13。
1%,主要副作用为局部轻度红斑、水肿、糜烂、和疼痛。 2、10%~25%足叶草脂安息香酊(或乙醇液)作用机理同鬼臼毒素,但刺激性大,可致全身吸收毒性反应。
涂药前需用凡士林防护正常皮肤粘膜,涂药后2小时用肥皂水清洗患部,每周1次,每次用量应限于0。 5ml以下,用药面积小于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