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邮寄物品的单的格式怎么写,还有写信的格式
一,邮寄物品的单的格式这样写:
1,详细写明收件人地址、姓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号码。
2,详细写明寄件人地址、姓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号码。
3,包裹里所寄物品名称、价格、需不需要保价、需要保价保价额度多少。
4,在寄件人附言一栏中,可以简单的给收件人留言。
5,包裹包装之前,需交邮局工作人员查验,确认后方可封口邮寄。
二,写信的格式参见下图:
二,信封的写法:
2.联名信怎么写
尊敬的XXXXXX(可以是人名+职务,也可以是组织名称): (写清情况缘由) (写清建议或者所希望达成的结果) 学生代表:XXXXX(怕事可以不写) 联名签字:XXXX XXXX……(全班学生签名) X年X月X日 举例最好使用实例,而例子必须是真人真事,具有代表性,名字一定要用真名,而且请征得当事人同意,以及在校方调查时可以出面作证。
好话什么之类的不要,不是让你们作文,此类文字言简意赅,突出主要目的!~。
3.你的祭文该怎么写
参考古人的祭小侄女祭文李商隐背景介绍: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三十一岁的李商隐再次进京参加政府的官职选拔,通过了名为“拔萃”的考试,被授予秘书省正字。
这是李商隐多年坎坷仕途的一个意外惊喜。当时,掌权的李德裕踌躇满志,希望通过抗击回鹘的入侵重建唐王朝的信心。
李商隐对李德裕的治国能力非常欣赏,这次得授官职,在他看来,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开始他的政治抱负。可惜这年冬天,李商隐的母亲病故。
根据当时的惯例,任何官员的父母亡故,本人都必须立即离职守孝三年。在此期间,李商隐处理了一些家族事务,包括替数位已故的亲戚迁坟安葬。
他为他们分别写了祭文。其中一位是李商隐的一个夭折的小侄女。
在中国散文史上,《祭小侄女寄寄文》也有其值得注意的地方,它是晚唐骈文大师李商隐的一篇例外之作。骈体文的三大特点是:对偶、叶韵、用典。
正文: 正月二十五日,伯伯以果子、弄物,招送寄寄体魄归大茔之旁。哀哉!尔生四年,方复本族。
既复数月,奄然归无。于鞠育而未深,结悲伤而何极!尔来也何故,去也何缘?念当稚戏之辰,孰测死生之位?时吾赴凋京下,移家关中,事故纷纶,光阴迁贸,寄瘗尔骨,五年于兹。
白草枯荄,荒途古陌,朝饥谁饱?夜渴谁怜?尔之栖栖,吾有罪矣!今我仲姊,反葬有期。遂迁尔灵,来复先域。
平原卜穴,刊石书铭。明知过礼之文,何忍深情所属!自尔没后,侄辈数人,竹马玉环,绣襜文褓。
堂前阶下,日里风中,弄药争花,纷吾左右。独尔精诚,不知所之。
况吾别娶已来,胤绪未立。犹子之义,倍切他人。
念往抚存,五情空热。 呜呼!荥水之上,坛山之侧。
汝乃曾乃祖,松槚森行;伯姑仲姑,冢坟相接。汝来往于此,勿怖勿惊。
华彩衣裳,甘香饮食。汝来受此,无少无多。
汝伯祭乳,汝父哭汝,哀哀寄寄,汝知之耶?赏析:看李商隐美丽的亲情世界魏洲平 哀婉、凄美风格可以说是李商隐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说:“李樊南深情绵邈”是极恰当的。
除了他的许多爱情诗作外,他的一些散文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和魅力。《祭小侄女寄寄文》当是其中代表。
或许《祭小侄女寄寄文》由于是祭文文体,李商隐的这种感伤特点表现的也更为充分。 笔者认为《祭小侄女寄寄文》有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
一、这是长辈特为晚辈(而且是一个还不谙人事的4岁小姑娘)写的祭文,比较罕见。二、这是李商隐在他独特的爱情观之外,对更人性化的亲情的诠释。
寄寄是李商隐弟弟的女儿,由于社会动荡,家庭变故,寄寄很小就被寄养在别人家。几年后,社会和家庭安定下来,才把她接回李家来。
此时,李商隐初婚妻子已亡故多年,膝下又无子嗣留下来,因此,李商隐对寄寄这个活泼可爱的小侄女视为己出。在侄辈数人中,他更喜欢这个从小离开家族,很少享受到亲情温暖的可怜小姑娘。
自寄寄被接回来后,每日,李商隐与他的这几个侄辈生活在一起,看他们玩耍,心里就充满了无比的温暖感和幸福感。不料,仅过了几个月,寄寄竟夭折了。
这无疑对李商隐是巨大的精神打击。 寄寄死的时候,李商隐正奉命调到首都长安等待任命新的职务;其家也正举家迁移到关中,而寄寄的尸骨只好就留在了原地。
五年之后,李商隐才将寄寄的骨骸迁到祖坟来。这篇《祭小侄女寄寄文》就是迁葬时写的,而不是寄寄刚去世时写的。
“寄瘗尔骨,五年于兹。白草枯荄,荒途古陌,朝饥谁饱?夜渴谁怜?尔之栖栖,我有罪矣!”李商隐觉得作为伯伯,自己对寄寄照顾的太不够了,对寄寄充满了深深的歉意和负罪感。
其实,我们的诗人已经做的相当出色了。这只不过是他对自己道德、灵魂一次更彻底的洗礼,是对人性亲情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自觉更新。
按封建礼制,对一个4岁的小孩子是不必写祭文的,但李商隐由于对寄寄深情所属,不能自制,因此,李商隐还是突破了长幼、尊卑的传统伦理观念,就这样做了。“今吾仲姊,反葬有期。
遂迁尔灵,来复先域。平原卜穴,刊石书铭。
明知过礼之文,何忍深情所属!”这是李商隐对亲情崇拜的极致表现,其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一点都不逊于他的爱情观。他完全是将寄寄看成了自己的骨肉,自己的至爱朋友!李商隐这种与封建伦理具有挑战性的道德观、伦理观,不仅在当时绝对是大胆的、超前的,而且,即便放到现在,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当今,每到清明,人们普遍是祭拜先人,悼念前辈,鲜有对先我们而去的晚辈的祭扫的。起码,没见媒体报道过。
“呜呼!荥水之上,檀山之侧,汝乃曾乃祖,松槚森行;伯姑、仲姑,冢坟相接。汝来往于此,勿怖勿惊。
华彩衣裳,甘香饮食。汝来受此,无少无多。
汝伯祭汝,汝父哭汝,哀哀寄寄,汝知之哉!”文章最后,李商隐作为伯父对寄寄的叮咛关切,就像她还活着一样。其扶碑一哭,其言也切,其声也哀,让人痛彻肝肠。
而从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浓浓的人性美和悲剧美,让人不得不对诗人超绝的艺术性,发出由衷赞叹。 通过40多年反复阅读此文,笔者感觉,寄寄好像不是这孩子本来的名字,而是李商隐哀怜其自幼就寄养在人家的可怜经历,对这小姑娘的一种爱称。
有学者认为,李商隐的伤。
4.祭文怎么写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样例文式
起车祭文,即丧葬时,灵柩欲抬往山上安葬之时,孝男孝女跪拜之时所寄之文,例文如下:
例一:
公元○○○○年岁次○○年○○之月○○朔越○日
不孝男○○孝妇○○○孝孙○○等敢昭告于
○代大父(或母)谥(或讳)○(姓)公(或○氏)之灵曰:痛维吾父(或母)罔极深恩,未报毫厘,胡云一梦,庵忽辞尘,兹奉灵柩,安葬福岫,灵车既驾,往处幽宅,载 陈牲礼,永诀生天,父(或母)其鉴格耶,尽哀诚
谨告
如上例,“维”字,“某代大父(或母)”,“谨告(或尚飨)”皆在其它行列之上,称为“三开头”,按闽南风俗,子孙辈排列为:不孝男○○,孝妇○○,孝女○○,孝婿○○,孝侄男○○。
5.明信片地址格式怎么写收件人和寄件人
收信人地址和名字一律写在明信片右边(画好的栏上),寄信人的地址也写在右边,写在收信人地址和名字后面,然后另起一行,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如果用的是私人信箱可以不用写名字,如果是公家的信箱还是写上较好)左上角写收件人的邮编,右下角写你(寄明信片人)所在地的邮编。
寄信人的地址可写可不写,如果十分确定收信人的地址不会错,就可以不写,如果您不能确定,还是写一下较好,方便退回。
扩展资料:
一张好看的明信片包含很多元素。明信片内容、邮票、邮戳等等,多个元素相互组合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版面
明信片版面是内容的承载者,起到一个载体平台的作用。在写明信片之前要做好规划,首先预留出收件人的地址和邮票的位置。估算下所写内容占用的篇幅,而空白可以用来展示明信片的其他元素。
如果排版不好的话,会使明信片显得杂乱,增加丢失概率。一张排版得当的明信片不仅显得有条理,增加艺术美感,同时又能让有效信息一目了然,方便邮政人员邮寄。
二、邮票
邮票是明信片上一个重要元素,是提供邮资的凭证。邮票可以说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领域,可以做非常多的扩展。在中国大陆境内,明信片的邮资是80分。一般情况下选用80分的普通邮票就可以满足要求。
三、邮戳
邮戳是明信片邮寄的凭证,盖上邮戳可以证明明信片的“实寄”身份。官方的邮戳写有邮寄时间与地址两个重要信息,使邮戳具有独一无二的身份特性,赋予了邮戳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信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寄名字怎么写寄文(邮寄物品的单的格式怎么写,还有写信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