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
2.杜甫做过的最高官职是工部侍郎,故而被称为“杜工部”。
3."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 "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 "少陵"。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 "杜少陵"。
4.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所以又称“杜草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杜甫为什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