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安全”这一概念。例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这里的“安”是与“危”相对的,并且如同“危”表达了现代汉语的“危险”一样,“安”所表达的就是“安全”的概念。“无危则安,无缺则全。”中“安”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这是与人们的传统的安全观念相吻合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字的第4个释义是:“平安;安全”,并举出“公安”、“治安”、“转危为安”作为例词。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辞海》对“安”字的第一个释义就是“安全”,并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含义上列举了《国策·齐策六》的一句话作为例证:“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