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保证了遗传多样性,有利于进化和适应环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科学家利用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机制育成了甘蓝型杂交油菜,大幅度提高了油菜产量和品质,在甘蓝、大白菜和萝卜等蔬菜育种中也有很好的应用;
2.一般可分为2类:一是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即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后可侵入柱头,并能在花柱组织中延伸一段,此后就受到抑制。常见于豆科、茄科和禾本科的一些植物。这种抑制关系的发生可以在花柱组织内,也可以在花粉管与胚囊组织之间;有的甚至是花粉管释放的精子已达胚囊内,但仍不能与卵细胞结合。二是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即花粉落在柱头上不能正常发芽,或发芽后在柱头乳突细胞上缠绕而无法侵入柱头。由于这种不亲和关系发生在花粉管与柱头乳突细胞的孢子体之间,花粉的行为决定于二倍体亲本的基因型,因而称为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多见于十字花科和菊科植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植物自交不亲和的时候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