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服:据《资治通鉴》载:“回纥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无得效华人。先是回纥留京师者常千人,商胡人伪服汉人服而杂居者又倍之……或衣华服,诱取妻妾,故禁之。”考古资料发现,在西安韦洞墓,乾县李仙蕙墓出土的壁画、陶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穿胡服的妇女。
2.唐代服饰对西域、吐蕃的服饰兼收并蓄。
3.唐初时,胡服为人所尚,多著短衣裤摺,或窄袖袍衫,甚至将它列为百官、士人的常服。
4.马周对上衣下裳连属的深衣作了改良,在保留胡服窄袖、圆领的同时,又进行了修改,成为一种新的服饰。
5.阎立本的《步辇图》、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等墓室壁画中的宫女、侍女,都是穿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服装。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唐代受少数民族外来文化影响的服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