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

1.不识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2.不识庐山真面目,下句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下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鉴赏】 该诗是作者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比喻对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可能得出的答案。

也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的哲理。

3.不认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于苏轼的《题西林壁》。

原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其他有关于描写庐山的诗句:

1、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登庐山五老峰(唐代: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译文: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3、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唐代: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译文:瀑布从高高的庐山上落下犹如万丈洪泉,远望长长的半山腰,紫气弥漫。

飞流而下的瀑布奔腾着流过层层杂树,飘飘洒洒穿过重重云烟。

红日映照,恰似彩虹当空;天朗气清,如听到风雨声。

庐山到处是秀丽景色,水汽与烟云融为一体,更显出气象万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题西林壁

4.不知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是什么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如下所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该诗大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4、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

下一句

莫等闲下一句

阅读(1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莫等闲下一句,内容包括莫等闲下一句是什么,莫等闲下一句是什么,莫等闲的下一句。莫等闲下一句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写怀作者:岳飞朝代:宋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

下一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一句

阅读(2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一句,内容包括欲要看究竟,下一句万事功到自然成,前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古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后面一句是什么,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一句。梅花香自苦寒来。该句来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警世贤文是民间

下一句

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

阅读(1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下一句。这是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忠骨指岳飞的尸骨 佞臣指奸臣秦桧、张俊

下一句

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

阅读(1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内容包括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是什么,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是什么指的传统节日是什么以及春风送,天阶夜色凉如水下一句。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

下一句

绳锯木断的下一句

阅读(2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绳锯木断的下一句,内容包括绳锯木断下一句是什么,绳锯木断下一句是什么,“绳锯木断”的下一句。绳锯木断下一句是水滴石穿。选段原文: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

下一句

疾风知劲草下一句

阅读(1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疾风知劲草下一句,内容包括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疾风知劲草下一句,"是疾风知劲草”下一句是什么。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唐·李世民《赠萧瑀》) 此诗为古诗,非李世民创作。杨素替刚即位的隋炀帝平亡皇

下一句

甘瓜苦蒂的下一句

阅读(1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甘瓜苦蒂的下一句,内容包括甘瓜苦蒂的下一句是什么,甘瓜苦蒂下一句,《孟子》里甘瓜苦蒂的下一句。应该是出自《墨子》墨子简介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

下一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

阅读(2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内容包括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是什么,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作者:张继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下一句

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

阅读(18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这关乎“推敲”这个词的一个典故可以是:僧推月下门,也可以是:僧敲月下门!推敲的来历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

下一句

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

阅读(1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内容包括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的下一句是什么。“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是一个汉语成语,意

下一句

不经一事的下一句

阅读(1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不经一事的下一句,内容包括“不经一事”的下一句是什么,不经一事,下一句是什么,不经一事的下一句是什么。不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释义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出处 示例 俗语说:“~。

下一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的下一句

阅读(16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道残阳铺水中的下一句,内容包括一道残阳铺水中的下一句是什么,一道残阳铺水中的下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的下一句。一道残阳①铺水中ؤ半江瑟瑟半江红②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ؤ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

下一句

出其不意下一句

阅读(1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出其不意下一句,内容包括出其不意的下一句是什么,出其不意,下一句成语是什么,出其不意的下一句是什么。出其不意下一句为:攻其不备翻手为云下一句为:覆手为雨福无双至下一句为: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上一句为:一波又起成事不足上一

下一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下一句

阅读(1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道残阳铺水中下一句,内容包括一道残阳铺水中的下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的下一句是什么,一道残阳铺水中下一句。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②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

下一句

莫等闲下一句

阅读(1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莫等闲下一句,内容包括莫等闲下一句是什么,莫等闲下一句是什么,莫等闲的下一句。莫等闲下一句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写怀作者:岳飞朝代:宋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

下一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一句

阅读(2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一句,内容包括欲要看究竟,下一句万事功到自然成,前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古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后面一句是什么,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一句。梅花香自苦寒来。该句来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警世贤文是民间

下一句

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

阅读(1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下一句。这是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忠骨指岳飞的尸骨 佞臣指奸臣秦桧、张俊

下一句

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

阅读(1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内容包括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是什么,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是什么指的传统节日是什么以及春风送,天阶夜色凉如水下一句。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

下一句

绳锯木断的下一句

阅读(2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绳锯木断的下一句,内容包括绳锯木断下一句是什么,绳锯木断下一句是什么,“绳锯木断”的下一句。绳锯木断下一句是水滴石穿。选段原文: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

下一句

疾风知劲草下一句

阅读(1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疾风知劲草下一句,内容包括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疾风知劲草下一句,"是疾风知劲草”下一句是什么。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唐·李世民《赠萧瑀》) 此诗为古诗,非李世民创作。杨素替刚即位的隋炀帝平亡皇

下一句

甘瓜苦蒂的下一句

阅读(1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甘瓜苦蒂的下一句,内容包括甘瓜苦蒂的下一句是什么,甘瓜苦蒂下一句,《孟子》里甘瓜苦蒂的下一句。应该是出自《墨子》墨子简介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

下一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下一句

阅读(1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此曲只应天上有下一句,内容包括此曲只应天上有下一句是什么,“此女只应天上有”下一句是什么可能正确的那一句不是叫“此,此曲只应天上有下一句。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唐代杜甫《赠花卿》,原文为: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