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招损,下一句是什么
是: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
释义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出处 《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古今贤文·真理篇》
“满招损,谦受益”,是《尚书》里的两句话,教人修身养性的.
"满招损,谦受益"的原句是”满招损,谦得益”.后又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由欧阳修引用.
满,骄傲、自满;
招,招来;
损,损害;
谦,谦虚;
受,受到;
益,好处、益处。
《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勿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故此以“满招损,谦受益”来说明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君子胜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诚服之也。故曰:满招损,谦受益。”亦作》:“谦受益,满招损。”。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2.满招损的下一句是什么
是: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 释义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出处 《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古今贤文·真理篇》 “满招损,谦受益”,是《尚书》里的两句话,教人修身养性的. "满招损,谦受益"的原句是”满招损,谦得益”.后又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由欧阳修引用. 满,骄傲、自满; 招,招来; 损,损害; 谦,谦虚; 受,受到; 益,好处、益处。
《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勿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故此以“满招损,谦受益”来说明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君子胜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诚服之也。故曰:满招损,谦受益。”
亦作》:“谦受益,满招损。”。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3.满招损,谦受益有下一句或上一句吗
有的,既有上一句也有下一句。
出自《大禹谟》,选自先秦诸子的《尚书·虞书》:“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译文:只有修德能感动上天,那是没有远而不至的。盈满招损,谦虚受益,这是自然规律。
节选原文:
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译文:
伯益拜见禹,说:“只有修德能感动上天,那是没有远而不至的。盈满招损,谦虚受益,这是自然规律。帝舜先前到历山去耕田的时候,天天向上天号泣,向父母号泣,自己负罪引咎;恭敬行事去见瞽瞍,诚惶诚恐尊敬战栗。瞽瞍也信任顺从了他。至诚感通了神明,何况这些苗民呢?”
禹拜谢伯益的嘉言,说:“对!”还师回去后,帝舜便大施文教,又在两阶之间拿着干盾和羽翳跳着文舞。经过七十天,苗民不讨自来了。
扩展资料
《大禹谟》记叙了大禹、伯益和舜谋划政事的远古史料。大禹是舜的臣子,他以治理洪水建立大功,后人尊称为大禹。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由伏生传下来,其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
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
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禹谟
4.满招损下一句是什么
出自《尚书·大禹谟》: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参考资料:
大意: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会获得利益。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得。
此句出典于《尚书·大禹谟》
满:骄傲自满。招:引来。
欧阳修《伶官传序》引用说:“《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尚书
《尚书·大禹谟》
受教
5.满招损得下一句
满招损 , 谦受益
益赞于禹曰 : 满招损 , 谦受益。 ( 《尚书·大禹谟》 )
查阅《辞源》、《辞海》等等辞书,皆统一注明“满招损、谦受益”出自《书·大禹谟》。据我所知,《书》是《尚书》的简称。《尚书》是儒家经典,相传由孔夫子汇编。《大禹谟》是《尚书》的一篇,“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大禹谟》。据此论断,这句经典式格言,是圣人的语录。
但是,问题来了。多种辞书统一注明:《古文尚书》原有《大禹谟》篇目,可惜早已佚亡。现有《大禹谟》是伪《古文经书》篇名,本系后人伪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禹谟》本身都靠不住,其中“满招损,谦受益”是否圣人的语录,有待考证。我辈不妨驰骋想象,这句格言可能出自古代“谤木”上老百姓的意见书。或许是由于帝王自满,引起百姓不满,就把警示性建议“满招损,谦受益”刻在当时的“谤木”——即最初的“华表”柱上。好在古代是名副其实的尧天舜日,大度帝王还能听取批评意见;虽然有些自满,但不至于讳疾忌医,割断提意见人的喉管。“满招损,谦受益”得以保存下来,载入典籍,传为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