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竹攒石生下句是
“含烟映江岛”。
出自李白的《慈姥竹》。请注意:“姥”字,在此处音“母”,意为年老的妇人;类似的还有《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姥”,也读“母”的音。
与我国北方人称外婆为“姥姥”(应发“老”音)的音、义不同。顺便提一下,查良镛先生武侠小说中提到的天山童姥的“姥”字,也发“母”的音。
(太白诗仙的原诗全文如下)慈姥竹 (序)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2.绳锯木断,下一句
水滴石穿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3.求:其容清明的下一句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出自《大漠.秋.胡杨》
欧阳公曰秋之状: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气凛冽,泛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谓天地之义气,皆
为肃杀.公嘘嘘而悲哉,盖因未见大漠之秋也.何小巫跃然于
大巫?
浩浩商商沙无垠,不见飞鸟影,难见走兽痕,何以见人?衰草
破败露黄尖,片片水潭只留痕.又闻萧声起,原是胡杨枝空
迎风泣.风袭百年,唯汝独存,何悲哉?树未语先凄凄然而
泪下.忆五百年前.手足成群,兄弟连枝,不知几百里.干直
叶茂,垂水欲滴,天蓝若镜,偶有微风,沙沙可闻.百花铺地,
芳草茵茵.水清鱼肥,鸟兽聚群.非仙山圣境无可比.然,一
干蛮人,刀斧伐木,火石焚林.牛羊盖地,青草拔根.大小鱼
虾,一网皆陈.只为所求,不知所予.天公作怒,黄沙奔袭.
年复一年,始到如今,因吾枝短,干壮根深,孑然独存,每忆
即此,汪然出涕,呜呼,忍此寂寥几何?
余闻而愈悲,吾之不幸与君何异乎?听闻,夫天地者,万物
之逆旅也.然天地之大,穷无立锥之地,有家难回,有亲难
投,有友难奔.皆因物欲横流,人心不古.视仁为鱼肉,视信
为草芥,视情爱为粪土,为铜臭犬马,为孔方兄垂青而窃喜
耶,嫁娶为梯,再无清莲之志.称兄喝弟,再无摔琴之交.貌
合神离,再无七夕佳话.同床异梦,再无化蝶之爱。
应生我时我未生,我生之时不应生,悲哉。
希望可以帮到你
4.何处浣纱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红颜未相识。
出自唐代李白《姑孰十咏》,原文节选: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译文:
我喜爱这溪水的清幽,乘兴在水中漫游。荡起船浆怕惊动鸥鸟,垂下钓竿等待鱼儿上钩。
水波翻动了朝霞映下的艳色,岸上的春山延绵着重重叠叠。不 知是哪家的女子在水边浣纱,可惜与这红颜少女不曾相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姑孰十咏》当为李白晚年经当涂而作。这十首诗中既写春山、夏莲,又写秋桐、凋柳,或非一时之作。似分别作于天宝后期及上元、宝应年间。
主旨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的《姑孰十咏》之一,是一首饱含情感、非常雅致的写景诗。歌咏了姑孰县境十个代表性景观:姑孰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姑孰十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