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食人间烟火》下句是什么
下句是:非俗人也。
原文:俗 ,乃人间五谷,不食人间烟火, 非俗人也。出自《庄子.逍遥游》释义:人间的五谷杂粮是俗气的东西,不吃人间饭食的仙子,乃非俗人也。
今多用于贬义 ,说某个人脱离大众 。人间烟火是指炊烟。
引申的意思就是饭。人人都得吃饭,只有神仙不用吃饭,所以用不食人间烟火来形容女孩子的清丽脱俗和惊世脱俗的魅力。
就好象不吃人间饭食的仙子一般,用于别的人群时候形容这个人已经脱离了凡人的生理需求了.。但用在特定的场合又含有贬义,形容一个人太清高,或者与社会脱节,与人群彻底隔离了。
不喜欢沟通与交流.,不被人间的浊气所染,超出人世这个范围的,有无限的幽雅有与高贵,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独特的性格,以现在来说就已经算是不食人间烟火了。
扩展资料:《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
“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
“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在庄子看来,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坐忘”,这两者体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逍遥游。
2.有首诗里面有一句叫 不食人间烟火 下面一句是什么
俗 ,乃人间五谷,不食人间烟火, 非俗人也。《庄子.逍遥游》
不食人间烟火:用不食人间烟火来形容女孩子的清丽脱俗和惊世脱俗的魅力,就好像不吃人间饭食的仙子一般;用于别的人群时候形容这个人已经脱离了凡人的生理需求了。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subview/27478/5069199.htm?fr=aladdin&fromtitle=%E5%BA%84%E5%AD%90%C2%B7%E9%80%8D%E9%81%A5%E6%B8%B8&fromid=2372683&type=syn
3.有首诗里面有一句叫“不食人间烟火”还有几句是什么
俗 ,乃人间五谷,不食人间烟火, 非俗人也。
1. 出处:《庄子.逍遥游》
2. 释义:用不食人间烟火来形容女孩子的清丽脱俗和惊世脱俗的魅力,就好像不吃人间饭食的仙子一般;用于别的人群时候形容这个人已经脱离了凡人的生理需求了。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3. 在现代一般形容女子。这种女子,性情温和,但是不乏坚定信念,与世俗污垢格格不入,像花儿一样美丽,如天使一样圣洁。她们的精神世界是纯真美好的,不沾染一丝尘俗气,举止投足之间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她们并不妖艳,却像荷花一样纯白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