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鸿过尽的征鸿是什么意思
征鸿过尽”句点上片主旨,是虚写,实际上是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暗寓赵明诚走后,词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难逢。
“万千心事 ”,关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无方,最后还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体裁:【词】 类别:【】 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
《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评解】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 人,引出以诗酒遣愁。
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 折的笔触。
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集评】 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 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办甚俊奇,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杨慎《词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入妙。王世贞《艺苑扈言》: “宠柳娇花”,新丽之甚。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上是心事,难以言传,下是新梦,可以意会。 邹只谟《远志斋词衷》: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心绪之落寞,语浅情深。
“萧条”两句,言风雨闭 门,“宠柳”两句,言天气恼人。四句以景起。
“险韵”两句,言诗酒消遣;“征鸿” 两句,言心事难寄,四句以情承。换头,写楼高寒重、玉阑懒倚。
“被冷”两句,言懒 起而不得不起。“不许”一句,颇婉妙。
“清露”两句,用《世说》,点明外界春色, 抒欲图自遣之意。末两句宕开,语似兴会,意仍伤极。
盖春意虽盛,无如人心悲伤,欲 游终懒,天不晴自不能游,实则即晴亦未必果游。 ------------------------- 根据词意,这首词当作于南渡之前。
明诚出仕在外,词人独处深闺,每当春秋暇日,一种离情别绪便油然而生。这首词写的就是春日离情。
“萧条庭院”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庭院深深,寂寥无人,令人伤感;兼以细雨斜风,则景象之萧条,心境之凄苦,更觉怆然。
一句“重门须闭 ”,写词人要把门儿关上,实际上她是想关闭心灵的窗户。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这两句由斜风细雨,而想到宠柳娇花,既倾注了对美好事物的关心,也透露出惆怅自怜的感慨 。
“萧条庭院”句在遣辞造句上,也显示了词人独创的才能。“宠柳娇花”是以和易安名句”绿肥红瘦”相比美,以其字少而意深,事熟而句生,足见锤炼功夫。
其中可以引申出这么一些意思 :春近寒食时节,垂柳繁花,犹得天宠,人来柳阴花下留连玩赏,花与柳便也如宠儿娇女,成为备受人们爱怜的角色。其中又以人之宠爱为主体奈何临近寒食清明这种多雨季节,游赏不成,只好深闭重门 ,而花受风雨摧残,也在“恼人”之列。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由天气、花柳,渐次写到人物。“险韵诗”,指用冷僻难押的字押韵做诗。
“扶头酒”是饮后易醉的一种酒 。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然而诗成酒醒之后,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 别是闲滋味”。
一“闲”字,将伤春念远情怀,暗暗逗出,耐人寻味 。“征鸿过尽”句点上片主旨,是虚写,实际上是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暗寓赵明诚走后,词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难逢。
“万千心事 ”,关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无方,最后还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楼上几日春寒”句拓开一层,然仍承“万千心事”意脉。
连日阴霾,春寒料峭,词人楼头深坐,帘垂四面。“帘垂四面”,是上阕“重门须闭”的进一步发展,既关上重门,又垂下帘幕,则小楼之幽暗可知;楼中人情怀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 。
“玉阑干慵倚”,刻画词人无聊意绪,而隐隐离情亦在其中。征鸿过尽,音信无凭,纵使阑干倚遍,亦复何用!阑干慵倚,楼内寒深 ,枯坐更加愁闷,于是词人唯有恹恹入睡了。
可是又感罗衾不耐春寒,渐渐从梦中惊醒。心事无人可告,唯有托诸梦境;而梦乡新到,又被寒冷唤回。
其辗转难眠之意,凄然溢于言表。“不许愁人不起”,多少无可奈何的情绪,都包含在这六字之中,词人为离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 ,又因明诚外出而实有此情,并非虚构。
虚虚实实,感人至深。 从“清露晨流 ”到篇终,词境为之一变。
此前,词清调苦 ,婉曲深挚;此后,清空疏朗,低徊蕴藉。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写晨起时庭院中景色。
从“重门须闭 ”,“帘垂四面”,至此帘卷门开,顿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意。日既高,烟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词人还要“更看今日晴未”,说明春寒日久,阴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还放心不下;暗中与前面所写的风雨春。
2.“静水深流”的下一句是什么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
意思是:平静的水面下有着深深的水流,沧海上也可吹着笙,脚下踏着歌舞。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是一部由沫尘翩芊写的在红袖添香网连载的都市言情小说。
内容简介: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影遍如斯惊鸿,枫叶如血,可曾回头?阙雨霏晓落尘,苍穹高原,此恨无穷。
扩展资料
人生如河,深深浅浅都得过。岁月的河,冲刷掉我们青葱如花的岁月,在面对悄无声息的波涛,回望身后深一脚,浅一脚的路,内心也是波澜壮阔,惊叹流年易逝。
生活总是让人小心翼翼,踉踉跄跄,如履薄冰,每一步都那么艰难,充满了艰辛。我们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笔,为自己的故事点上墨迹点点,有的故事,充满欢喜,有的故事痛彻心扉。风雨路上,让我们学会笑而不言,痛而不语。
真正心疼自己的,都是生长在心尖上的爱,是自己必须呵护和善待的亲情、友情。泪水洗刷出来的坚强,让内心变得强大,让自我变得谦逊和珍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静水流深,沧笙踏歌
3.险韵诗成,扶头酒醒,下句是什么
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体裁:【词】 类别:【】
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评解】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
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
折的笔触。
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4.临江山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中的“尽”字好在哪里
赵长卿是宋朝宗室, 词中写的是乡思!!! “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定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一带。
有的人苟安一隅,整天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然而也有一些人 不忘故国,时时通过他们的诗词抒发怀念故国的感情,表达收复失地的愿望。
这首词就有此意境. ------过尽征鸿来尽燕 ------有使用了"比兴"的方法 作者用 ---征鸿---比喻飘泊异乡的旅客, 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 在南宋词人心目中,鸿雁似乎具有特定的意义。
在南宋词人心目中的鸿雁-------不仅具有传统的捎信使者的特征, 而且简直就是战乱年头流亡者的形象。 体现着作者南渡以后 流离失所的苦楚。
之所以把感情寄托在鸿雁身上,是因为南宋词人认为 自己的遭遇同鸿雁相似。 ---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国消息茫然”, ------就带有这样的思想因素, 鸿雁---秋分后由北飞南,春分后由南回北; 燕子---是春社时来到,秋社时飞去。
我想起一句歌词--- ---年复一年 我不能停止怀念 词人处于思乡的极度的痛苦的煎熬之中,如此的凄苦 没有人能够理解他。 然而鸿雁秋去春来,离乡后 犹能回到塞北; 而这些南宋词人 却永远地远离故土。
因而他们看到北归的鸿雁,总有自叹不如的感觉****** 一种飘零的感觉,渗透了字里行间!!! 我认为这两个尽 字,用得精妙! ------真真是意蕴言中,韵流弦外。 有四点可以详述 1.两个尽 字, 把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一下子倾吐而出,自然流畅,我们在阅读中可以深深地感觉到作者心灵的空虚和惆怅. 因为我们知道尽头的尽 字, 有宽广的意韵在里面的. 2.两个尽 字, 有一种循环复始的感觉! 词人望鸿雁--- 看归燕,年复一年。
他可能从它们初来时就开始望, 不知有多少次片鸿经过,梁燕归来, 词人仅是截取漫漫的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尽情的抒写。
因为我们知道尽头的尽 字, 有截取 截断 去过程留经典 的意韵在里面的. 3.两个尽 字, 把词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望眼欲穿的神态概括在内。 可以想象,其中有过多少希望与失望,有过多少次翘首云天与茫然四顾。
…… 4.两个尽 字, 不仅仅在本句中用得好, 还与下文的-----表示时间的名词“天”;------表示时间的名词“夜”,等等 有明显的前后呼应的整体的艺术感觉 使整个词段跳跃式地相互辉映, 对仗工整 奕奕动人。 故此, 这两字------ 可称绝妙。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问题
小题1:“尽”是“多少次”之意,生动地写出词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望眼欲穿的神态(1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希望与失望(或“尽”极写其苦盼故园音讯而不得的无奈与失落)(1分),表现出强烈的乡思(2分)小题2:词人(想象)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哗哗扑扑敲打着船篷的雨声。
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蒙蒙,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1分)。这两句营造了凄冷孤寂的意境(2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国的怀念(2分) 小题1:点评:分析诗歌意境的题要扣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归纳概括意象的特点,然后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是一道规范的鉴赏诗歌意境的题,有利于考生养成规范答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