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是江南好风景下一句是什么
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该七言绝句选自《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态度。
2.正是江南好风景下一句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1. 李龟年: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著名音乐家。
2. 岐王: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名叫李范。他爱好文艺,封为岐王。
3. 崔九:名涤,中书令崔湜之弟。他是玄宗的宠臣,任殿中监。
--------------------------------------------------------------------------------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可见对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31383963这首诗的评价是较高的
3.正是江南好风景,下一句是什么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4.古诗名句“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句是什么
一、“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句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关于此诗: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全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三、关于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5.正是江南好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一句是什么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copy篇。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2113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离乱,年华盛衰,人情5261聚散,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4102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江南春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1653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