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志者事竟成,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全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一副自勉联,作者是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百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扩展资料:
典故
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班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度。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
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
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
2.“有志者事竟成”的来源
【发 音】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释 义】 者:人;竟:终于;成:成功.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出 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用 法】 复句式;作状语;含褒义 【示 例】 刘心武《立体交叉桥》:“告诉你吧,'、'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两句格言最灵验!” 【典 故】 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班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合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关于蒲松龄的故事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全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英文翻译:Where there's a will,there's a way.。
3.【"苦心人,天不负"的下一句是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破斧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大家很喜欢的名联,都以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原创,连篇累牍的引用都说成是蒲松龄的书斋联、书案镇纸励志联,令人深信不疑.究竟谁是这幅著名的脍炙人口的对联的作者呢?《山西日报》(2004-08-23 05:41:59)“喻世明言”其中录 “题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者〕胡寄垣,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解说〕此联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大,传说作者亦甚多,一说为金正希作,一说为蒲松龄题镇纸铭联.清人邓文滨《醒睡录》笔记,作者为明人胡寄垣,今从此说.此联引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说明笃志的重要性.”这里虽存谁是作者疑问,但也明确作者为明代胡寄垣.金正希,即金声,崇帧初成进士.清兵南下,率众拒险抗清,恢复了安徽的宁国等县,不久清兵大至,战败被捉,于弘光元年(1645)被害.余曾读吴恭亨《对联话》,其中记载:“金又有题书室联云: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定吞吴.精气四射,咄咄逼人.后日之起兵与清军战,此联即其张本.”可见金正希是作者也不是空穴来风.可是,遍查有关蒲松龄的资料史料,未见此联是蒲松龄创作的记载.可见蒲松龄是作者是绝对可以排除的.那么,是谁制造了蒲松龄是该联的作者呢?谁又是该联的真正作者呢?这个贴发出来之后,上面两个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